经阴道超声、CT检查对女性良、恶性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2019-08-06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山东东营257335
1.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山东 东营 257335)
2.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山东 东营 257335)
刘 丽1 宋 健2
目前临床对于女性盆腔病变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了超声、CT、核磁共振,经阴道超声相对于常规超声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分辨率较高,可多角对女性盆腔解剖结构进行直观观察,降低了漏诊率。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薄层容积连续扫描可完全显示病变情况,以清晰观察肿瘤的厚度、范围与邻近脏器关系[1-5]。本研究收集114例女性盆腔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旨在分析经阴道超声、CT检查对女性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女性盆腔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影像学资料。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阴道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2)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证实存在盆腔病变;(3)参与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14例患者主要以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月经周期紊乱以及腹部下坠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1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3~73岁,平均年龄为(43.44±6.54)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腔内探头频率为5~9MHz,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排空膀胱,采取膀胱截石位,使用一次性避孕套包裹探头,涂抹消毒耦合剂,告知患者放松腹部,缓慢将探头探入患者阴道,直至阴道穹窿部,观察患者盆腔内有无占位、测量病灶大小、形态、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盆腔内有无包裹性积液、粘连等情况,配合解剖结构,倾斜、推拉、旋转探头柄多角度方向观察。
采用GE optima 64排螺旋CT,操作者需核对患者个人信息,行CT检查前训练患者呼吸方式,饮水800~100ml充盈膀胱,仪器设置入床方式:先足后头,扫描范围:髂棘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首先进行常规 CT 扫描,平扫设置参数:管电压100kV~120kV,管电流:200~250mA,层间隔5mm,层厚为5mm。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向患者正中肘静脉注射造影剂,注射速率:3.5ml/s,于造影剂注射延迟10s后增强扫描。患者均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及观察指标两名影像诊断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对114例患者的超声及CT检查图像进行诊断,意见不一致时共同讨论后决定。以病理学活检或手术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计算经阴道超声、CT检查图像特征,计算经阴道超声、CT检查对女性盆腔良、恶盆腔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正态计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体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114例患者临床资料114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4例,共90个病灶,其中子宫肌瘤41个,卵巢囊肿28个,卵巢囊腺瘤11个,输卵管脓肿10个。恶性病变40例,共46个病灶,其中卵巢癌23个,宫颈癌12个,子宫内膜癌11个。
2.2 两种检查对女性良、恶性盆腔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检出率 CT良性盆腔肿瘤检出率、恶性盆腔肿瘤诊断特异度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良、恶性盆腔病变经阴道超声及CT检查图像表现
2.3.1 良性盆腔肿瘤:(1)卵巢囊肿:CT图像中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壁薄,边界清楚,增强后液体未见明显变化。经阴道超声检查中多见为多发性囊性病灶。(2)子宫肌瘤:经阴道超声检查多见子宫增大,宫内出现实质性光团,内部为低回声,少数患者合并钙化。CT平扫可见等密度瘤体,边界清楚,大部分患者明显强化(见图1)。(3)卵巢囊腺瘤:CT平扫以囊性成分多见,常见囊壁结节,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经阴道超声图像表现为光滑圆形或卵圆形薄壁囊,囊内分隔薄而规则。(4)输卵管脓肿:CT平扫见输卵管弯曲"腊肠样"表现,增强后动脉期及门脉期均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见图2)。经阴道超声图像显示输卵管积脓包块呈纡曲管状、腊肠状或曲颈瓶状无回声区。
2.3.2 恶性盆腔肿瘤:(1)卵巢癌。CT及经阴道超声图像均显示病灶外观形态不规则,多数患者超声表示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且合并盆腔积液,CT间接征象提示腹水、邻近器官受侵。(2)宫颈癌:CT提示子宫颈出现不同程度增大,边缘模糊,3例患者出现盆腔淋巴结肿大。宫颈癌超声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病灶,CDFI呈现丰富的树枝状血流分布特点。(3)子宫内膜癌:回声不均匀,CDFI呈现杂乱血流信号,低阻力血流频谱。CT扫描中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地增大,子宫壁肌层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增强后软组织突起与子宫壁肌层均匀一致强化(见图3)。
表1 两种检查对女性良、恶性盆腔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检出率[例(%)]
3 讨 论
盆腔病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肿块,其中以卵巢肿瘤较为多见,从病变性质分类,可分为良性、恶性[6]。本组研究114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4例,其主要类型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卵巢囊腺瘤、输卵管脓肿,恶性病变40例,其主要类型为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通过采用经阴道到超声及CT扫描对盆腔肿瘤诊断效能及检出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经阴道超声对良性盆腔肿瘤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44%、85.56%、86.67%,对恶性盆腔肿瘤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65%、86.96%、76.08%,其中对良性盆腔肿瘤检出率、恶性盆腔肿瘤诊断特异度明显低于CT,表明CT在检出良性盆腔肿瘤及鉴别诊断恶性盆腔肿瘤中优势明显。
经阴道超声和CT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该两种检查,临床中有较多学者认为,阴道超声作为一种腔内超声检查方式,相对于经腹壁超声,更能明确诊断,同时对盆腔脏器显示更为清晰,患者无需憋尿即可进行检查,有利于缩短急诊患者检查时间成本,无论患者是前位或后位子宫,图像显示也均较满意[7]。郭利清[8]、戴如星[9]学者认为,经阴道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如:①阴道不规则出血、处女、阴道畸形者无法接受检查;②水平位子宫显示不佳;③远场显示效果差,这也是引起经阴道超声对恶性盆腔肿瘤诊断特异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多层螺旋CT检查速度快、高密度分辨力是其优势所在,常规CT诊断盆腔肿块误诊率较高,观察肿块组织内部性质对于明确诊断直观重要,在CT平扫中,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良性盆腔肿瘤图像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其中输卵管脓肿图像表现较为典型性,呈现输卵管弯曲"腊肠样"表现,在恶性肿瘤定性中,需要根据其增强模式进行相关评估,如卵巢癌CT间接征象表现为腹水、邻近器官受侵,子宫内膜癌病灶增强后软组织突起与子宫壁肌层均匀一致强化,以此提高其诊断效能[10]。
综上所述,CT良性盆腔肿瘤检出率、恶性盆腔肿瘤诊断特异度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
图3 子宫不规则增大,瘤体密度不均匀,浆膜层粗糙。图1 CT图像可见瘤体较大。图2 CT图像示输卵管弯曲"腊肠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