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水土流失与城市防汛
2019-08-04卢卫平
卢卫平
摘 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开发建设引起的城市水土流失,给城市防汛带来影响:泥沙淤积排水管网,排水功能下降;泥沙淤积河床,降低行洪能力问题;泥沙淤积水库,降低调蓄功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加大开发建设项目监管力度;适当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标准;加强城市防汛设施建设管理。
关键词:城市水土流失 城市防汛 工作建议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需要新、改、扩建市政交通、厂房园区、房产楼盘、河道整治等各种设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有的地表地貌及水土保持设施,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城市排水系统、河道行洪、水库调蓄功能,给城市防汛防洪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1.城市水土流失
城市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因土地开发、采石、筑路、建房、架桥、引水、排水工程等人为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是一种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灾害,广义上城市水土流失还包括因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开发建设是导致城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大规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会扰动土地原有状态,破坏水土资源和原状地貌,毁损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同时,城市开发建设项目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属于控制性工程,项目周围蓄水、排水、沉沙设施的不完善,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如不加以妥善处置,极易造成土壤侵蚀,使生产建设项目从建设施工过程到竣工投产使用的全过程周期中,產生的水土流失都无法得到完全治理,从而产生水土流失。另外,加上目前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仍不完全到位,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造成城市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
2.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防汛的影响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硬化或覆盖地表,使土壤渗流系数减小,地表径流系数增大,地下水源的涵养和补给受到阻碍,地表径流汇流时间缩短、强度增大。同时,开发建设过程破坏地形、地貌、植被等,使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造成城市水土流失,引发泥沙进入市政排水管网、淤积河道、涌入水库等问题,对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行、通讯设备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给城市防汛工作带来较严重影响。
2.1泥沙淤积排水管网,排水功能下降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大面积开挖,造成大面积地表裸露,若建设项目周围蓄水、排水、沉沙设施的不完善,降雨过程中,大量泥沙冲入排水管网,造成管网堵塞,排水功能下降。同时,目前我国各地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普遍偏低,70%以上的城市市政雨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1年一遇,90%以上老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甚至比现行规范规定下限还低。强降雨期间,未能及时采取提前清疏雨水管网、清扫路面枯枝落叶、安排抽排设备防范等有效措施,将导致城市部分区域产生大面积积水内涝,给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损失和影响。
2.2 泥沙淤积河床,降低行洪能力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导致河床逐年太高,水位渐渐提升,行洪断面逐步减小,致使行洪能力下降,汛期河道来不及排洪,造成每次强降雨过程河道高水位运行持续时间较长。一旦上游来洪量增大,常引起城市大面积内涝,造成严重的损失。比如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河床比降高、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情况差,导致大量的泥沙被带走,黄河干流进入比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携带的大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逐渐抬高,河床标高平均高出两岸地面标高4-5米以上,日积月累成为地上悬河,沿线防洪工作难度较大。随着城市建设进程,水土流失现象频发,各地大、中、小河流的河床淤积太高造成的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由于水土流失现象造成的城市防洪排涝灾害,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所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
2.3侵占水库库容,降低调蓄功能
水库周边的人为开发活动,对水库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加之近年来极端强降雨频发,引起了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随着水流进入水库,由于水深随流程增加,水面坡度和流速随流程减小,因而水流挟沙能力逐步降低,导致泥沙淤积在水库内,侵占了水库的有效库容,甚至淤积水库放水底涵,导致水库水位迅速上涨,降低水库调蓄功能,进而对设计之初的防洪功能产生影响,直接对水库的安全运行造成潜在影响,间接威胁周边城市居民安全生产生活。
3.工作建议
3.1加大开发建设项目监管力度
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测监督,组织对在建开发建设项目的跟踪检查,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永久、临时措施均落实到位,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率。通过执法手段,严查各种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规范开发建设项目的施工,提高开发建设项目参建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有效防止汛期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积市政管网、影响河道行洪等问题。
3.2适当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标准
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过程中,由于损坏地表,需采取排水、沉沙、挡土等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防治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施工建设场地周边需布设排水沟(渠)、暗涵(洞)、临时土(石)放挖沟、抽排水管等临时排水设施,根据地形地质、降雨时泥沙径流量在排水出口布设不定数量的沉沙池,并在施工场地边坡下侧修建临时挡土(石)工程。临时排水、沉沙措施设计的规模和标准均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场地、集水面积、气象等因素分析确定,但在近年来极端强降雨频发,如2019年4月11日深圳市短时极端强降水期间,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站最大10分钟雨量39.7毫米,最大半小时雨量73.4毫米,为有气象纪录以来4月份最大半小时雨强,在如此短时强降雨条件下,已实施的临时排水、沉沙措施难以真正发挥功效,泥沙随强降雨水流进入市政管网、河道、水库,进一步给城市防汛造成压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可考虑结合工程实施地区强降雨风险预测及场地实际条件,适当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标准,应对强降雨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
3.3加强城市防汛设施建设管理
一是要加快推进城市河道整治,拓宽河道行洪断面,有效提升河道防洪标准,切实提升河道行洪能力。二是要加强现有行洪河道、雨水管网、道路排水边沟、中央隔离带、机非隔离带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清扫清疏,确保市政排洪系统排水畅通,切实发挥行洪功效。三是行业管理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随意侵占行洪河道、改迁市政排水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要加强新建排水管网建设管理,新建排水管网与片区周边现状排水管网合理衔接,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管材质量、填筑材料、回填压实度等全部达到行业规范要求。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开展汛期水害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汛期应急值守以及指挥调度,加强汛期防洪安全宣传培训,尽最大努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城市防汛造成的影响。
4.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加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特别是涉及城市安全防汛度汛的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把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落实落细,切实消除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对城市防汛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亮.浅议城市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J].甘肃科技,2015(9): 113-114+75
[2]郭改娥.城市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探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1):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