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智能信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2019-08-03柏淑霞

关键词:数学课堂重要性核心素养

柏淑霞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各种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智能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种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智能信息与教师进行随时通信,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下提高智能信息在数学课堂教學中有效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核心素养下提高智能信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智能信息;数学课堂;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68-1

在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其中,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智能信息技术更是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可以制作各种教学课件,通过屏幕视频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对作业的学习和完成,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一、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概念简介

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数学特点的适应个性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关键性能力和思维品质。其中包含了情感、知识、品格、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标的修订中更是提出了关于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六个部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提高智能信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下提高智能信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能够促使教师有效掌握智能信息的运用方法,结合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形成新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1.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对智能信息进行运用,不是要替代教师原本的教学职能,而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运用帮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让教师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过于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展示,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将过去需要不断重复的知识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就是要加强对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智能信息的运用,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将各种需要的知识进行传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在课下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指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提高智能信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结合各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智能信息进行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知识,还可以通过鼠标进行手动操作,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中《数轴》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对数轴的演示,手动控制屏幕投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数轴,知道数轴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然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能在数轴上用点表示相应的正、负数的位置,能按要求画数轴,并将原本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和简单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运用智能信息工具,开展屏幕视频教学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智能信息的运用,可以通过屏幕视频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整理,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进行分析,制作相应的课件对学生进行屏幕教育,还可以结合不同内容,形成模拟仿真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制作一些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智能信息技术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转化成细致、简短、易懂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观看,将图形移动的各个环节反复观看,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图形移动的各个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合理利用智能信息,指导学生课下学习

在数学课程中对智能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各种APP,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传授学生知识,还可以通过各种交流互动,指导学生进行课下学习。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相关的知识,然后在课下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和运用,利用计算机或者手机与学生进行课下交流,这样学生在运算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回答,还可以利用一些智能辅助软件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课下作业的完成速度。

[参考文献]

[1]洪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7,6:72-74.

[2]江为德."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0:151.

[3]王晶,杨立鹏.利用微信平台促进小学翻转课堂教学需求的研究——以通辽市实验小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46-48.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重要性核心素养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