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析

2019-08-03张敏

关键词:教育策略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张敏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带头人,肩负着学生学习和心理两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此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将对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而给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而更好的帮助教师们推进相关工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06-1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复杂的、多样的。在这个黄金时期,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并且得不到良好的疏导,对于心理的创伤是不可扭转的。我们需要在初中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大背景下,从我们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做起,将学生心理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班主任作为在学校陪伴学生学习生活时间最久,也是最了解学生的老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教育工作。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最首要的就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而言,班级是开展一切教学的基础,更是学生日常学习最基本的环境,因此我们班主任有责任也有必要对于整个班集体进行一个全面的教育培养和心理疏导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们普遍容易出现的例如旷课、迟到早退、考试抄袭舞弊的情况,简单的说教已经无法起到明显的效果。我们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而逐渐达到一个较为良好的效果。我们将时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态导向,以及思维和心理的情况等。此外我们需要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使其能够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在遇到坎坷和艰难时,能够以一个坚强的态度勇敢面对,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二、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1.心情方面

有些学生在外界不爱说话,不乐意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不能够自主的参加集体活动,喜欢搞怪,爱与老师唱反调。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成绩大幅度的下降。学生心理情况较差,将直接导致对于学习的态度和老师的态度下滑,甚至出现不把学校和老师,甚至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的情况,十分悲哀。

2.行为方面

学生心理发生障碍,行为上表现在不能够有效的融入校园生活,与同学们的交流接触能力下降,进而在很多学科中学习能力都大幅度的下滑,即使自身想认真的学习,融入课堂,也控制不住自我,很难约束自我,注意力无法完全集中,记忆力也大不如从前。学习效率低下,造成心理的严重障碍和疾病。严重的会发展到聚众斗殴、喝酒吸烟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3.心理方面

从小学过渡到初中,从一个自由学习到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学习,部分学生不免会产生排斥心理,进而发展到难以适应学校的环境,进而不能够接纳任课老师,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教育,那么往往会发展为厌学情绪的扩大化,不利于整个班集体的建设和自身学习的进步。

三、初中班主任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老师本来就是需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榜样。无论在日常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还是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特别是在初中,一个从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学习的时期,学生心理情况复杂多变,并且情况迥异。特别是在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自然而然就负责氛围的营造和引导课堂的方向。一个良好的课堂的展现,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赋予教师的注意力提高,自然而然降低了排斥教师排斥课堂的心理现象出现。

2.个别特别学生 进行专项开导教育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情况中,由于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往往会反映多样的心理现象。初中生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于一些较大的家庭变故、或者说学习上的改变,往往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父母争吵离异、亲人的離开和深受病痛的折磨等等,这样突如其来的外界打击往往会带给学生较巨大的心理负担,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相关了解,采取相关措施,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工作,那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并且由于事件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对于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和开导,以及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如果学生的反应过于强烈,已经严重的干扰自身的正常学习生活,我们需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有必要的话,进行家访的活动。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家长,有责任更有义务及时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我们也更加需要学生对班主任敞开心扉,长此以往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也能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中感受老师的良苦用心。

3.合理采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统一辅导

班级会议的设立,最初就是为了给予班主任每周一次的班级内部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这是一个增加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而有效的增进师生关系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们需要教师们创新想法,发散思维,灵活的利用班会时间,将班会从以往陈旧、形式主义的现象中抽离出来,然后才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敞开心扉的欲望,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沟通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通过师生之间亲密的沟通,我们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一个较为基本的认识,对相关心理障碍也有一个及时的发现,能够有效的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更高效的发展。

初中学生的心理辅导是一个长久战,加之心理教育是一项需要具有极强专业性和优秀的综合素质的教师肩负的工作,它不同于学校日常普通的教学工作和活动,我们作为最了解学生的老师,在注重学生学习的情况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我们教师需要言传身教,进而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建平,孙丽娜.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31+33.

[2]贾顺姬.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9):143.

[3]潘中平.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52.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