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理念,优化研究

2019-08-03赵克新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学优化初中化学

赵克新

摘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绿色研究理念,初中的化学教学也要注意给学生树立绿色研究的化学视角,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创新教学改善,提出几点优化改善的措施,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学;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34-1

绿色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学的终极理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做好理念更新,基于绿色化学的视角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以问题实践为核心,创新绿色教学模式,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和环保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研究的概念。基于此,初中的化学教师要树立绿色研究的化学意识,革新自我的教学观念,更新自我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介绍化学污染的措施和方法,使得学生对知识结构有系统、全面的了解,逐步形成绿色化学意识,深化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逐渐培养学生养成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为此,教师要锻炼自我的教学能力,定期参加专业知识讲座,拓展教师自我的知识范围,更新教学结构,使得知识教学方案更加全面和科学。同时,教师强化树立自我的绿色化学意识,革新教学理念,丰富知识结构,创新自我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规范教学行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有害物质,教师要主动做好有害物质处理,防止废气扩散,并在做好正确实验废物处理的时候向学生讲清楚废物处理的绿色理念,引导学生也树立同样的理念,教师对自我行为意识的规范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影响学生的想法和行为。

二、在化学实验课堂组织的時候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教学理念

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绿色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在化学实验组织的时候要强调实验细节,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实验的废物,明确自身的一份责任,同时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针对绿色化学的理念树立,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回收、废物的再利用,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液体药品的滴取,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在绿色理念指导下如何正确使用滴管精准衡量药品,在药品取用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药品吸到橡胶胶帽的时候会产生腐蚀的作用?","如果没有用完的化学药品直接丢掉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利用化学实验的方式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的实验药品?",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立绿色的发展理念,在教师引导和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关注废弃物品的处理,正确看待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品,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应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规范自己的实验行为,利用滴管正确测量化学实验药品的用量,利用化学反应式的方式来正确处理废弃物品。

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利用化学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绿色化学的理念,例如:在实验操作中按照铵盐受热分解的方式为学生创新课堂体验,实验中采用加热NH4Cl晶体实验的方式,在加热的过程中分解出HCl和NH3,待实验冷却之后,分解物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重新结合成NH4Cl,虽然不会百分之百结合,仍然会有少量的NH3的释放到空气中,此时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设置一个吸收装置,将其收集到水中,避免氨气释放到空气中对学生的身体产生危害,在此次实验体验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双向过程,还可以学习氨气的收集方式,熟悉化学知识,还让学生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

在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废弃物的处理来为学生讲解新的化学知识,不断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

三、组织课后活动来熟悉和应用化学绿色理念

在每一节的化学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化学作业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视,借助科学的辅助工具来进行作业的设计,使得学生迁移知识,加强对于课堂化学知识的应用。例如:在化学课后布置讨论的作业,让学生探讨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废水废渣,如何对烧水壶内的水垢进行安全处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主动搜集化学知识资料,进行知识的探讨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专题探讨活动,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例如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等问题,通过生活中的污染问题处理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思考相应的化学知识来推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废物处理、污染问题改善等等,提高学生对于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认知,提高知识应用的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造纸厂、火电厂等场所,观察日常的生产作业是如何产生污染物质的,也参观技术部门是如何对污染物质进行妥善处理的,从实际生产中了解化学知识的运用,在互相讨论和参观的过程中强化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除了实际的参观和考察,教师还可以在学校内组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的化学书籍,在知识竞赛中分享自己掌握的绿色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发挥知识研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等节日,深入学习和理解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对于绿色环境的认可,树立深刻的环境保护理念。

四、总结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化学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确立绿色化学的理念,将知识应用到日常的环境保护中,注意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红.基于绿色化学视角的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

[2]王雪菲.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6.

[3]谷玲玲.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J].新校园:学习版,2012,12:63.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教学优化初中化学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