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反思

2019-08-03刘小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刘小东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人们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本文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何从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强化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优化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29-1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联系生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端正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能力的学习和挖掘。陶行知理论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融合生活,从根本出发,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应用与学习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如何基于陶行知理论来强化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

首先,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时候缺少一定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思想层面的成长也缺乏关注和重视,出现这一现状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教師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在日常课程准备和设计的时候对道德与法治社会素养的理解不到位和认可不足,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吸收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对于知识的应用没有树立正确的理念,学生没有发现课程学习的乐趣,教师也没有将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课堂教学反复重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课堂模式僵化,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参与学习的唯一目标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试成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的时候都不能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良性发展的意识,使得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较强的功利性,不能正确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中存在的实践性。

最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抓住学生的心里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此阶段的学生身心成长快,心理成分比较复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思想特征,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模式,把握初中生的成长规律,当前初中教师就是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缺乏,课程设置缺乏经验的参照,过于依赖传统、可靠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的改善措施

1.优化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再单独追求考试成绩的增长,而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善,为此,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学习,在课堂引导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日常课程模式设计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基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探究进行引导模式的设计,使得学生将日常的生活经验与课堂中接触到的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丰富自我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在课堂中言传身教,强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和成长。

2.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大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设定科学的学习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核心的地位,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传授,还要为学生设计学习和实践的目标,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在锻炼培养学生的自立素养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初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在课堂中以任务为导向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接下来,在课堂活动设计和推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自主的语言进行观点的分享与表达,在课堂中分享一些有关于自立的观点进行朗读,参与到一些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去独立的完成一件事,包括去养老院做义工、参与义卖活动等等,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明白自立的含义,并掌握如何自立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自我的综合素质。

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往往是教师站在课堂的中心进行知识点的罗列式的讲解,采用灌输式的方式给初中生产生了无形的压力,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当创新课程教学形式,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尊重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布置任务或者是设计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学习,积极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困难。

在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更多的教学素材,引入道德楷模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还可以在班级内播放每年的《感动中国》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和认识道德和责任是如何落实的,学习生活中甚至是身边的楷模,使得初中生找到理论材料与道德法治责任的真正落实点。

4.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搜集学生的反馈,更新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搜集学生的想法,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反思,与初中生建立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机制。为此,教师在日常备课和课程模式设计的时候要多吸收经验,观看优秀的教学案例,结合学生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模式的改善,引导学生重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增强课程模式的吸引力,以生活案例为基础,引入生动、形象以及感染力强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互评机制,加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度,使得初中生在现有的知识体系内发现道德发展的规律,发现自我知识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和点评,发挥学科的魅力,以平等的身份与初中生沟通和交流,调整不恰当的行为,使得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104-10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