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分析
——以淮北市为例

2019-08-03于晓淦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意愿村庄

于晓淦,王 莉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岳西县城乡规划局,安徽 岳西 2466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中央在新时期更加关注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统筹的决心,随着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科学合理的编制村庄规划成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国内外学者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如德国为了让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更新规划,社区政府通过讲座、集会、媒体以及网络等平台,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村民,广泛向村民征询意见,针对村庄更新提出具体措施[1];日本农村规划经历非参与型到村民参与型,再到村民主体型的演进过程,农村居民的作用越来越大,村民不单变成了规划编制的主体,而且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当事人[2];美国农村社区规划强调公共参与、社会组织发展,注重培养农村社区地方组织领导者的能力,以及对农民的教育、培训[3];公众参与途径也日益多元化,包括Web-GIS、PP GISs等[4-5]。国内学者围绕“村民主导”[6]和“政府引导,农民参与”[7]开展大量的村庄规划理论研究;公众参与村庄规划的实践研究中,提出 “规划方案网上咨询”“人物访谈”“村民意见征集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公众参与的渠道[8-11],近年来,村庄规划中村民意愿的表达日益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12]。

如何在新一轮美好乡村规划中避免以往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考虑村民需求,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皖北地区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村庄规模较大、村庄数量多、人均收入低、剩余劳动力外流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得皖北地区成为安徽省村镇发展建设的困难区域,因此,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充分考虑村民合理诉求,倾听到当地村民对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掌握村民对于村庄建设行为的理解能力,将是科学合理编制美好乡村规划的有效保证。

1 实证调研概况

1.1 调研对象

黄新庄村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西2公里,北依百善煤矿,该行政村共有8个自然村,3986人。村域内耕地面积5540亩,煤矿塌陷3000亩。该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思路,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产业集中发展的新模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城融乡、与城俱进、城乡一体”的建设之路。

北湖南村位于五沟镇西北部5公里,共9个自然村, 4474人,耕地面积8850亩,该行政村主导产业为传统农业,由于袁店煤矿座落其境内,近年来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快速提高,但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滞后,道路交通、市政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医疗、教育等)缺口比较大,是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

1.2 问卷概况

为深入了解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认知和意愿,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为技术手段,问卷内容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定居意愿、村庄规划意见、配套设施需求、景观环境要求、出行方式和对于美好乡村建设建议。问卷题目设置简单明了,94%为选择题,可在5-10分钟时间内完成答题,符合问卷调研要求。2015年7月,本研究通过村委会组织村民集中问卷填写和访谈,每个村庄问卷数量为50份,回收率100%。

2 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认知

2.1 村民对规划的了解程度

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黄新庄村、北湖南村居民对美好乡村规划了解比较高(如表1所示)。究其原因,首先是村委会通过多种形式向村民介绍美好乡村规划,尤其村民关注的村庄发展方向、住房修建、资金筹措等问题,让村民更深入地了解美好乡村规划。其次,黄新庄村、北湖南村2009年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征求村民意见,并且得到较好的实施,使规划能够真正解决村民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村民进而对规划的关注也逐渐提高。因此,只有真正解决存在的问题,规划才能得到村民的认同,提高参与规划的主动性。

表1 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了解程度(%)

2.2 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内容的认知

(1)村民对存在问题的认知

针对村庄存在的问题,村民对村庄规模、居住环境、道路条件、活动空间的满意度较低(如图1所示)。其中,黄新庄村村民认为村庄对外联系的道路、村庄环境、村民活动场所急需完善,北湖南村村民减少自然村的数量,扩大行政村的规模,完善行政村的配套设施。30%的村民认为空心村现象显著,希望通过规划优化村庄体系结构。随着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村民认为村庄供电条件得到完善,村庄无序建设得到改善。

图1 村庄存在的问题

图2 村民对定居点的选择

(2)村民对规划内容的认知

针对村民希望参与规划的内容,就7个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如表2所示)。其中,建筑风貌、环境美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得到村民的共识,表明规划中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村民感受度最高的,也是村民最关注的内容。空间布局、资金筹措受部分村民的关注,主要是这两方面关系村民的生产方向和经济利益。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受较少村民关注,主要是村民对这两方面内容不熟悉。由此可见,村民对越熟悉、越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内容越为关注,而产业发展、文化保护由于在以往规划中涉及较少,需要通过村委会及编制单位的培训加强村民的认知度。

2.3 村民对参与规划途径的认知

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如表3所示),村民参与规划的途径更倾向于座谈会、填写意见和问卷调查。村民普遍反映规划图纸专业性较强,不能完全看懂;规划人员个人访谈受限于方言和交流能力,所以这两种参与规划的方式认同度不高。总体而言,村民更倾向通过座谈会和填写意见参与规划,问卷调查内容简洁、易理解方面需要加强。

3 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意愿

3.1 村民对定居的意愿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提出2020年皖北地区城镇化率达到52%,其中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表明50%以上村民希望住在村庄(如图2所示),生活成本、居住环境、乡土感情是选择居住村庄的主要原因。此外,30%的村民希望居住在县城,主要原因是生活成本比城市低,但能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等设施,且距离村庄较近,方便人际交往。

表2 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内容的认知

表3 村民对参与美好乡村规划途径的认知

在建设模式的选择方面,两村均有50%以上的村民选择改造提升(如表4所示)。由于皖北地势平坦,村庄布局比较分散,村庄一般由1个中心村和10个自然村组成,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有效配置,人口外流导致部分村庄空心化。因此,考虑村庄集约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村民希望就近迁入条件较好的村庄扩大建设规模。

表4 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的认知(%)

对于拆迁集中居住,90%以上的村民表示愿意或接受,其中73%的村民有经济能力支付集中安置建设,但支付10万以内的仅占26%,支付5万以内的占70%;对于集中安置与目前住地的距离,42%的村民选择500-1000m,21%的村民选择小于500m,仅15%的村民选择大于2000m。可见村民对于美好乡村规划中的集中建房模式能够接受,多数认为对农业生产并不影响,希望规划新址与原居住地的距离在500-1500m,在经济支付方面希望小于5万元。

图3 居民对公共设施的选择

图4 村民对景观环境满意度

3.2 村民对村庄配套设施的意愿

在村庄配套设施的需求方面,需求意愿最高的是垃圾收集点(如图3所示)。虽然目前村庄布置少数垃圾收集点,但缺少专人管理,而且部分村民认为布点不合理,从而导致垃圾乱扔现象仍十分严重。村民对体育设施、图书馆、卫生所需求也较高,希望满足村民健身、文化和医疗的基本需求。目前村庄的商店、小学、幼儿园能满足村民的需求,所以需求意愿不强。需求意愿较低的是公厕、养老院和沼气池,主要由于大部分住宅配置了卫生间,村民希望和子女一起居住,沼气池的使用便捷性不高。

3.3 村民对村庄景观环境的意愿

村庄景观环境满意度调查方面(如图4所示),黄新庄村50%以上村民认为村庄景观环境一般或不满意,北湖南村75%以上村民满意或较满意。60%的村民认为景观环境问题表现在村庄脏、乱,25%的村民认为水体受到污染,20%的村民认为没有休闲公园。村民普遍认为景观环境改善是美好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规划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特色景观的塑造以及村貌美化。

4 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皖北地区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认知度较高,但由于知识水平和参与途径所限,无法真正参与美好乡村规划,需要相关部门的正确宣传和引导,改变村民仅仅作为告知和咨询的角色,让村民真正全过程、实质性参与美好乡村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意愿村庄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关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深入思考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村庄在哪里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