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为均陶

2019-08-02周小东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贴花陶器宜兴

均陶是宜兴一种特殊的制陶门类,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以及优良的功能成为了当今中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陶文化的内涵很丰富,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何谓均陶,也即均陶的定义。“宜兴均陶”也叫“宜兴均釉陶器”,明代时称为“宜均”或者“欧窑”,它是因明代早期宜兴丁蜀地区生产的一种特殊釉水(均釉)而得名的。当代,行业内将历史上一种以拇指堆贴花装饰的釉陶也归入宜兴均陶一类。宜兴均陶主要是利用当地特有的白泥与甲泥两种陶土为胎,通过拍打成型、镶片成型制作好坯体,有些器表施以宜兴特有的均釉,在高温氧化焰下一次烧成;有些在做好的陶坯上通过宜兴特有的大拇指贴画、堆塑进行装饰,然后施以均釉再入窑烧制而成,在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历史、材质、工艺等因素。

第二,在明确了均陶定义后,下面我们来探究均陶制作工艺的特点。首先是原料,除了紫砂以外,均陶也属于宜兴本土文化的一类。为何称之为本土文化,一方面在于坯料,均陶所用的坯料从古至今无外乎两种,一类是黄龙山的甲泥,一类是南山的白泥;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均陶的均釉,均釉的主要成分来自于宜兴当地的河里的淤泥,这种淤泥含有很多的金属元素,还利用了太湖边的“土骨”,这种物体含铁量较高,很适合作为发色原料,同时还创造性地加入了石灰窑中的一种凝结体——“窑汗”,它富含磷元素。磷在釉中的存在,就使釉带有乳浊性。磷乳浊釉是中国陶瓷釉水中特殊的一个门类,在北方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相州窑,相州窑发展到宋代就是河南禹州的钧瓷,在南方最早是浙江金华地区铁店窑的乳浊釉瓷器,而发展到明代就是江苏宜兴的“宜均”以及广东的“广均”。虽然这些乳浊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均釉与钧瓷釉是两种不同的釉水,钧瓷与均陶也是不同的门类,钧瓷是瓷器,用的是还原焰,而均陶则是陶器,用的是氧化焰。磷乳浊釉是一种分相釉,分相颗粒会对光产生散射,从而形成多种色彩,所以均陶的颜色是很多的,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珍贵的就是灰蓝釉。灰蓝釉在日本被称为“海鼠釉”,非常受欢迎,有一句诗“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就是形容它的,意境深远,有时像悬着皓月的天空,有时又像一幅烟雨朦胧的水墨画,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所以,从原料与材质的角度,就决定了均陶的特殊性与地域性,也决定了它的工艺及其功能。第二个工艺特色,就是均陶的成型。均陶的成型与紫砂一样,大多是拍片与相接成型,而这种拍片与相接的成型方法,正是来源于宜兴七千年的制陶历史,所以在成型手法上可以说紫砂与均陶是一脉相承的,可称姐妹,也可称兄弟。甲泥里也含有紫砂,紫砂泥就是在甲泥中发现的特殊泥层,通过这一逻辑分析就有了紫砂应该在均陶之后的理论,当然不一定正确。而在装饰方面,均陶有两大装饰手法,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贴花工艺,贴花技艺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之前,到了唐代,堆捏塑手法已经相当成熟,到了明代早期,宜兴生产的许多日用陶器大都运用了贴花手法,形成了既可供实用又可供观赏的均陶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目前收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的一件“龙头荷花缸”,龙头荷花缸因其上缘的龙头造型出水口而得名,这是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的,而它的贴花工艺也非常精美,四个块面贴塑了反映春夏秋冬的四种花卉,尤其是梅花,上悬弯月、傲月寒梅,构成了很美妙的一幅图画,非常有意境。第二种装饰手法就是上釉,“均陶”因均釉而得名,均陶离不开均釉。均釉又有很多品种,如在明代时就有月白、天蓝、天青,这是单色釉,还有花釉,比如灰蓝釉含有很多颜色,而发展到清代,霁蓝釉、冬青釉、豆青釉极大丰富了均釉的颜色。可以说,均陶可以没有堆贴花,但均陶绝对离不开均釉,如果没有均釉,一件器皿就不称为均陶,换句话说,均釉成就了均陶,而贴花则提升了均陶的艺术价值。其三是均陶的烧成。均陶是由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许多地方的器皿都是两次烧成,如河南的钧瓷、广东佛山的广均,所以一次烧成就是宜兴均陶个性的特点。

第三,就要讲到均陶的功能。均陶的功能和紫砂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紫砂满足的是人们欣赏把玩的心理需求以及泡茶品茗的实用需求,那均陶就显得更为大气,紫砂好比是谦谦君子,均陶则是豪杰壮士。均陶满足的是园林空间的摆设,从门庭两到三米的均陶大花瓶,到道路十几米的龙柱,再到赏用兼优的大型壁饰,非常大气。而陶台、陶凳以及均釉花盆等则可以装饰私家庭院,这是均陶功能上的特点。

第四,均陶的發展历史。这里要慎重地提出一点:均陶是当代的概念。具体来说,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均陶”这个名称,虽然之前有均陶器物,但不叫“均陶”。在明代,均陶被称为“宜均”,叫“欧窑”。在清代,皇宫中叫“宜兴挂釉器”,叫“葛窑”。直到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1986年成立了“宜兴均陶厂”,均陶这个名称才开始盛行。所以,在研究均陶历史时,我们不能以“均陶”二字来寻找古籍中的典故。关于均陶的历史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宋代说,一种是明代说。宋代说的理由是明代晚期有一位叫谷泰的人写了一本《博物要览》,《博物要览》中许多地方都提到了宋代的“钧窑”,于是一部分人看到之后就认为这是宜兴的均陶,但他们没有看到这句话的后半句:“河南禹州”,其实书中讲得很清楚,这本书中提到的“钧窑”指的都是河南的钧瓷窑,讲的是河南钧瓷在宋代的盛况,因为宋代禹州也被叫做“钧州”。这就是现代人张冠李戴、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想以此证明宜兴均陶在宋代如何兴盛,事实是到目前没有考古实物可用以佐证他们的观点。而且宜兴在当时也没有专门烧均陶的窑,从古到今,直到民国以前都是与其他的日用陶混烧的,所以宜兴地区何来“均窑”。明代,宜兴陶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放弃青瓷,生产日用陶,大多是釉陶。宜兴的酱釉、红釉在偶然中出现了窑变,产生了斑斓的灰蓝釉。到了明代中期,宜兴的欧子明创造了非常著名的“欧窑”,而在《博物要览》中明确提出,宜兴的“欧窑”也叫“宜均”。到了清代,清皇室对宜兴的上釉陶器也非常喜爱,并在皇宫中选用,因此,在皇宫中也有记载。所以宜均虽没有官窑,但有官器,名称在宫廷中也不叫“宜均”了,而叫做“宜兴挂釉器”。到清中期,宜兴出了葛明祥与葛源祥两位名人,他们兄弟二人在“欧窑”的基础上又把宜均带到了新的高度,第一是器型更为丰富,第二是釉色更为好看,当时许多优秀的均釉器都流入了日本。到清晚期,宜兴又出了一位均陶大匠,叫鲍明亮,鲍明亮是为宜兴均陶增光的人物,他的一件作品在1910年清朝举办的南洋劝业大会中获得了大奖。民国早期,宜兴出现了很多陶瓷店,它们对宣传推广宜兴均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有一个叫“葛德和”的陶器店,在日本东京专门开了“葛德和”的分店,把宜兴的均陶大量出口到日本。1920年与1936年,日本有两位陶艺家小森忍和加藤土师萌先后到宜兴来考察,考察回国后分别出版了《匋雅堂谈圃》和《中国和朝鲜的陶业》两本书。这两本书中都提到了民国早期宜兴丁山、蜀山一带生产宜均的盛况,民国早期是宜均生产的一个高峰。解放过后,国家对民间工艺产业非常重视,1956年宜兴丁蜀地区成立了陶瓷公司,到了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了三十多个企业,在1986年,正式成了宜兴均陶工艺厂,这时“均陶”这一称号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实回过头看,“均陶”是包含了两个概念的,就是均釉器皿与拇指堆贴工艺的结合,叫做宜兴均陶,所以宜兴均陶包含了装饰均釉的作品以及均釉与拇指贴花共同装饰的作品,而只有贴花装饰却没有上均釉的,不能称为均陶。

第五,均陶的历史贡献。均陶曾和紫砂一起,成就了中国陶器的伟大。中国是陶瓷古国,但到了唐宋时期,瓷器非常兴盛,导致陶器成为了它的附属。而明代出现的紫砂与均陶,改变了这一历史现状,否则中国的陶瓷史将会是另一种情况。因此,宜兴的贡献就是使中国的陶文化得到了延续,并再一次兴盛。均陶和紫砂一样,是中国陶器的佼佼者,冯骥才先生讲过一句话:“宜兴陶器(紫砂、均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这个符号已经积淀了人文、社会的价值,让人的精神能得到升华。这个过程创造的文明,确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

第六,当今均陶发展的思考。均陶曾有过辉煌与兴盛,但和紫砂一样,它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均陶由于受到原料的限制,当前由于环保因素不允许烧石灰窑,所以窑汗就濒临灭绝,而没有窑汗,就没有如今的灰蓝釉,没有灰蓝釉也就没有了宜均的灵魂。所以,如何做好传承与保护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第二个问题,就是当今的均陶艺人重贴花而轻釉水,在现在的均陶行业中,均陶艺人似乎都变成了贴花艺人。景德镇也有这样的现象,景德镇的大师已经成了贴花大师、绘画大师,景德镇瓷器的陶坯本应该是很重要的载体,但他们大多不再亲自制作,而是从工厂定制。宜兴均陶所面临的类似问题,就是当代对均釉的研究很缺少,没有受到重视,而大多的人都在研究贴花工艺。将堆贴花产品从“均陶”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特殊的门类,是手工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贴花并不是不重要,但均陶的灵魂还是在于釉色,这条路如果走偏,将会影响均陶今后的发展。所以我们希望行业既重视贴花也关注釉水,让均陶这一国之瑰宝走得更好、更远。

周小东

2019年3月30日

猜你喜欢

贴花陶器宜兴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老佛爷的茶碗
论舞台服装中贴花设计手法及其应用
邹蕴芳
浅谈电动车贴花设计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