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2019-08-02郝永贞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固有的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和问题作出新的解读,致力于研究生命的积极情绪、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幸福生活的人。
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安全、矫正生命问题的初级层面,更要基于学生生命的内在诉求,充分挖掘生命潜能,培养生命积极力量,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固有的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和问题作出新的解读,致力于研究生命的积极情绪、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幸福生活的人。积极心理学有关生命积极层面的研究,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的心理依据。
一、背离积极:当前生命教育的消极倾向反思
国内生命教育兴起近二十年,在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层面有关生命教育政策的出台①,将生命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然而,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审视当前生命教育的现状,无论在价值取向、目标内容还是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倾向,使生命教育陷于尴尬的境地。
价值取向上,过于强调生命问题的矫正,忽视了生命积极力量的培养。有学者指出,“迄今为止所有以‘生命教育为标识的生命教育理论和生命教育实践都是某种‘问题意识的产物,即自然生命问题和精神生命问题的产物。”[1]生命教育本身具有矫治功能,清醒认识到青少年存在的生命问题并加以矫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生命的健康发展。但当下的生命教育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聚焦于青少年生命存在的问题(如自杀、暴力、抑郁、人身意外伤害等),由此陷入了一个深层次的误区,即把没有问题等于生命健康发展,把问题解决当作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事实上,解决生命问题只能造就正常的普通人,而不是使人更优秀、更幸福。况且生命问题的流变性和多样性趋势加强,生命教育无法全面预测、解决生命可能面临的所有困境。[2]受这种问题化取向的影响,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的生命问题,而没有完整的生命;只知道发现并矫正学生的生命问题,却忽视了学生生命潜能的发掘和生命积极力量的培养,致使生命教育在消极误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目标内容上,过分强调保护生命安全,忽视了生命的价值诉求。面对青少年安全问题,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将保护生命安全当作生命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以此为理由,减少了学生户外运动的时间,甚至取消了春游、秋游。生命教育在实践中被简单等同于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一味强调青少年自然生命的安全,忽视了其社会生命的拓展和精神生命的提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追求幸福是人生不证自明的主题,持续的幸福包含了积极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生命的意义和價值等要素。停留在生命安全层面的生命教育人为地割裂了生命的完整性,没有能力触及生命意义追问、生命价值实现、生命幸福获得等生命的积极层面,不能从根本上满足青少年生命的积极诉求。
方式方法上,过多强调生命教育的外在效应,忽视了生命教育的真实效果。一些学校将生命教育标签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统统贴上生命教育的标签,而无提升生命质量之实,生命教育被泛化于无形;一些学校将生命教育等同于生命知识教育,将鲜活的生命对象化、知识化,窄化了生命教育的形式;还有一些学校举着生命教育的旗帜,加入了生命教育实验校、实验项目的行列,热衷于生命教育方式方法的花样翻新,将生命教育当作学校评比竞赛、获取社会资源、标榜素质教育的工具,喧嚣热闹的外表难掩其实质内容的空洞、肤浅,生命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上述生命教育的实践方式可能是以不严肃的方式从事着一个严肃的事业,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追寻积极:生命教育意蕴的心理诠释
生命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或矫正生命存在的问题,更在于遵循青少年生命内在成长的需要,通过挖掘青少年生命固有的积极潜能、培养生命的积极品质,引导青少年追寻生命的意义和幸福,实现生命的价值。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生命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力量,需要生命教育进行充分的挖掘和精心的培育。
积极潜能是生命教育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未完成性和未特定化使人的生命存在着某种优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生命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不断累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并且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以遗传的方式深深地烙印在生命的基因里。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蕴藏着丰富的潜能,人类已开发的潜能与尚处在潜伏状态的能力相比,仅占5%左右,而且这些潜能是具有积极倾向的。多元智力理论也认为,每一个人存在不同于他人的智力潜能和优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只要具备合适的环境,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生命的潜能就会被激发,生命的优势力量就会得以展现。因此,生命积极潜能的挖掘与发现应当成为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
积极情绪是开启生命教育之门的重要通道。生命本能地存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消极情绪在非输即赢的生存游戏中扮演主角。在教育、学习等过程中,快乐、满足、幸福等积极情绪会驱动我们的行为,引导我们呈现更多的利他行为。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拓展—构建个体当下的思想或行为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长期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3],从而使个体生命在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精神成长等方面更成功,获益更多。简言之,积极情绪建构扩展着生命的广度,是达成生命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
积极品质是生命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生命以幸福为目的,幸福是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无论任何时期,“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这是一个明显的真理”[4]。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研究得出幸福的经典公式:H=S+C+V,H是幸福的持久度,S是幸福的范围,C是生活环境,V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其中V是幸福最关键的因素。[5]在自己可控的因素当中,积极的生命品质是幸福的真正来源。人性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归纳出各类文化推崇的实现生命幸福的24项积极品质,即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洞察力、勇敢、毅力、正直、仁慈、爱、公民精神、公平、领导力、自我控制、谨慎、谦虚、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生命教育只有重视和培养这些积极生命品质,才能使人更容易获得持久的幸福,进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走向积极:生命教育的积极范式建构
当前生命教育存在的消极倾向和生命教育意蕴的心理诠释为生命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依据。本文认为,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既是对以往生命教育消极倾向的批判反思,也是对现实生命教育的一种模式创新与范式变革。建构生命教育的积极范式需要遵循“认同积极、体验积极、塑造积极、融入积极、共创积极”的逻辑理路,在目标、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换,从消极走向积极。
认同积极:树立为积极而教的目标理念。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坚持积极人性取向,主张将生命教育的重心从全力矫正青少年生命问题、弥补缺陷转到积极发掘青少年生命潜能、培养优势上,以积极的视角对青少年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解读,促进青少年生命的蓬勃发展。积极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认同积极、相信积极的教育力量,将发现与挖掘生命潜能作为教育起点,将生命幸福与生命价值的实现作为价值追求,树立为积极而教的理念,相信每一个青少年都有无限的生命潜能,每一个青少年都各有所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通过展现生命优势、增进生命积极体验、培养生命积极力量实现生命的幸福和价值。即使面对青少年出现的生命问题,教育工作者也应坚持育人至上的原则,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
体验积极:增强生命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要认同积极,注重发掘学生生命的潜能与优势,而且也要通过积极体验唤醒生命的积极情感,增强生命的自觉。“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是进入生命的唯一通道。”[6]人的生命当中既有积极的事件,也有消极的事件。成功、幸福、友善等积极事件可以使青少年体会到积极的力量,学习积极的观念,获得积极的体验,增强生命的正能量。失败、挫折、亲人离去等消极生命事件,虽然会带来一定的消极体验,使生命产生内在的张力,但如果能从不幸事件中看到积极的因素或方面,那么这种体验同样具有积极性。因此,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通过体验都能激发生命的积极力量,增强生命发展的内在动力。
塑造积极:培养生命蓬勃发展的品格优势。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认为生命的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是两个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的变量。虽然消极力量的消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积极力量的产生,但积极力量的产生更多地依赖生命积极因素的累积,而且随着生命积极力量的增强,个体抵抗和预防消极的能力也会增强。因此,生命教育应将生命积极力量的塑造作为重点,通过创造积极的条件,在充分发掘青少年的生命潜能和优势的基础上,培养青少年自信、乐观、坚韧、宽容、爱等积极生命品质,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生命教育強调青少年生命积极品质的培养并非忽略学科知识的学习或者忽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相反,通过塑造积极生命品质,可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快乐地学习,感受生活的幸福,促进生命的蓬勃发展。
融入积极:拓展生命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从理念变为现实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推进。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开设校本化的积极生命教育课程,但是这种方式对教师的生命素养和教育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学校生活中全方位融入积极生命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路径。积极生命教育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将积极的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使积极的生命教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领会积极生命教育的精髓和要义,掌握积极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技能,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积极生命素养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可以从多学科、多方位的视角来理解和思考生命教育,更有利于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共创积极:构建生命教育的多维支持系统。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生命工程、幸福工程,必须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合力。学校是积极生命教育实施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取向、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主要靠学校来确定。家庭是与青少年生命连接最为紧密的地方,争取家长对积极生命教育的支持至关重要。学校可以向家长宣传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让家长和青少年共同感受积极生命教育带来的变化。走向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家庭、学校的努力之外,也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可以通过舆论、媒体宣传积极生命教育的思想、理念,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广泛开展有关积极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为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紧密配合,做到优势互补、责任共担,才能夯实积极生命教育的根基。
注释:
①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珍爱生命”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健康生活”的主要内容,2017年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要“编撰和出版有关生命教育的读物,引导青年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高伟.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5-42.
[2]孙卫华,许庆豫.生命教育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17(3):72-78.
[3]Fredrickosn.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rie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5(19):313-332.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2.
[5]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50-52.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86.
【郝永贞,江苏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