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成人”的挑战及应对

2019-08-02杨世玲

中国德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成人人工智能

摘要 人工智能自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臻成熟,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功利化诉求不断扩张的当代社会,人工智能推进了教育传授标准化知识的“工具化”历程,人的个性和本质由于技术理性的异化而越来越模糊。为此,讨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使教育更好地践行“成人”这一使命更加有意义。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成人;育人使命

作者简介 杨世玲,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本科生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实践中,人工智能因其时效性、便捷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出现了“人工智能取代实体课堂”的声音。教育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根本在于其对人类特有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和生命间对话的重视。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也正在不自觉地逐渐被异化:在人工智能拥有精确设定性及高速学习能力的优势下,人的个性正在不断被磨灭;当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人的关系也蒙上了技术理性的阴影;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推动,一旦技术占领了社会,人的基本生存场域也将遭到破坏。人工智能对人的异化给教育“成人”的根本目标提出了种种难题,本文以人工智能对人的“异化”为切入点,对教育如何回答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打破齐一性,塑造自我意识

教育所成的“人”是能思考、会沟通、有着自由意志的人。在人工智能语境下,科技带来的便捷性可能逐渐磨灭人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得人成为依附智能科技的行尸走肉—只有肉体存在,缺乏思维能力。此时,教育在对人的教化过程中如何激发人的自我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的发展看似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科技也正在一点点剥夺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科技对学生的异化也无处不在。写字机器人的出现使作业失去了训练意义,搜题app使课后复习失去了巩固功能。不同于其他科技,人工智能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在此意义下,人工智能并不是仅仅带给人们行动上的便捷,更多地是带给人们思考上的便捷—无需作出选择,人工智能可以创造最好的结果。而此时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到底是要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是要代替学生进行学习?

赵汀阳在人工智能革命三问中的第一问就是:“人类到底是需要人工智能替人劳作,还是需要人工智能替人思考?”[1]毫无疑问,我们只需要人工智能辅助和代替我们的部分劳作,而不需要也不可能让人工智能代替人类思考,因为思想是人的根本特征。如果人思考的能力都可以被代替,那么人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此种情境下,教育要完成“成人”的使命,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育者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人的本质是会思考的动物。柏拉图在与学生讨论人的定义时,从人与动物的外在特征作比较得出了“人是直立行走而两腿无毛的动物”的结论,这一观点很快遭到了反驳。其实人作为世界中独特的存在,其特性就在于具有思考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使学生明白,人工智能只不过是辅助人更好生活的工具,无法代替人进行大脑的工作。人工智能读卡器无法植入人类的大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如果人的思考都能够被其他工具所代替,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其次,教育者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感受到思考的乐趣,即创造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教会人如何思考。不偏信、不盲从,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识未知的世界才是学校育人的目标。教师在其中首先是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理性思考。同时,还要避免纸上谈兵,要在实践中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思考的真正乐趣所在,真正体现思维的创造性,这正是人工智能无法比拟之所在。人工智能只会学习和执行,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旦人停止思考转而依赖人工智能的便利,那么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停下前进的脚步。

最后,教育要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才是人工智能的驾驭者,在与人工智能共存时,人的定位是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而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奴隶。人工智能归根到底只是辅助人的工具,其智能性和学习性是人赋予的功能而非其与生俱来的能力。教育者自己首先要摆脱对人工智能的过分依赖,使学生意识到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的全部工作。例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一些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可能会过度依赖于人工智能解题速度快、准确度高而放弃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讲解,殊不知人工智能高效解题的背后凝结的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结晶,并不是人工智能天生具有解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手段,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人工智能,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务必澄清人工智能的本质与人的思想的崇高性,帮助人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做人工智能的主人。

二、避免指令化,培育情感自觉

哈贝马斯在其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提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媒介的主体之间的诚实对话;其目的是通过对话达到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2]。他认为,人们所生活的生活世界是行为主体进行交往活动的背景预设, 是行为主体相互理解的信息储蓄库,但人工智能的指令化显然破坏了人们原来构建的生活世界。人工智能作为技术理性的产品,其行为是由一个个计算机指令下达,这背后的计算机语言只是一串冰冷的符号,完全不具备人类语言的情感功能。当人们习惯于按下一个指令就可以得到一个行为结果时,人类本来的语言可能被计算机语言弱化,导致人际交往趋于公式化、理性化,人与人之间本可以通过语言构建的情感纽带被剪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语言沟通建立的情感联系,而人工智能通过一个个指令完成的智能行为给人际交往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要更多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教师应当使学生明晰情感是人的本质力量。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拥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善端”,这四个要素其实就是人的情感,情感即人性。因为有情感,人才能更全面地感知世界,通过人的体验赋予世界生动的面貌;因为有情感,人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人的感性运用到理性中,使世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可以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与天赋,情感促使人进行交往、带来审美创作。人与人之间有温度、有力量的沟通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帮助人成为更加健全的存在主体。教育要发挥唤醒人情感的作用,教育者首先应当发挥好引导的作用,扮演友善、鲜活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動与情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从而建立起其对情感的渴望,激发学生同身边的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交往环境。学校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存在场域。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开放的交往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广泛、友好、正当的交往,使学生在交往的实践行动中体会到情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成绩和规范,导致学生忽视了情感在自身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人际交往小心翼翼。例如:学校对于男女学生交往的过分约束会导致学生的性别认同混乱;教学中对于爱情观的规避会造成学生在今后成人道路中的心理缺失;过分强调同学之间的竞争关系会导致合作意识的缺乏,挫伤学生的交往积极性。本文认为,教育要关注人作为群体动物对于集体的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在情感实践中完善自身人格。

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运用科技为人际交往服务。网络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年的基本存在场域,人工智能因其精确性、智能性在网络世界中为人的活动服务,给人类带来了便捷,造成了一些职业的淘汰;虽然在工作执行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理性解决。教育要使人成人、培养情感,必须使学生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而成为技术的控制者。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劳动、优化职业设定,但没有任何一个社交app能够完全代替现实生活中真切、实际的情感沟通,社交网络只是促使人们更好维系情感的工具,而不是人际交往的绝对替代,更不能绝对地成为人际关系的向导。人们应当运用人工智能的代码快速地建构交往网络,为情感交流搭建方便的桥梁,而不是在人工智能代码下完全弱化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本质能力。当前的学校教育正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进场,一些教师用微信群代替家长会、用app代替黑板,大大减少了师生、家校之间的情感沟通,在这一方面教师应从“成人”的角度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理性运用科技进行教学,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健康的交往观念,引导学生建立正面向上的人际关系。

三、摆脱功利主义,激发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首位人工智能主播、首个AI设计师、无人超市的问世,人工智能产品对于部分职业的替代使得社会上充满了“人类终结”的论断。在资本社会中,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快捷、精确的人工智能似乎必然取代耗时、易出错的人类智能—人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科技似乎将人异化了。其实这一命题本身就是将人异化而得出的谬论。康德说过“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现代自由社会中,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人更好地生活,如果因为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的劳作而认为人失去了存在意义,那么人本身就是被异化成了工具,社会不再是人建构的生成场所,而是人的劳作工厂,人的劳动也被缩小成了劳作,人真正的创造力被忽视了。

如前两节所言,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备思想和情感,人工智能的劳作再精确,也无法替代人的创造性、生命性劳动。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者,如果将人看作促使社会发展的手段和工具,那么社会发展的成果由谁享有呢?此时,教育需要做的是重新唤醒人作为社会主人的存在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反对功利主义,多元化评价学生。写字机器人和搜题app之所以能在学生中流行,是因为一些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和课业完成率,在此设定下,学生变成了学习的工具而非学习的主体。当前,过度竞争、一切为了名次和奖励而学习的倾向,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转向使用机器代替学习,甚至一切依赖机器、否定自身能动性。要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若教师一味坚持功利主义,且人工智能在教学评价中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教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还会使其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惘与痛苦。这极其不利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如果一切都以成果作为衡量标准,那么人工智能势必在多方面超越人类。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恰当的生涯规划,激发其学习动力和生活热情;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是人工智能的主人,是人工智能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技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追求进步、勇于探索的思维模式。

教育应当唤醒人本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人类生活和社会不可能止步不前,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工具,它的工作在现有领域再完美也无法创造出新的科学和思维。作为社会的主人,人要更多放眼于未来、思考如何创造出具有超越性的成果;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一部分人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同时,教育要秉持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原则,对于一部分创造力较弱的学生,应当采取激发其学习潜能的方式帮助其在人工智能社会中更好地生活。教育只要充分挖掘人在各方面的发展潜力,使人按照自己的特性不断进步,通过科学家的智力创新和学习者的技能进步,人类就可以把控任何一门科技并在其辅助下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赵汀阳.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一种伦理学和存在论的分析[J].哲学动态,2018(4):5-12.

[2]王凤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J].理论学刊,2003(5):38-41.

责任编辑︱张楚然

读者熱线:010-62003451

投稿邮箱:zgdy_xueshu@163.com

猜你喜欢

成人人工智能
养大成人
人工智能之父
材料作文“成人与成功”导写
2019高考押题关键词之“成人与成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