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中南江:以德育重建“乡土中国”

2019-08-02本刊主笔杨军汤成米摄影汤成米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品格德育

本刊主笔_杨军 记者_汤成米 摄影_汤成米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因这种乡土性,以农业谋生的农村便安土重迁,形成了以宗族、祠堂、学堂为核心的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的伦理。换言之,一个融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为一体的生态。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渐破坏了这一格局和生态。当相对固定的乡土社会变为流动态,乡村和县镇教育就面临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教育投入不足、优质师资不足、优质生源流失等。

乡村学校的新德育之新,不仅是一场教育改革,还必须是“乡村振兴”。

[ 思源实验学校:从品格教育到班级自主管理 ]

饶丽风风火火地走进办公室,红彤彤的脸上,汗水几乎把头发胶在一起。一坐下就半开玩笑地问记者,“你们不扶贫吗?”

南江县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记者来得不是时候,正好当天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包括校长在内都下乡扶贫了。饶丽是为了采访专程赶回来。

那今天不是在上课吗?我们半带疑惑地问。其实之前由学校学生办主任张作平引领,参观校园时,记者已留意到,大部分教室都在如常上课,只是台上坐的是一位学生。

“在上课,只是大部分是生活老师管理,我们也安排了学生助教。”饶老师不紧不慢地说。

“我们以为是班长。”记者笑道。

“和班长还是有区别。”饶丽强调了一下。

原来,在饶丽的班上既有班长,又有助教。学校将品格教育渗透在班级管理中,饶丽的班级设有一日班长、助教和专门岗位负责人。一日班长,由学生轮流担任;而助教,又有小助教和学科助教之分。这就是南江思源实验学校目前正在试点的学生自主管理。

助教不仅担任了传统班长的职责,而更多地在同学和老师之间起衔接作用,教学相长。“老师不在时,像今天遇到扶贫,助教还可以代替老师讲课、讲试卷。”饶丽补充道。

但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默契却并非一蹴而就。在饶丽看来,最开始还要追溯到“品格教育”的实践和巴中市的新德育改革。

助教不仅担任了传统班长的职责,更在教学相长上起到了衔接作用

南江思源实验学校实际是2016年才成立的一所新学校。顾名思义,和全国其他思源学校一样,也是由香港言爱基金会捐建。与此同时,南江县政府还与上海天坤国际职业教育集团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直接由天坤集团选派管理团队,嫁接上海名校资源,引进先进理念和课程体系,决心打造一所引领全县教育发展的高地。

虽然担负的责任如此重大,但实际情况却很难让人乐观。一方面是生源结构,作为新兴学校,思源学校必须承担南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乡镇留守儿童和县城流动儿童,达到80%。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快速建立稳定的师资团队。

饶丽老师正是学校建校时从全县招聘的教师之一。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几乎和她一样,都是从乡镇上来的。

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师。虽然才两年时间,饶丽已经先后接手了两个班级。从2016年的五年级到2018年的三年级,直到现在四年级才算勉强稳定。

正如上所述,班里大部分学生是乡镇来的,需要住校。而更严重的,几乎都是其他学校转校来的插班生。所谓插班生,不好听的说法,也就是其他学校不愿意再接受的学生,成绩差、行为习惯差。

如何把这些基础各异、来源不同的学生重新整合为一个共同体,这是包括饶丽在内的所有老师首先面临的难题。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高嵩校长牵头,引进了由成都市教科院杨霖团队开发的“品格教育”课程。

现在回想起那些日子,饶丽说,真是无法描述的五味杂陈。实际上,饶丽虽然来自乡镇学校,在此之前已有五年多的从教经历,也担任过班主任,但是,却并没有积累下多少班级管理经验。按她的说法,只有一个笨办法:勤。“你早上来得有多早,晚上下班有多晚,你班上的孩子就会有多优秀。”这几乎就是乡镇学校老师的口头禅。

但这个“勤”字在这里不奏效了。

“真的,你会发现,随着时代变化,孩子也会被这个大环境带着走。我们读书时,父母就说一句话,好好读书,将来吃一口轻松饭,跳出农门,现在不是这样了,孩子们会被各种(社会)问题困扰。”饶丽对记者说。

饶丽正与助教同学打电话。助教说,因没有老师上课,她已经给同学们安排了考试

就在现在班级上,就有一个突出的男孩。父母离异,双方都重新组建家庭,并有了小孩。男孩虽然仍然跟着爸爸,但跟后妈关系又不好,成了两不管,因此从小学习和行为习惯都特别差:喜欢讲话、开小差、故意违纪,而最糟糕的问题是:“情感冷漠,不知感恩。”

饶丽还记得一次开家长会,男孩的父亲在台上泪流满面地讲完自己的生活工作处境和教育失职,而男孩在台上无动于衷、甚至哑然失笑。

“因为从小就缺少关爱,他也不会有这个感恩的意识。”

那品格教育能做什么?在饶丽看来,除了最基础的“专注、有序”等品格训练,最重要的,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之前,饶丽在班上围绕品格训练已开展了一个“宝贝成长计划”。简单地说,如果当天某个品格训练孩子完成好,即以红章奖励,反之蓝章惩戒。对这个男孩,饶丽便有针对性地给他“布置任务”:每周帮爸爸和后妈做一件事,每做完一件奖励一个章。

就这样经过半学期的训练,有一次看到男孩写的学生日记,饶丽甚至有些惊讶。男孩写道:我现在才知道爸爸每天工作多么辛苦,而后妈和爸爸吵架,多半是因为他不听话。饶丽虽然觉得像是摘抄的,但还是给了两个章。

再经过一学期,到了学校的家长开放日,饶丽便有意对男孩说,我们的演讲题目是“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如果你能说得特别真实,说出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我就奖励你五个章。

令饶丽没想到的是,这一席话不仅打开了男孩与父母之间的心结,而且也给她和男孩之间建立起了特别的信任,成了教育的突破口。

男孩在讲台上说,其实他每次违纪都是为了引起爸爸和妈妈的关注。因为只要他一违纪,学校老师就会通知爸爸和他的亲妈妈到学校来,违纪越多,就见面越多,这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最后你会发现,他不笨,也不是不知感恩,而是小孩子有他自己的逻辑。老师要学会去发现这个逻辑。解开这个逻辑,品格教育也就顺理成章了。”饶丽对记者笑道。

再后来,以此为突破口,在“诚信”品格训练时,这对师生又“合伙”唱了一台好戏。原来,男孩因为缺乏关注,曾养成偷拿同学钱财的习惯。有一次,同寝室友的200元生活费不见了,虽然室友都肯定怀疑是他拿的,却没有证据。饶丽便顺水推舟,在班会课上说:你们虽然都有猜疑,但我肯定地说,我们班上的孩子绝不可能有一个是小偷。又私下对男孩说:我们刚刚上了“诚信”一课,老师相信,你绝对是诚实的,不会拿钱。但是,现在老师让你做一件事,做寝室的值日生,一旦发现哪位同学有异样,立即报告老师,做一回小侦探。

过了一周,饶丽见寝室纪律井井有条,便奖励了他一颗棒棒糖。再后来,钱自然就找到了。她还记得那天周五放学,男孩主动告诉自己,钱是他拿的,但他还想知道,是不是诚信之后就会得到更多的章。

饶丽问,为什么?男孩说,他也想和校长合影。原来,在思源实验学校,每位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奖励,都可以获得和校长合影的机会,这一直被孩子们视为最高荣誉。

男孩说,他想得到这个荣誉,也许,那样爸爸妈妈的关系就会更好。

品格教育千变万化,每个孩子都面临不一样的问题,也从来不可能一种方法用到底。

比如对上一个男孩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在另一个男孩身上就完全失效了。相比上个男孩,因为父母离异,缺乏安全感,奖励机制可以在他自己的逻辑世界里形成良性互动。而这个男孩则生长在完全正常的家庭,且家境富裕,最不缺乏的就是“安全感”。但正因为富裕,娇生惯养,几乎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不停以违纪的形式显示自我。

饶丽也曾反复尝试以奖励的形式转变他,但效果微乎其微。男孩几乎对所有奖励,包括拿几个章、几个玩具、三好学生、和校长合影都不感兴趣,他最在意的是金钱。

但是,几经周旋,饶丽还是发现了他的“软肋”——特别在乎同学情谊。她便将计就计,在班上宣布实行“小组连坐制”:即本组只要有一人违纪,就扣除所有人得分。结果,这个男孩果真念及“兄弟之情”,不再持续违纪了。

“我们做品格教育讲究反复训练,但实际最大的问题就是反复。”饶丽对记者说。

一种情况是,很多品格在学校虽然训练得很好,比如班级纪律、校园卫生、食堂就餐都规规矩矩,但是一回到家,就恢复原样,“5+2=0”。饶丽认为,这就是品格发生的环境变了。或者换句话说,关系变了。在学校,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而在家庭,是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围绕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目前,在饶丽的实践中,她认为,最行之有效的就是“书香家庭”评选。其实,这一机制在学校建立时所推行的“八个一”课程时就已经成型了。在这一机制中,不论是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是每月读一本好书,其实都蕴涵着德育。饶丽就在其中设置了一个小机关。即让孩子将学校订阅的《品格周刊》报纸(兼作学校教材)带回家,和父母一起阅读,并摘抄笔记,张贴上墙。

“这个效果会很慢,因为多半是留守儿童,但它会慢慢给家长一个意识,即,你要监督孩子、有责任监督。家长会把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只要有一个家长带头,其他家长很快就会跟上来。”饶丽补充道。

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品格教育能否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变。无论是训练的奖励机制,还是家长监督、“书香家庭”评比,终究是一种外部的“教”,而品格教育最终要内化为孩子的心理,还必须让孩子学会“学”。

这就是饶丽班级目前正在试点的班级自主管理。

“成人和孩子始终还是有隔膜的,不论多心细。但孩子和孩子之间就不一样,有他们自己默契的一个逻辑世界。”饶丽说。

目前,在饶丽的班上,不仅形成了助教、一日班长及岗位负责人制度,更核心的还有通过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形成的“班级约定”。有了这个约定,饶丽说,自己反而“解放”了。只需要每周一召开班干部例会,通过各负责人了解各小组情况,就可以轻松分派品格训练任务及其它事项。

这样的“懒班主任”好不好呢?饶丽开玩笑,两年时间做下来,其实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也在以自己的形式“教育”她。

她觉得,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个“品格”是:第一,千万不要对孩子撒谎。最简单的,奖励一定要兑现。如果奖励不能兑现,惩罚也无从实施,更别提师生间的“教学相长”。“孩子只会认定一件事,这老师是个骗子。”

记起上一次班上学生和校长合影的故事,饶丽还觉得令人触动。起因是,当时一个孩子拿到了600个章,已经达到和校长合影的级别了,但碰巧高嵩在外出差。怎么办,又不能搪塞,只好硬着头皮给校长打电话。结果当天高嵩开完会赶回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班上和孩子合影。一个小小的举动让那个孩子欢喜炫耀了几周。

第二,大人在孩子面前也要学会“示弱”。孩子的心是感性的,你也要适当展示自己感性的一面。

“其实很简单,他高兴的时候你跟着高兴,他考试不好了不开心你也跟着不开心。悄悄说,有时压力太大了我都会在班上孩子面前哭。”饶丽说着笑起来,“我也跟他们吐槽,当老师很辛苦啊,每天6点半起床,8点半才下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比你们小的妹妹(指女儿)……”

为此,据说饶丽班上还实行一个特别的活动:每位同学当一天班主任。当然,结果是没几天,几位同学就联名写“悄悄话”给她:当班主任真是太苦了,长大了千万不能当老师,太苦了。然后又吐槽全班同学,集体打退堂鼓。饶丽看了乐。

又问记者,其实你们知道他们真正的意思吧。

[ 长赤镇小学:因品格教育而成功起航 ]

一个笑容阳光的男孩,拍摄之前,他说,“麻烦等我系一下鞋带好吗?”

相比南江县思源实验学校,直接由上海天坤国际职业教育集团托管,引入上海的先进办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南江县长赤镇小学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随着南江县城镇化进程加快,长赤镇一跃成为近7万人口的大镇,其中近两万为学生。作为四川省首批扩权试点镇,为了满足适龄青少年的入学需求、发展优质教育,2016年,原长赤镇九义校一分为三:使用原教学资源的龙池学校、桥梁小学和完全新建的长赤镇小学。

崭新的学校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师资重组,从多所学校组合在一起的51名教师中,有29名由代课教师转聘。这些教师不缺敬业精神,但让学校忧虑的是“他们对新的教育方法和前沿的新技术、新理念极度欠缺”。而这些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方,基础偏差、习惯堪忧的1250名学生。

两年多来,校长张元金对老师、家长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娃儿造孽啊。”

“造孽”,书面意思是“作恶”,但在西南方言里却是指“可怜”。

“为什么说娃儿可怜呢?农村娃娃一出生,在最需要父母关爱时,爸妈却打工去了,小孩子每天看到的便只剩爷爷奶奶的一张“苦瓜脸”,因为活路(工作)都做不赢,哪有时间管孩子;到该读书时,因隔代教育的溺爱,导致孩子习惯差、学习不主动、成绩不理想、教师难管难教;个别孩子有幸走出大山,读完大学,却又找不到好的工作;大多数孩子出身社会时,家庭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前景渺茫……”

每次开家长会,张元金几乎都会给家长们算一次孩子的成长账。算账,不是“哭穷”,这就是农村学校教育面临的真实情况。

张校长给记者展示了一份建校初期的摸底调查:在镇域三所小学中,长赤镇小学二至六年级分流过来的学生,每个年级成绩均为倒数第一,最大的年级学科成绩差距28分,最小为15分。

学校清楚,这份数据背后,不仅仅只是学科成绩的差距,还潜藏着各种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前期基础教育问题。

“我们都说家校共育很重要,但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更有甚者,凭东拼西凑的‘心灵鸡汤’对学校教育说三道四。”张校长对记者说。

通过近一个月的摸底调研,学校认为,要突破学校发展瓶颈,首先就必须改变家长的意识,其次是寻找到一条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路径。

接下来,张校长做了两件事:分级召开家长会和实践品格教育。

由学校、年级组、班主任分层召开的家长会,几乎耗时一周。“娃儿造孽啊”正是张校长在全校家长会上的开场白。继而引导家长们思考三个问题:娃儿是谁的?希望娃儿将来怎么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听起来像笑话,当然娃儿是自己的,做父母当然都希望孩子将来好,成为比自己有出息的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淡化了自己该做什么这个关系孩子成长最关键的问题。”张校长说道。

实践品格教育一学期后,四年级班主任杨惠注意到了学生小元(化名)的一个转变:爷爷来接他放学,他跟在爷爷后面,轻轻跳起,拍了爷爷肩膀一下。

这平常的一“拍”,对一个反感、畏惧爷爷的男孩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个细节意味着“爷孙俩关系开始变得融洽、亲和”。

而对杨惠来说,背后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刚进入班级的小元,说是全校最“糟糕”的学生一点都不为过。但这个“糟糕”,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小元的父母在他很小时就离异了,爸爸常年在外,几乎从未见过。小元先是和妈妈在黑龙江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生矛盾,只好由奶奶接回长赤镇抚养。

杨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元:满脸伤疤,青一块紫一块。老师问,一言不发。直到下午爷爷来接他时,才知道问题所在。爷爷理直气壮地说“是我打的”,原因:经常偷跑不归家!

“几岁的娃娃怎会离家出走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心头,还没找到答案,小元又失踪了。直到第四天,她才在一条小街的昏黄路灯下找到他:满身污泥、困饿交加。让爷爷接回去好好照顾,结果第二天发现,小元双手僵肿、精神恍惚,原来又被爷爷用绳子绑了一整夜……

类似的情况反复发生。杨惠百思莫解,对小元的教育也无能为力。

班主任例会上,张校长了解情况后,一句话点到了她,“你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试试吧。”

“像这样的孩子,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关爱,更多的关爱,然后才可能找到突破口。”杨惠对记者说。

多次的家访和上放学路上的不期而遇,从爷爷那儿,老师终于知道小元在家里生活的状况:爷爷奶奶经常捡废品很晚才回家,一日三餐从没有确定时间,经常给小元几块钱让他自己解决,久而久之,零食成了小元的主要食物,同时也伴随着小偷小摸习惯。为了矫正他的行为,爷爷奶奶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骂……

“要让孩子改错,首先要树立孩子的自信,让他感受到和别人一样也可以获得尊重和肯定。”

叹息后的杨老师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小元。此后,每天见面时,微笑着摸摸他的头是少不了的,几乎一有空就把小元叫到办公室,帮他洗洗脸、洗洗手、整理一下衣服、给青紫的伤疤擦擦药……在班里也对同学说:这就是我的娃娃,你们多关心他。课堂上,小元的任何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借着一次班级家长会,面对全班所有同学和家长,杨惠终于以巧妙的方式“逼着”爷爷承认了教育方式不对,说出了真心话:

——你到底爱不爱你孙子?——爱。

就这样简单一句话,小元听了泪流满面,开始慢慢理解爷爷奶奶生活的不易,也开始主动帮爷爷奶奶做家务。

最让小元震惊的是老师和同学一起给他过了的生日。许久以后,他还记得那天生日会的“丰富”,同学为他做了手工卡片,用零花钱买了课外书、学习用具,全班一起为他准备了蛋糕。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过生日,也是最难忘的生日!

“品格好了,他的成绩自然开始好了。这也是我们一再对家长说的,孩子都不笨,关键是找准问题。”杨惠说。

德育回到德智融合的整体性思维,并最终为孩子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年级班主任康莲琼一说起班上的一个“孤儿”就滔滔不绝。

父亲车祸去世,母亲在外一直不管不问,他只好跟姑姑生活。一天,姑姑找到康老师,哭着说“孩子死活不肯起床了”。第二天家访,康莲琼就带着他吃了早餐,并告诉孩子:“老师每天都想有人陪着去上班,你能陪我一起去吗?”“嗯”,他点点头。第三天,孩子自己按时起床,早早的在楼下等老师。康老师暗喜,全班表扬。一来二去,熟悉了,孩子的戒心和不安全感慢慢消除。

“这样的孩子,其实是缺乏安全感,需要我们的理解和鼓励来建立他的自信。现在,只要他有一点做得好,我就表扬一下。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康老师对记者说。

品格教育怎么做,除了按照规划一步一步训练24个品格,康莲琼觉得,其实更重要的是让老师懂得了把抽象的德育融入有形的课堂和孩子的生活细节。

比如“品格银行”,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激励方式。品格训练时,只要孩子做得好,就可以换取相应的“品格币”,积少成多,便可以兑换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可能只是一根棒棒糖,也可能是和老师共进午餐,也可能是当一次小组长、班长……

具体的奖项怎么设置,考验的是老师的“技艺”和“匠心”。按照康老师的说法:相同的爱如何给不同的人。

她还记得上一次“六一”儿童节兑奖时,康老师给了孩子们两项选择:“和老师一个拥抱”“一根棒棒糖”。孩子们都选择了老师的一个拥抱。“有些孩子会胆怯,你便要主动。”

特别有趣的是,康老师调查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奖励就是到她家里做客。虽然她家里没人做饭,但“人多势众”,这个买水果,那个帮忙洗菜,很快一顿饭便完成了。最感动的还是最后吃完饭,孩子们都说:康老师你休息,我们来洗碗,我们来拖地……

“过去剑拔弩张的德育方式完全被源于细则的品格训练消弭掉了。孩子们喜欢你了,就会跟你走。”康老师对记者说道。

副校长康东认为,这就是新德育和传统德育最大的区别。过去的德育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德育,而“新德育”是“在出现不好的情况之前就引导他”,方法多样、可操作性强,如基本品格(专注、有序)的训练,使“任务更具体,目标更明确”。

品格教育也同样以极微小的方式促使了家长的改变。学校规定,家长做品格训练时,要为孩子拍一张照片,这些照片最后汇总至各班群,由专门负责老师筛选,制作成PPT或音乐相册,展映在学校的LED屏幕上。

在家长眼里,拍照只是“刻意”之举,但对孩子来说,摆拍的五分钟也许会不断延长,最后固定为一个好习惯。

关键在于,它能促使家长去“看见”孩子。“过去被遗忘的孩子,现在变为被关注的对象。”

曾有一位老师跟张校长抱怨:“学生成绩差,有一个女生语数两科加起来还不足20分,上课也不言语,感觉成绩与她自己无关……”

“你了不了解她的家庭?她的成长历程你清楚吗?她平时喜不喜欢说话?”校长的一句句反问,让老师这才意识到,这个孩子平时有些压抑。

找到了症结,老师也知道了办法,在一次测试中她考了50多分,老师在班上发奖状表扬,让她做经验交流。孩子感受到了重视,成绩也步步提升,毕业考试中语数两科居然达到了160多分。

张校长又给我们出示了一组数据:实践品格教育一学期,学校与其它学校的学科成绩差距缩减至6分左右。一年后,就读六年级的学生150人,有120人升入当地名校长赤中学。

学生的信心同时也在推动老师的信心。

副校长康东觉得,老师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做教育科研的能力提升了。原来老师们害怕参加教研、写经验文章、做课题,现在学校从品格教育出发,实践微课题研究,老师们反而如鱼得水,两年时间,老师们的论文刊载、微型课题成果获奖和教育教学业绩就进入南江县前列。

“很简单,正如做德育,有细节才有德育,有反思就有收获。”目前,长赤镇小学老师们已共同完成品格教育“案例集”,还定期编辑校刊《绽放》,结集出版后,被其他学校争相学习。

在张校长看来,通过“新德育、新课堂”双新课程融合推动,建校初期的代课老师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他还记得自己刚来时,经常“不挪窝”地蹲点听课,让老师们感到压力山大。但现在,他几乎不用再去蹲点了,因为老师们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已经变化了。

回到教学场景,张校长想得更深:“新德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只有深度融入课堂、融入师生生活才有其生命力和持续发展。”

短短两年不到,学校就取得了“全国随课微写共同体学校”“四川省传承中华文化系列教育活动优秀成果奖”“巴中市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学校”“南江县科研及课改示范学校”等九项殊荣,并成功承办了多次市县级现场会。

“让每个生命都快乐绽放!”张元金意味深长地说。在他看来,无论是“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还是“教育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学校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是探索一条落地的路径。

长赤镇小学的校训很简单:趣学、乐做、绽放。每天,师生上学、放学,印象最深的就是刻在校门墙壁上的六句话:

进校三问:今天我到学校干什么?我要怎样干?我的目标是什么?

离校三省:今天,我快乐吗?为什么?我将要……

张校长说,教育理念千条万条,改革路径也千条万条,但归根结底只是一条:好的教育一定是简单的,快乐的。

[ 长赤镇桥梁小学:德育回到现场 ]

2018年12月5日,长赤镇桥梁小学开了一场品格教育现场会,其中家校共育的“现场模拟”,即还原家庭场景,表演家教事件。这一形式不仅得到了与会家长们的热烈回应,更得到了南江县其他学校参观老师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在副校长景伟看来,之所以取得如此大反响,核心就在于它足够真实、落地:家长从观众成为观看者,直观地学习家教方法。简单地说,就和看电视一模一样。

“之前的家校共育我们都在做,但更多停留于文字、讲座层面。这实际和我们的教师教育方式是一样的。但家长不用成为专家、理论家,他只需要能实操。”景伟对记者说,这恰恰是传统德育的瓶颈。

而品格教育的推行,则使老师和家长更容易从“术”的层面对“德育”作界定。

“德育一旦落实到这样的细节,发生的很多事情,你都不敢想象。”

在桥梁小学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据说很快就要改编为“模拟剧”,是讲校长“梁妈妈”的。

原来,有一天早上,梁芳正好进校门,碰到一位奶奶带着孙女上学,但孙女就是打死不愿意进校门。梁芳心细,立即上前询问,结果孩子不说话,奶奶更是缠夹不清,只说孩子厌学了,不知道怎么办。

是厌学吗?梁芳立即找到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一位“自闭症”儿童。但又是真的自闭症吗?几经调查,才发现这个家庭的特殊状况。原来孩子父母离异,妈妈走了,爸爸脾气暴躁,她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但爷爷奶奶也很难和孙女交流,孩子越是“自闭”,便越是以吼的方式代替教育。反复几次,孩子就不愿意上学了。

怎么办?此后梁芳便制定了一个计划:当天就自掏腰包给孩子买了一个新书包和一件新校服。接着,几乎每天,只要在学校有空,都会去看看孩子,跟孩子聊聊学习,梳梳头,或者给孩子带点小礼物。

久而久之,孩子便叫梁芳为“妈妈”,她这样叫,其他孩子也跟着叫。一个妈妈变成了大家的妈妈。

“其实这样的孩子,她从来不是天生自闭的。只是因为得不到关爱,她便将自己锁起来了。新德育之新,核心的就是让大人去学会如何打开孩子的心结。其实成人又何尝不是呢。”景伟对记者说。

回忆这次现场模拟会,一位接受本刊采访的家长就感受特别意味深长。自从新德育改革以来,他现在常感到是孩子在教育他。他现在还记得,女儿因为重感冒,在教室呕吐不止。结果去接女儿时,只看见老师抱着女儿,几个孩子有的拿撮箕、有的拿土灰,正在清扫呕吐物。他以为是老师指派的,结果见老师说,谢谢小朋友。

晚上,孩子恢复过来,对他说,其实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这样,谁有困难便大家一起帮助。

他自己是初中学历,平常忙于工作,几乎很少整理家务。结果发现,孩子开始自觉整理家务,洗衣做饭,并且每次告诉他,东西是从哪里拿的就从哪里放回去。在经过“专注”训练后,孩子之前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的习惯也改变了。他还记得有一次,他夸奖完孩子勤快、贴心,没想到孩子来了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爸你忘啦?!令他哭笑不得。

到过桥梁小学的人,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几乎每间办公室都张挂着学校的校训:“励志创新,包容担当”。

相比完全新建的长赤镇小学,桥梁小学虽然师资相对宽裕,但也同样面临着合并后带来的师师、师生融合问题。包容担当,其实最开始就是对老师们的一种期许。

而同时,在深入开展品格教育后,老师们发现,这更是一种德育的操作路径: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最细致入微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

[ 平昌二小:专注有序,改变师生风貌 ]

巴中市平昌县第二小学陈主任讲了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常常往来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来陈主任家做客有一些特别的“规矩”要遵守,比如,进门后脱完的鞋要摆放整齐,带来的东西不能随手乱扔。

规矩的制定者是陈主任家刚上三年级的小孙女。也有来访者不知“规矩”,或者没有形成习惯。小女孩看在眼里,并不开口提醒,只是上前去替其摆放整齐。如此反复几次,来客便不好意思起来。而她自己的房间,一应物品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要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照样做。

就是这个带动家人朋友共同养成良好习惯的小姑娘,两年前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事慢吞吞、缺乏条理。改变发生在入读平昌二小后的两年里。这两年,正是二小实践“新德育”的两年。

2016年9月,平昌二小成为平昌县中小学“立德树人,正品成格”课题首批实验学校,开启以“立德树人、正品成格”理念为导向的新德育实验研究。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平昌二小“专注、有序”品格教育操作细则》,由“专注”“有序”等两大品格的培养入手: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坐姿端正,书本、文具置放有序;课堂上,屏息凝神,专心听讲,踊跃答疑;下课时,收拾好书本,摆放好凳子,有序地走出教室,安静、整齐地来到操场参加课间活动。与我们走访过的多数学校情况相似,“专注”“有序”的养成训练给师生们带来的改变最为直观,可谓立竿见影。

从2017年底开始,平昌二小将品格教育延伸至家庭,召开家长培训会,并与社区相结合。谭校长说,品格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方面多维度地进行,更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两年下来,平昌二小整个校园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孩子们温良知礼。去年寒假,谭校长去附近山上玩耍。一个学生特意从大老远跑到他跟前,恭恭敬敬地喊谭校长好。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新学期开学,谭校长专门在师生大会上讲了这件事,试图寻找这个孩子。

而前面所提及的陈主任孙女的故事,在平昌二小十分具有代表性,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反过来又影响着家长和家庭。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品格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