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8-02马晓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环磷腺苷心肌炎

马晓丹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传染性心肌病。研究显示,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升高[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汗、心悸、胸闷等,若不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可引发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而导致死亡。目前,临床尚无针对心肌炎的具体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综合治疗,通过抑制炎 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改善临床症状,包括抗病毒、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免疫力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减少心肌炎后遗症,降低扩张型心肌病发生率。本研究就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各48例。常规组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11岁,平均(8.25±2.71)岁;主要临床症状:咳嗽34例,咽痛32例,流涕19例,乏力25例,腹泻16例,腹痛11例,呕吐18例,面色苍白多汗11例。综合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12岁,平均(8.58±2.90)岁;主要临床症状:咳嗽34例,咽痛31例,流涕19例,乏力24例,腹泻16例,腹痛11例,呕吐18例,面色苍白多汗1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目的知情,并签署了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1)先天性心脏病;2)继发性心肌损伤;3)代谢性疾病所致心肌损伤;4)合并肺炎、胰腺炎或其他器官障碍。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营养心肌、改善微循环,抗病毒和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吸氧,卧床休息。

综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314)联合维生素C(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93)治疗,环磷腺苷,1 mg/kg,1次/d,静脉滴注,治疗2周;维生素C,175 mg/kg,1次/d,静脉滴注,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CD3+,CD8+,CD4+);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心肌酶、心电图明显改善;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校准值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综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综合组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CD3+ CD8+ CD4+ 常规组 48 治疗前 41.37±8.72 52.95±7.92 31.87±0.12 治疗后 51.18±10.71a 36.22±6.59a 34.58±2.26a综合组 48 治疗前 41.95±8.16 52.75±7.91 31.85±0.16 治疗后 68.43±9.29ab 30.11±6.94ab 40.99±0.42ab

2.3 两组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综合组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发生恶心2例,食欲不振1例,面红1例;综合组发生恶心1例,食欲不振2例,面红1例。综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4/48),与对照的8.33%(4/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0.05)。

表3 两组患儿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患儿心肌酶、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比较(d±s)

?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心肌感染后一方面病毒大量复制,造成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导致心肌传导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心电图异常[3]。另一方面,心肌受损后会引起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导致心肌细胞合成大量心肌酶入血。患儿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若未及时诊治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导致患儿死亡。研究显示,目前临床上导致心肌炎发生的病毒达20种以上,如腺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B族病毒最为多见[4]。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和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5]。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抑制免疫反应、营养心肌、抗病毒等手段进行治疗[6],并给予吸氧、卧床休息、改善微循环等措施,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维生素C是一种高效水溶性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从而达到保护心肌,避免心肌损伤作用,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7]。临床研究证明,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急救时,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具有明显疗效[8]。

环磷腺苷是一种蛋白激酶活化剂,由三磷酸腺苷经腺苷环化酶作用下生成,广泛存在于机体中[9]。环磷腺苷主要参与细胞功能调节,促进激素对生理功能和代谢周期的调节,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能有效改善心肌细胞代谢,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呼吸链氧化酶活性,并有效改善心肌缺氧,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免疫功能[10]。此外,环磷腺苷可以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中,从而纠正心肌缺血和缺氧,减少心肌损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输出量[11]。协同维生素C治疗可充分发挥各自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治疗有效率、心肌酶以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后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常规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结论与张淑冬和赵佳[12]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样本数量更多,观察指标多,因此更具说服力。本研究受时间限制,未对研究对象的远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环磷腺苷心肌炎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