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对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2019-08-02吕睿婷
吕睿婷
2型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人体生物学效应受损或胰岛素分泌缺陷所致[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引起心脏、肾脏等脏器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常见。糖尿病肾病对机体危害较大,可引起肾衰竭,需通过早期干预遏制疾病发展。糖尿病肾病临床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肾脏肥大,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基于此,本研究就糖尿病肾病应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鞍山市双山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9岁,平均(56.78±2.42)岁;糖尿病肾病病程1~6年,平均(4.72±0.26)年;体重41~85 kg,平均(62.25±2.61)kg;合并骨质疏松9例,高血压1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联合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79岁,平均(56.78±2.42)岁;糖尿病肾病病程1~6年,平均(4.77±0.23)年;体重41~86 kg,平均(62.21±2.66)kg;合并骨质疏松10例,高血压1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目的均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口服治疗,0.5 g/次,2次/d,治疗6个月。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瑞士,国药准字H20170023)治疗,50 mg/次,2次/d,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糖指标达标以及肾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肾功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炎症介质: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血糖达标,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改善7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等改善30%~70%;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加重[3]。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血糖指标达标以及肾功能改善时间、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炎症介质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肾功能、炎症介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血糖指标达标以及肾功能改善时间比较
联合组血糖指标达标时间(3.12±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31±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1,P=0.000<0.05);联合组肾功能改善时间(4.24±1.3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7±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6,P=0.000<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其中恶心1例,低血糖1例,头晕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3/50),其中恶心1例,低血糖1例,头晕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0.05)。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24 h尿蛋白定量(mg) 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 CRP(mg/L) IL-6(pg/ml) 对照组 50 治疗前 154.11±3.18 112.95±24.56 7.94±1.91 10.20±0.34 162.21±16.41 治疗后 117.78±2.12a 101.22±23.11a 7.16±0.51a 5.12±0.45a 121.89±2.01a 联合组 50 治疗前 154.21±3.25 112.01±24.72 7.93±1.92 10.14±0.51 162.51±16.22 治疗后 81.25±2.37ab 71.18±11.24ab 7.01±0.51ab 2.10±0.56ab 61.22±2.15ab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糖类、电解质、蛋白质、脂肪等代谢障碍,进而对肾脏等脏器造成损伤,发生糖尿病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主要采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磺酰脲类药物以及胰岛素增敏剂等进行治疗[4]。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常用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葡萄糖利用率,进而降低血糖水平[5]。在安全性方面,相关研究显示其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3]。虽然二甲双胍降低血糖效果明显,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预防效果较差[6]。
维格列汀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可保护B细胞,增强其抗凋亡能力,延缓2型糖尿病进展,具有低血糖发生率低和不增加体重等优点[7]。同时,维格列汀可延长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活性,改善A细胞和B细胞功能障碍,纠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衡,调节血糖水平,维持相对稳定的血糖状态。此外,维格列汀还可促进胰岛素释放[8],并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将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获得理想血糖控制效果,还可以维持胰腺分泌物的储备能力,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更有效[9]。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达标时间、肾功能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后肾功能、炎症介质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结论与苏晋锋[10]的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增加了联合用药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此外,由于时间所限,本研究未对联合用药的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可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进行深入讨论。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