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炔诺酮联合利培酮 治疗女性周期性精神障碍的疗效
2019-08-02谢艳玲
谢艳玲
周期性精神障碍作为发病急骤且具有周期性特征的一种临床病症,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男性较为罕见[1]。该疾病发作周期与月经周期同步,主要临床表现为情感、思维以及行为紊乱性精神障碍。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所致,大部分患者存在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紊乱情况,初次发病多是受精神刺激后诱发,之后则同步月经周期发作[2]。目前针对周期性精神障碍的西医治疗多从临床症状改善以及预防复发方面入手,复方炔诺酮片为治疗周期性精神障碍的常用药物,但临床实践发现,单独使用复发炔诺酮片效果并不理想[3]。利培酮是一种对多巴胺D2以及5-羟色胺受体具有高亲 和力的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物,可有效改善精神障碍阳性症状。本研究就复方炔诺酮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周期性精神障碍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襄阳市安定医院收治的女性周期性精神障碍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33岁,平均(23.45±4.36)岁;病程6~28个月,平均(16.78±4.15)个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评分(57.03±8.94)分;症状表现类型:精神分裂29例,意识朦胧1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7~34岁,平均(23.53±4.29)岁;病程6~28个月,平均(16.82±4.09)个月;BPRS评分(56.81±9.06)分;症状表现类型:精神分裂30例,意识朦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周期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4]:1)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部分存在运动抑制;2)伴轻度意识障碍、行为异常;3)片段妄想、幻觉及语言紊乱;4)情感明显高涨或低落;5)每次发作时症状几乎一致;6)发作期患者社会功能受损严重,间歇期则完全缓解,恢复至发作前状态;7)急性发作,每次发作时间不超过两周,6个月内发作至少3次。
1.3 纳入标准
1)均符合诊断标准;2)均未受孕;3)小学及以上学历;4)心电图与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无异常;5)均知情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其他精神疾病;2)免疫系统疾病与内分泌疾病;3)严重器质性疾病;4)存在药物过敏症状;5)乳腺癌及生殖器官癌;6)存在出血性疾病及严重自杀倾向;7)入组前6个月内使用过激素或其他免疫制剂。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复方炔诺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8,规格0.1 g)治疗,在每次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用药,1片/d,口服,持续用药22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培酮分散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06,规格1 mg)治疗,初始用药剂量每次1 mg,2次/d,用药7 d内将剂量加至每次2~3 mg,2次/d,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
1.6 临床评价
1)疗效判定标准:痊愈:BPRS减分率≥80%;显效:50%≤BPRS减分率<80%;有效:30%≤BPRS减分率<50%;无效:BPRS减分率<30%。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2)BPRS评分:共包括18项内容,分别为关心身体健康、情感交流障碍、焦虑、敌对性、猜疑、夸大、装相和作态、紧张感、罪恶观念、概念紊乱、不合作、动作迟缓、幻觉、心情抑郁、不寻常思维内容、兴奋、情感平淡以及定向障碍等,单项评分为0~7分,总评分18~126分,评分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3)激素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时激素水平检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包括催乳素、雌二醇以及睾酮水平,均选取两组患者月经期3~5 d时进行检测。4)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经期血量增多、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BPR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时BPRS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 43 57.03±8.94 50.73±8.46 43.14±8.73观察组 43 56.81±9.06 46.22±8.76 37.99±8.01 t值 0.113 2.428 2.850 P值 0.910 0.017 0.006
2.3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催乳素、睾酮水平及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睾酮水平较低,催乳素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有2例经期血量增多,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患者有1例经期血量增多,2例恶心呕吐,2例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458)。
3 讨论
青年女性为周期性精神障碍多发人群,因该病发作和月经周期同步,在月经间期存在明显间歇,患者发病前通常有前驱症状,且每次发作症状几乎一致[6]。临床研究认为,周期性精神障碍疾病的形成与下丘脑系统及间脑-脑垂体系统障碍有关,患者多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不足及垂体-性腺功能低下等特征[7]。西医治疗除在患者发作期通过抑制精神病药物治疗外,还主张对患者间歇期使用性激素药物治疗[8]。
临床常用治疗周期性精神障碍药物包括黄体酮、睾丸酮、谷维素及复方炔诺酮等。本研究以复方炔诺酮治疗该病,其作为一种复合型激素,药物作用机制为通过提高机体内部性激素水平,反馈性 调节间脑-垂体生理功能,将周期性精神疾病发病的基础因素解除。有研究指出,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与睾丸酮水平负相关,同时雌二醇对垂体前叶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睾丸酮为活跃雄激素,而睾丸酮水平过高容易引起反社会及抑郁等行为,过低则容易使人的精力缺乏,出现抑郁等情绪;雌二醇对5-羟色胺有调节作用,5-羟色胺受体突触脱敏之后有助于心理症状的改善[9]。动物实验表明,雌二醇对5-羟色胺受体突触脱敏有诱导作用,而将复方炔诺酮用于周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可人为提升机体内雌激素水平,在调节间脑-垂体系统后发挥治疗作用[10]。此外,在中枢神经介质代谢过程中,复合性激素可发挥一定作用,能够通过抑制色氨酸减少人脑5-羟色胺,也是复方炔诺酮用于周期性精神障碍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复方炔诺酮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周期性精神障碍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利培酮为苯并异恶唑类药,能够对单胺类产生拮抗作用,且与5-羟色胺及多巴胺D2受体存在亲和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感症状[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时BPRS评分均较低,治疗后睾酮水平均较低,催乳素水平较高。表明加用利培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对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同时需注意的是,利培酮用药后对催乳素具有一定影响,可使催乳素水平轻微上升,在用药过程中需加强对泌乳素水平的监测。作为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物之一,利培酮能够同肾上腺素结合,控制患者阳性症状,有效抑制患者运动功能,且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其小剂量便可获得良好疗效,且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利培酮与复方炔诺酮联合用药具有较高安全性。但考虑到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对患者仅进行2个疗程的用药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
表3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比较±s)
催乳素(mIU/ml) 雌二醇(pg/ml) 睾酮(ng/m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3 666.71±98.09 695.84±69.1416.21±2.47 15.74±1.68 0.33±0.04 0.26±0.02 观察组 43 664.82±99.14 727.38±67.8716.15±2.52 16.06±1.45 0.34±0.03 0.19±0.03 t值 0.089 2.135 0.112 0.946 1.312 12.731 P值 0.929 0.000 0.912 0.347 0.193 0.000
综上所述,复方炔诺酮联合利培酮治疗女性周期性精神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与激素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