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研究
2019-08-02苏丽敏
苏丽敏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1 引言
对外汉语词汇习得的特点是影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之前首先了解和分析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一些概况。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才能更好地规避问题,提升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教学的效率是对外汉语研究的重点。
2 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
学者Nation(1990)指出,词频是影响学习者词汇习得重要因素之一[1]。另外,Sternberg( 1987)[2]提出了影响词汇习得因素有: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意义加工程度等,这几个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具有一定的影响。又Wolter(2006)认为[3],一语词汇对二语词汇的影响,有促进习得一面,也有妨碍习得的一面,很显然,母语的迁移问题也是影响二语习得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词汇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者词汇习得效率?接下来通过本人在韩国和顺中学时间副词教学经历进行分析研究。
3 对时间副词“才”和“就”的习得分析
词汇知识是一个很庞大的语言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规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根据词语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分为实词、虚词和其他。下面主要就主本人在韩国和顺中学学习者对时间副词“才”与“就”的习得为例进行分析。
3.1 知识点分析
(1)“才”
“才”表刚刚,动作或事情在不久前发生[4]。多在单句中使用。例如:她才从中国回来。
“才”不仅指某一动作刚刚开始,又指某一动作结束得很晚。前面已经出现了指历时长的词语。如:爸爸后天才能到。
(2)“就”
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就+动词。例如:我马上就回来;就+形容词。例如:西瓜眼看就熟了。)
表示某个动作在很早就已经开始[5]。(例如:我七岁就爱读书。例如:问题早就解决了。)
“就”前面必须有时间词语或其他副词;强调两者紧接着出现。(动词+就+动词。例如:说完就走。动词+就+形容词。例如:看见你就高兴。)
3.2 “才”和“就”习得偏误分析
3.2.1 “才”
第一:错序。“才”的位置错误。例如:
若一个句子中有两个主语,韩国中学生会出现“才”的位置出错的情况。这是明显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韩语的句式结构跟汉语的句式结构存在差异,例如:汉语中我们的句式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韩语则相反:主语+宾语+谓语,这也是在很多情况下韩国学习者词汇习得难点。而且实际教学证明学生很容易掌握词语的读音,但是实际运用中却出现各种词汇偏误。对于此类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前提醒学生,重点强调,以提升学生词汇习得正确率。
第二:才”和别的词语连用和误用,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是“才”与“了”的误用。例如:
在这里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习得偏误,主要是对词语的实际意义不够理解,以及对“才”的搭配方法不够熟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词语字面意义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交际,实践证明,情景学习法和词语的大量复现是掌握词语的良好方法。
3.2.2 “就”
第一:“才”与“就”的混淆,该用“才”却用成了“就”如:
这主要是对目的语词汇的混淆记忆造成的,学习者应该投入更多的词汇加工时间,把无意义的词汇加工成有意义的句子或者情景对话去记忆,这样将更好地提升词汇习得的效率。
第二:不能正确判断“就”的位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就”和主语位置不当,另一种是和其他状语位置颠倒[6]。例如:
通过分析和研究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发现学生主要是对词语的实际用法以及隐含的感情色彩不够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意义的讲解,学习者不能全面的掌握词汇的真正用法,更无法做到有效交际,尤其是虚词。那么,在了解学生时间副词习得的一些常见偏误以及影响该词汇习得因素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有效进行词汇教学呢?
4 教学对策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通过对韩国和顺中学学习者对时间副词的习得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出现习得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对该词语的实际使用语境不了解,仅仅明白了它的字面意思,在实际的情景交际中却屡屡犯错。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当前的词汇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因此,对外汉语研究学者必须深入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对于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教师必须把词语放进实际的语境中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只教学生掌握单个词语意思,不把词语放进实际的交流当中,这样仍然会造成教学的失败。
4.1 设置教学情境,对比教学
在讲解“就”和“才”两个副词的用法时,选择生活中学生常用的例句,若能找出对应的短视频或者图片进行对比分析,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运用[7]。例如:对比法教学:
(1)小红5点就起床了。
(2)小明11点才起床。
运用图片或者短视频展示,不仅可以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也能提升词汇的正确运用率。
4.2 增加词语的出现频率,归纳总结
对于具有实际意义的名词,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增加学生的视觉效果,更加刺激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对于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教师则可以通过动作,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充分地体验操练。对于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来说,首先教师要进行简洁的语法讲解,然后搜集生活中常用的例句,通过情景小视频的展示,让学生清晰地明白词语的用法以及如何在较集中运用。接着进行实际的操练,对例句进行不同的替换,反复练习,增加词语的重现率。另外,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如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达到在生活中准交际的目标。
4.3 增加趣味性, 歌曲、口诀记忆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把一些枯燥难记的词语编辑成有趣、简洁的儿歌,配上学生感兴趣的韵律让他们唱出来,每次学生都会沉浸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知识的学习效率。例如,“国家”学习,根据词语的押韵程度,笔者把国家名词都排列好,然后配上学生平时喜欢的歌曲节奏唱出来,朗朗上口学生很感兴趣,每次在走廊上就能听到学生们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低龄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
5 总结
总的来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汉语本体知识,更要完备有序的教学设计以及良好的教学技能。同时教师还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变化过程,在学生词汇习得过程中,不断分析词汇习得偏误的原因,对此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教学方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词汇习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外汉语教师要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一定要遵循一个教学原则和一条教学禁忌[8]。
教学原则:让学生置身于有意义的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词汇,在不断地运用中,体会词汇真正表达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用专业术语分析,以求得学生的字面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词语复现的机会,选择贴近生活的例句,引导学生对例句进行替换练习,并组织学生设置对话练习,情景表演等。让学生在大量的有意义的练习中充分掌握词语[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最反感的就是课堂上教师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去讲解语法。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提升他们词汇习得效率,反而降低他们对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做到适度原则。对于语法:准确讲解,语言简明通俗且实用;对于操练:有趣且真实,源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中运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模式图如下。
图1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