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工作中文化因素的构建探析
2019-08-02王璐
王璐
摘 要: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较易受到文化冲突因素的影响,而文化因素的融合构建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合理处理文化冲突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对外汉语出版工作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探讨了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中文化因素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出版; 文化因素;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66-001
在语言文化的互动输出中,文化因素的影响最为重要。在教材出版工作中,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进而形成的语言要素差异,会对教材的文化内涵造成较大影响,并进一步影响语言推广及互动。因此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中文化因素的融合构建,是减少文化因素影响,提高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从问题出发,就对外汉语教材如何处理文化因素冲突,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因素问题
1.1文化元素冲突,造成语言文化差异
在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工作中,由于编写理念立足于主观思维,导致编写人员对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国外读者的审美情趣、文化背景等要素,都是教材出版所需注意的文化因素。而由文化冲突所形成的语言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语言文化输出的矛盾冲突,影响语言文化的输出效果。因此,在文化因素的处理中,如何规避文化冲突,构建融合性语言文化,是提高教材出版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语言输出力的保障。
1.2文化内涵差异,形成语言场景差异
很显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民族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中,文化内涵的不同常会造成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如,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古代文化故事,但外国人对这些背景故事的了解程度显然不足,直接进行语言文化的输出,会导致教材与文化节点的脱节,影响外国人的理解。因此,教材内容要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并在文化构建中形成文化互通与共鸣,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输出。
1.3文化信仰差异,形成语言文化格局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对一些语言文化的处理中,对于文化信仰的处理不到位,容易导致文化对峙等问题的生成。一些对外汉语教材出现“水土不服”,很大原因是文化输出的切入点存在偏差,对于海外市场的文化研究不深入,形成了语言文化格局,这就直接影响了教材出版的质量。因此,文化信仰是教材出版的重要文化因素,应在文化尊重的视角之下,完善教材编写内容,契合国外的语言文化信仰。
2.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中文化因素的融合构建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较大,构建融合式发展策略,能够更好地提高教材的文化输出能力,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在笔者看来,对外汉语教材出版工作应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内涵、文化背景及信仰等维度,解决文化冲突等问题。具体而言,对外汉語教材出版中文化因素的融合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教材内容:注重文化背景,契合国外文化环境
对于教材内容的有效控制,是提高出版质量的重要基础。一是要注重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强化教材文化内容与国外文化环境的契合度。例如,对于美国,其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导致美国人十分注重多元文化意识,这就要求教材在内容编写方面,应注重文化背景的融入,避免文化差异导致文化不适问题;二是文化的正确导入。文化的真实导入,要求教材内容紧扣生活语境,通过对话场景的真实还原,让学习者在语言文化差异的条件之下,更好地接受文化输出。为此,在语言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贴近外国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让“中国符号”与外国文化更好融合;三是内容要注重时代性,强调文化的传播输出,更好地融入到外国人的现代生活之中。
2.2教材语言:表现形式多样化,强化文化输出力
教材语言的表现形式应该多样化,这是强化文化输出力的重要基础。首先,教材语言表现形式不应拘泥,而是针对各国文化特色,将语言文化的张力更好表现出来,进而获得良好的海外市场。其次,文化输出应立足文化本质,通过文化要素的多元化构建,提高文化的输出力。再次,教材体式要体现出国际范式,这是强化中外文化融合的重要基础。教材编写还要将中国文化理念与国外文化相结合,让文化以对应的形式展开,进而更好地获得读者,满足文化输出的需求。
2.3教材出版:加快国别化建设,拓展国际间合作
在教材出版中,“国别化”建设是关键。对于教材编写而言,应立足文化大背景,通过文化的融入输出,更好地契合文化的相互发展。为此,要加快编写相应的国别化、区域化的特色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入乡随俗”,避免文化壁垒对教材出版的影响。首先,教材出版要精准定位,对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要在“国别化”的构建中得到有效化解,更好地帮助文化输出的契合度。其次,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要强化国际间合作,通过国际化运作,能够更好地帮助教材出版与国际接轨,避免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强化孔子学院的合作,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实现教材的精准出版。再次,教材设计也是影响教材文化输出的重要因素。要立足其文化元素,将其传统文化形态在教材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样一来,既满足了文化输出的需求,也保障了文化之间的融入。
综上所述,文化因素是影响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文化内涵的独特性,都要求教材出版要合理处理文化因素影响,在文化因素的融合构建中,提高出版物质量。在笔者看来,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中文化因素的有效处理,应着力于教材内容、教材语言及教材出版三个方面,切实提高教材出版质量,获得海外市场肯定。
参考文献:
[1]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藤连帅.国际汉语教材编写出版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现代出版(学术版),2017(05)
[3]王林.对外汉语教材中“稚化”问题类别及成因分析[J]现代语言,2018(25)
[4]李泉.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J]世界汉语教学,2015(10)
[5]阮静.汉语国际教育与迈向国际化的汉语教材出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