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工作助力小学生托管教育的实证研究

2019-08-02刘晓玉郭晓蓓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工作者小学生

刘晓玉 郭晓蓓

摘 要: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应与时俱进,对服务内容进行积极创新,如与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合作,由社会工作者为托管教育部门解决其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社会工作者凭借其专业的方法和诸如小组工作等实践模式,可以为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组工作; 社会工作者; 托管教育;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6;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05-001

“托管”含义为被委托人接受委托人委托,对被委托对象进行管教的活动,而“委托”的本质是管理权力与义务的委托性转移。目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委托”现象,教育托管的需求与其供给相结合形成了教育托管市场。根据“托管”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以校园为对象开展托管,通常為“非一流校园”被“一流校园”委托管理,委托方为“一流校园”当地的政府主管部门;二是以学生个人为对象,特别是以小学生群体为对象被托管给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委托人只要是孩子家长或者具有监护人资格的人即可。

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并称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顾名思义,其就是由人组成的小组或者团队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进行互动,通过人际关系的交流和社会工作者有意识的提供一些社会服务方法使得成员能借助集体活动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发展。

一、小组工作介入小学生托管教育的案例分析

在现如今的托管教育中,最常出现问题就是小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矛盾。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一些小学生虽然乐于与人互动,但由于语言和行为的表达控制不好导致往往好心办坏事;而另一些小学生则过于安静,不愿与别的孩子进行互动。有鉴于此,笔者依托安康市汉滨区M社区托管教育中心,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帮助小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活动,具体如下:

“尊重不喜欢你的人——小学生托管教育小组”在前期准备阶段,首先确定了工作人员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以及专业社工机构的注册社工;其次确定了小组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组员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提升其社会化程度;最后通过工作人员的观察和评估,确定将6名沟通交往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招募为小组成员,并与其家长沟通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导下,本次小组工作将小学生对于爱与归属的需要作为重点目标;同时,在人际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将人际沟通基本技巧作为促进小学生相识、相处的基础。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按照小组目标,将工作时间设置为一个月,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时长不超过两小时并设置三个环节,例如第一周活动有“说说我是谁”,即鼓励小组成员介绍自己,让彼此互相了解;还有“欢乐色彩,快乐你我”,即小组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行捏彩泥游戏,以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在设置上应保证各个活动和环节之间呈递进关系且存在阶段性,以促成目标的分步实现。

具体工作结束后,为明确成效,工作员采用问卷调查、跟踪访谈、量化评估的方式分别对小组成员、成员家长等进行调研。6名小组成员均表示自己感受到了与人正确交往的魅力,并且表示自从参加小组活动后自己和朋友之间变得更亲密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组员家长更是在调查中表达极大的欣慰和对工作员的感谢。由此可见,本次运用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小学生托管教育可谓成效显著。

二、优化小学生托管教育的可能路径

1.丰富托管教育的主要内容

目前,大部分小学生托管教育部门的服务项目和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就是辅导作业、上下学接送、安排餐饮休息等;而真正专业的小学生托管教育的开展应以“巩固基础课程、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健康、快乐、益智”为宗旨;至少具备“学习、阅读、游戏、用餐、休息、安全”六大功能。因此,各托管部门在内容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智益类、体育类、生活技能类以及心理辅导类等项目,同时可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教师,以期为小学生提供全方面的服务。

2.提升托管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上述实践中,笔者发现面对小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托管教育部门的教师并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加以解决,这就意味着师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不仅要招聘专业的专职教师,还需要配备其他专业的教辅人员,例如经验丰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等,并重视对新任教师的业务素质培训。

3.创新托管教育的个性服务

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部门还应与时俱进,对服务内容进行积极创新,例如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与社会工作机构合作,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托管教育部门解决其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工作机构指派专业工作员进驻托管教育部门,一方面可为专任教师进行社会工作常用方法培训,另一方面亦可直接面对小学生开展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等专业服务。

三、小结

现代城市家庭在选择小学生托管教育服务时,既注重学业托管,还期望能使孩子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而这仅仅依靠专业教师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门研究为服务对象“增能”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和小学生托管教育部门携手合作,凭借一系列专业方法,助力于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的发展。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优家亲子”社工服务中心。项目编号:201811397018

参考文献:

[1]王晓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托管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2]葛金国,陶萍萍,邵晓.“托管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教学与管理,2017(22):11-14

[3]赵小青.中小学校外托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7(11):65-66

猜你喜欢

小组工作社会工作者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我是小学生
小组工作方法在中职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
小组工作在研究生参与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