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2019-08-02刘博
刘博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注; 评价; 促进;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074-00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将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尝试新评价。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方式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评价动机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互爱的真挚情感以及相互的交流和感染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制造悬念,诱发争辩,让学生去发现,提出扫除障碍的建议,而教师却“坚持错误”,学生据理力争,教师终于由“固执”到“认输”,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采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星期天,猴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对她的两个孩子说;“一个大西瓜,我分给哥哥1/4个西瓜,分给弟弟2/8个西瓜……”猴妈妈还未说完,猴哥哥大叫起来:“妈妈不公平!”我趁机说:“我也觉得猴妈妈不公平。”这时有学生站起来说:“猴妈妈公平呢,它们两人一样多。”我又说:“怎么会公平呢?猴哥哥才分得一份,猴弟弟却分得两份。”“不是的,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和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是一样的。”……这一过程正是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和感染学生的过程,也是鼓励学生大胆地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才能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等活动的动机。
二、体验过程,尊重评价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评价的主体。任何知识都要靠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评价也只有在学生完全参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评价依赖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参与,只有把评价的主动权完完全全地交给学生,才能用评价促思维、促发展。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学生独特的评价、见解要正面肯定;对于学生错误的想法也不能轻易否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例如,判断“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计算出结果,然后诱导评价:“它们的计算结果都是16,我认为是对的,你们同意我的判断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甲说:“不同意。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一样。”乙说:“我也不同意。虽然计算结果相同,但两个16的单位不同。”小组互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单位也不一样,这道题只是一种巧合,得数相等,不能以此混淆周长和面积的知识。”经过一番评价后,教师不是硬性把知识注入学生的大脑,而是让学生在你争我辩中,自己获取知识。
三、关注差异,实施评价策略
评价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密切相关,教师要因人施评,体现差异。学生是变化中的人,他的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情感都会因年龄、家庭环境、教师调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过去的评价方式不甚合理,使一些学生因“考试不及格”产生自卑感、失败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运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待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待中等学生应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待优等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分层测试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体面地在人群中站起来。
四、开放形式,探究评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群体交流、互动的开放的评价环境,使评价成为师生双向思维活动暴露的过程。变传统的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状态,使学生从单纯的“听、答、写”转变为“思、问、评”的角色。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协调,学生可以评价教师的活动,敢于同教师进行争辩。教师便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自我评价作为對自己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由低级到高级,螺旋上升,不断发展。例如:小张同学,本学期,我们班开展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探究,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查找和收集与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你的自学能力较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表现很出色,愿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你的解题方法经常与众不同,你设计的“数学小天地”较有创意。可你有时做作业比较马虎,不太讲究作业书写,你有信心克服这些小毛病吗?本学期数学总评成绩:“优”。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学生的评价意识在自我反思中得到升华,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总之,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评价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做到客观、公正、及时,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讲究科学评价方法,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博爱和关注,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还能达到预期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999年7月第1版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年7月第1版
[3]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