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生活土壤 绽放教育之花

2019-08-02武昊彤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武昊彤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小学美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研究: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习兴趣;以生活为阵地,积极展开实践;以生活为中心,引导教学方向。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活化教学; 现状;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072-001

小学美术学科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一直以来,美术学科虽然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艺术类学科,但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受到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的影响,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实践生活教育的理论呢,我觉得主要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习兴趣

综观我们目前的小学教育,虽然在素质教育的路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是,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过多的传统教育痕迹。在教学中,许多老师依旧照本宣科,教学生读死书,这种教育与生活教育思想是明显相背离的,而且这种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把孩子们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课本中的知识本来就来自于生活,有着生活的根基,因此,作为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完全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美丽的昆虫》这个课时,我在课堂一开始就结合生活情景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生活情景相关的视频,视频播放完毕呈现一个问题:在这个视频中,大家都看到了哪些昆虫?除了视频中的这些昆虫,大家还认识其他昆虫吗?孩子们在视频中看到了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蜻蜓、有趣的七星瓢虫等等。通过生活情景的呈现,引导学生意识到其实美术学科并不是高大上到难以听懂,而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学科,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的影子。

二、以生活为阵地,积极展开实践

陶行知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疑问中指出,一些教师“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许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问了,但不许他出到大社会里、大自然界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陶行知先生所提到的传统教育现象,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中依然存在,我们目前的小学教学和中学教育,即便是大学教育,对教育的理解还太狭窄,对学生的框束太多,我们很多课程的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把学生拘束在一方课堂之内,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尤其是小学教育,课堂是绝对的中心。“社会及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古语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结合《神奇的小画册》这个课时,在教学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融制作、绘画、活动为一体,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情景、片段画下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制作比较简单,学生们很快将几张大小相同的白纸进行对折,再巧妙地剪出上、下活页。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苦恼,比如有的孩子不知道画什么,我进行了提示:“同学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比如看到的小动物、校园里的小植物、我们住的房屋,每天都会使用的生活用品等等。”通过结合我的提示,孩子们很快画了出了丰富多彩的图画,并且很巧妙的将每幅图中合页处进行巧妙的衔接。待孩子们绘画完毕,可以随意翻动上页,画面内容页将会随翻动的活页而产生有趣的变化。

三、以生活为中心,引导教学方向

我们开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而不是单纯为了知识的传承。但是我们目前的小学教育,不是关注学生需要什么,生活需要什么,而更多的是偏重课本知识的传承。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究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当代小学生在生活中最缺少的是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预习,自己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此外,我还让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建立学习互助对子,把学生两两分组,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或者开展小组学习,给每个小组布置题目,引导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了分工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我一直认为,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欣赏名画《最后的晚餐》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关于耶稣的故事,包括耶稣降生的故事、耶稣呼召十二使徒的故事、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故事等,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耶稣的生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去欣赏这幅画,探究其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所谓生活导入法,就是通过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美术欣赏当中,在讲述梵高名作《向日葵》时,笔者首先问学生:谁种过向日葵啊?谁见过福建农大的向日葵啊?大家喜欢向日葵吗?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回想自己看过的对向日葵的感受,然后笔者接着说: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梵高的名作《向日葵》,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方式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到作品欣赏中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我们当前美术学科的教学来说,美术学科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还是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美术知识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美术学科的艺术之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懂得美术的美、生活的美。

參考文献:

[1]2011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2]赵丹丹.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情操陶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年12期

[3]罗玉荣.联系生活素材,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8期

[4]郭伟娜.整合生活元素,构建小学美术精彩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6年11期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