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讲 善导 激趣 引思

2019-08-01罗冬梅

课外语文·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讲激趣阅读教学

罗冬梅

【摘要】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环节是阅读教学,整个高年级语文教学以阅读为主轴,赋识字,听说,读写训练,思想教育内容于其中,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要体现八个字——精讲,善导,激趣,引思。

【关键词】精讲;善导;激趣;引思;阅读教学“八字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精讲——把时间还给学生

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对教材从意义、意象、意境到思想感情认识、理解过程。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并不单纯取决教材,成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参与到教材的认识活动中去。那么就不能再采用传统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活动多,学生的活动少,教师问得多、讲得多,刻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转移,不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展。要想提高课堂效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讲、练时间,努力做到精讲,善问。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学,教师先用投影出问题:“文中写了伯父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品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问题纵观全文,老师点拨,小结,板书。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实在,何乐而不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解放学生的脑,使他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二、善导——教给学生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不难,难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启迪学生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考虑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学法指导目的是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率。从教的角度来说是“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以教材中一篇篇文章为例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探索不同的学习规律,形成学习能力。如:排列错乱的句构成段,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文章体裁,采用不同方法排列:写人记事的段落,可按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排列;参观、游记、访问的段落大多可以根据地点变换排列;介绍建筑物的可以按不同的空间方位来排列……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在排列错乱句时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激趣——调动学习兴趣

激趣旨在激发感情,引导兴趣。教育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激发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认识的满足感、精神的愉快感,视学习为乐趣,从而产生乐学的情绪。乐学又必须以乐教为前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乐学、肯学这个角度着手教学和训练。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创设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诱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习兴趣。如教《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选放一首节奏明快的优美的音乐,配上彩色的具有异国情调的水上城市图片,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边学习边思考,欢快地游览威尼斯的迷人风光。又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课堂上教师一边播放录像十里长街首都人民送总理灵车悲痛欲绝的场景,一邊感情朗读课文,声情结合,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激起学生内心激情,流露出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怀念之情,一下子融入人民失去总理悲痛感情之中。教学收到预期效果,已掘出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而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课文时,此文可采用导情激趣。《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语言亲切,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无比热爱和无比崇敬,但事情年代离我们这些学生太久了,怎么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时可凭借那三个渗透着作者对“亲人深沉”之爱的典型场面,步步敲击学生的心弦,同时辅以朝鲜人民送别时语言、动作,启动学生内心情感快车,唤起学生强烈共鸣,使学生仿佛看到一位年过半百、满头银丝的老大娘,一面送行一面抹泪,送了一程又一程的感人场面。

四、引思——引导质疑问难

引思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质疑问难是立体信息反馈的重要一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认为:“要判断一个人,看他回答不如看他的问题。”重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教师提问是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其求悟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时,学完课文老师总结全文时,按惯例老师提问:“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不明问题要问老师吗?”有个学生提出“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是在别人同意下进行的,而且是用后归还的,所以课题“借”不应叫“借”而是“骗”。这个问题一提出,犹如一石击千浪,学生马上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借箭恰当,因为诸葛亮得到十万支箭后等双方交战时射向曹营,如数归还,这叫有借有还。”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骗字含贬义,用了就会损害诸葛亮的形象,还是用‘借字好。这个‘借充分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最后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问题提得好,将“借”字跟课文所表现的中心联系起来思考。学生有目的地质疑问难,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素养。此外提出问题的本身需要一种思索后的表达,也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整理。因此,质疑又是一座求悟与自悟的桥梁。在质疑之后的启发释疑,由于学生长期处于愤悱的状态,思维积极,自悟能力特别能得到训练。这样长期训练学生,不仅能使学生语文能力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还能使学生将来善于在众多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理解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就能达到善于获得。

五、结语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精讲、善导、激趣、引思”,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肯学,愿学、好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素质教育,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独立见解”,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整体改革,以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性、形象性、愉快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道芳.精讲·善导·激趣·引思[J].广东教育,2002(4).

[2]黄国财.抓住八字学法回归阅读根本[J].师道·教研,2015(6).

[3]洪锦昌.“八字”教学法与素质教育[J].科学中国人,2001(2).

[4]徐永忠.例谈数学阅读教学[J].数学通报,2001(2).

猜你喜欢

精讲激趣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