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通俗的语言说血管与血脂

2019-08-01闻慧琴

保健与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甘油黏度脂蛋白

闻慧琴

一个人全身的血管长度有26万多千米,相当于赤道长度的7倍;24小时血液流动的长度有10万多千米,相当于长江、黄河一年的流程。可以说,任何一小段血管出现了问题,都会对人体造成致残或致命的伤害。

一、血管年轻,人长寿

如果把人体的血管比成家里的下水管道,在刚投入使用时会非常畅通;时间久了,若加上平时使用时不注意养护,不及时清理(如体重超标、生活作息昼夜颠倒等),血管就像下水管道一样很快“生锈结块”,进而发生堵塞。问题不大时,就像处理下水管道,一根铁丝就可以搞定(如合理饮食、加强运动等);如果堵塞了主管道(如心脏的冠状动脉),时间久了,那只好“刨地”“拆墙”来个大修整了(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所以,俗话说,“养血管就是养命,血管年轻人长寿”。

除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血管会自然老化外,血脂是影响血管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用通俗的语言说血脂

简单地说,人体血液中所含的脂类统称为血脂。其家族共有四位“成员”,分别是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它们都是维持人体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注意,血脂并非越低越好,也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动脉硬化的形成,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主犯”,三酰甘油是“从犯”。

需要说明的是,低密度脂蛋白是载运胆固醇进入而损伤血管内的工具,我们俗称“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稱,它能将血液中多余的和血管壁上已沉积的胆固醇运回肝脏分解掉,即我们俗称的“好”胆固醇。

按我国现有的血脂异常防治标准,总胆固醇超过5.68毫摩/升称为高胆固醇,三酰甘油超过1.70毫摩/升称为高三酰甘油,两者均异常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1毫摩/升,高密度脂蛋白低于男性0.96毫摩/升、女性0.90毫摩/升之一者,称为血脂代谢紊乱。

为了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更能反映体内血脂的实际水平,体检者在检查前两周应保持正常饮食,采血前3天内不能饮酒,不吃动物肉类,不要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D,不要剧烈运动,8小时内不能饮水,一般禁食12~14小时,清晨空腹抽血。

三、血脂、血管异常有先兆

1.头晕是高脂血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须立即睡觉,但夜晚很清醒。

2.身体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短时间内面部、手部皮肤上出现较多黑斑。

3.腿经常抽筋,并常感到肌肉刺痛,或小腿发凉、麻木,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的表现。

4.看东西一阵阵模糊,或出现视力下降,一下看不清东西,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5.反复发作的饱餐后短暂性腹痛可见于高脂血症导致的肠系膜动脉硬化性胃肠缺血。经常出现耳鸣和重听,尤其是老年耳聋也与高脂血症有关,这是因为高血脂会使较细窄的内耳血管更加狭窄,发生供血障碍。

如想测试血管弹性,可将手握紧30秒钟,打开后手掌会变白,随着血流恢复会恢复红润肤色;如需要20秒以上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不是存在动脉硬化了。

美国有一份报告说在有头晕、记忆力明显衰退的老年人中,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占九成,换句话说这斑块在老年人中颇为常见。所以,对那些已经出现动脉硬化、血管老化现象,尤其是有糖尿病、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不能只看体检化验单有没有“箭头”。除了适量运动、健康饮食、保持好的心态,一定要坚持吃药和养生保健,阻止斑块生长,防止血管破裂。

调脂类药物主要分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每类药物药理各异,疗效不同。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胆固醇最有效的药物,贝特类药物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患者必须对症下药。除降脂药外,阿司匹林亦应考虑使用,此药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此外,降脂药不可随意停服或减量,因为目前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药,血脂往往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长期吃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才很少;即使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只要及时调整用药,不良反应基本上就会消失。

四、降低血液黏稠度(简称血黏度)与血脂有什么好方法?

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适量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和加快血液循环,使血黏度下降。其次,要戒烟,因吸烟使血管收缩,血黏度升高。此外,饮食调理亦是重要一环。实践证明,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及食物疗法,对预防和治疗高血黏度十分有效。主食中强调粗细粮搭配,是因为粗粮中含膳食纤维较多,可使人体对糖的吸收变慢,避免血糖一时升高而转化为脂肪储藏于体内。

五、常见的降脂食物

燕麦 燕麦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在早餐奶或豆浆中加放燕麦片,长期坚持服用,对降低血黏度效果很好。

牛奶 低脂或脱脂牛奶具有降脂作用,而酸奶降脂作用更明显。血黏度高的患者每日早或晚喝奶250毫升,可起到明显降低血黏度、适量补钙等作用。

鱼油 深海鱼油中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质的含量及血黏度,从而改变血液流变性,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患者除常食用鱼油外,每周吃2~3次鱼,也可预防血黏度增高。

豆制品 豆制品对机体组织的修复起重要作用,能延缓机体衰老。大豆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水果 各类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各种果酸,具有增加血管弹性和韧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抗血栓、降低血液黏滞性的作用。以山楂的作用最为明显,山楂和胡萝卜一起做成果茶饮用,效果更好。

蔬菜 多食蔬菜能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黄色和绿色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这些维生素都具有降血脂、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的作用。蔬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使食物迅速通过消化道,从而降低血糖的吸收。其中,洋葱、豆芽是高脂血症者的理想食物。

猜你喜欢

甘油黏度脂蛋白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测试条件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分析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
考虑驱油影响因素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黏度表征模型
Auto—focus Eyeglasses
胆固醇的来龙去脉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隐身”的小瓶子
当甘油遇见高锰酸钾,火星撞地球
对脂蛋白如何“择优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