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8-01潘娜

记者摇篮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潘娜

【摘 要】我国电视民生类新闻是蕴含民生信息、体现民情民意的重要栏目,其既是社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民生类新闻栏目因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人们的衣食住行而深受大众的青睐。在民生新闻中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是促进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策略

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在各类新闻栏目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号召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深受百姓的喜爱。电视台应该不断探索民生新闻的创新之路,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对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与监督功能,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与正能量。

一、我国电视民生类新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闻的价值含量较低

我国的主流媒体一直都是以传播者作为本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众及市场存在的意义。在新媒体迅猛发展和新闻改革的双重引导作用下,媒体人逐渐加强了对传媒市场和广大受众的重视程度,以受众和市场为本位的民生新闻发展理念在推动民生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许多肤浅、乏味、琐碎的内容降低了民生新闻的社会价值,也无法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反思。

例如,很多电视台把日常生活中的情侣吵架、夫妻纠纷、邻里矛盾等带有负面能量的内容搬上电视荧幕,刻意制造新闻看点,这些内容表明上看十分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往往都成了当事者宣泄情绪的渠道,在让观众看得热闹起劲之余,却无法引起深入的思考,更无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如果民生类新闻偏离了新闻基本属性而提取大量的“伪民生”内容势必会逐渐走向庸俗化,这将不利于民生新闻的稳定发展。

2.民生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商业化十分严重

电视的民生新闻一般都是在各省级的上星频道或省级和地级电视台地面频道进行报道播出的。近些年来,民生新闻的内容同质化日趋严重,其不仅表现为同一频道开设了多个民生新闻栏目,也体现在相似栏目所报道的新闻题材十分接近,在主持人的表达形式、新闻关注角度、播出频率和时长等方面也有很多的相似雷同。同质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会对电视新闻栏目的丰富性、创新性和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的不良后果,削弱了民生新闻在新闻类栏目中的竞争优势,长此以往更会造成电视媒介市场结构性失衡与传播生态逐渐恶化的严重危害。除了内容上的同质化之外,过度商业化也成为制约民生新闻不断发展的重要问题。民生类新闻掺杂大量的商业广告会造成新闻内容上的不连贯、不完整,更有甚者通过民生新闻直接宣传商业产品,这都会对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

二、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策略

1.明确指导思想,拓展新闻内容的价值

电视的民生类新闻栏目需要始终以平民化视角和民众的态度来关注社会中的各类民生问题,在积极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舆论导向来传播社会正能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电视的民生新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采集、选编和播放新闻的理念依据、指导思想,自觉承担起挖掘民生民情、开拓民众视野的传媒责任与社会职责,在不断强化民生意识的同时,突出民生新闻的公共服务性和人文传播性。民生新闻要不断探索和拓展新闻内容,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公众在汲取新闻资讯方面的行动执行能力,在关注百姓日常生活资讯与信息的同时,加强对与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国家政策及局势的关注程度,并从民生的角度对民众关心的新闻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解读,兼顾“国家大计”与“民生细节”,将国家的政策方针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切实做到为公众答疑解惑,并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建设与创新。

2.加强对“三农”内容的报道力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社会平等公正,要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往往只重视报道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相关信息,没有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保持有效的关注度。电视媒体应该在民生新闻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加强对农民等相对弱势群体的生活关注度,了解农民的生活疾苦和困难,积极寻求全社会的力量帮助和支援困难群众、困难家庭。电视台要借助民生新闻来深入挖掘农民所需要关注的是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留守儿童和农业创收等现实问题,要对这些“三农”内容进行持续性的报道和跟踪,既满足农村观众对生活资讯和信息的需求,又用客观真实的镜头画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三农”新闻节目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锐意创新,在“接地气”的同时,也要考虑城市观众的接受程度,确保能满足更多城市和农村观众的电视新闻需求。

3.转换和革新报道形式,提升新闻品质

面对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民生新闻发展瓶颈,电视台要提高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和受青睐程度就需要从自身的报道形式、报道视角、情景带入等方面进行完善,提高舆论引导技巧,提升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水平。例如,在报道道路车祸时,将公众的关注点从车祸惨烈状况转移到车祸发生的原因,并联合交警部门告诉公众应当如何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和道路安全行驶规则,加强司机、行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意识,进而促进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结语

电视民生类新闻要始终体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传递正能量。电视台要积极转变民生新闻报道形式,拓展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媒介力量。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參考文献】

[1]张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5):199-199.

[2]王雁.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编排与内容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No.424(08):167-168.

[3]佚名.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8,339(18):121-122.

[4]崔璐.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编辑技巧探讨[J].记者摇篮,2018(2):25-26.

猜你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与发展前景
从“杂货铺”到“精品店”: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