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

2019-08-01王晓琳

学理论·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意义

王晓琳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中华民族需求,引导民族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系列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从哲学角度深入分析这一道路,发掘其内在的哲学理路是历史客观规律性与主体实践性的统一,是追求人民幸福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它既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与自信,又为重塑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形象、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新方案做出独特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哲学理路;意义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7-0063-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艰苦摸索、流血牺牲开辟出来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道路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首要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事关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对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觉和实践中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区别;它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相区别。

首先,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区别。人类社会进入近代工业化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追赶工业化进程,以便实现工业化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其中生產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则更为基本,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缓解,从封建手工作坊进入大机器工厂阶段,从封建中世纪的“黑暗”和封建专制,通过哲学政治等思想革命引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走上工业化道路。

中国从历史上发达的封建生产方式,在近代受到西方列强入侵后,虽然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等,却依然没有能挽救中国在近代鸦片战争后,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生存岌岌可危境地。救亡图存,怎样使中华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百年来的“中国梦”。

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走封建主义的回头道路,已经被证明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与西方不同的另外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它与历史上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区别。中国共产党适应中国生产力发展要求,听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召唤,为满足人民希望过上自由、民主、公正的幸福生活的要求,带领广大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建立起反映中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给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驱者们,带去了经验和苏联模式。但是,中国国情与苏联国情的不同,使得我国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教训深刻。中国国情包括民族传统、国家政治经济等特殊性,决定中国只能走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探索出来的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也是人民获得幸福之路。

二、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客观性与主体实践性统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出来这条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客观规律性与主体实践性统一基本观点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1.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在总述《资本论》指导思想中说“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他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固有规律,不过是不同于自然界物质运动形态的更为复杂的物质运动形态罢了。

马克思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从而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必须解决吃喝住等及其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1]马克思发现的这一简单事实、朴素真理,却是历史观上一个伟大的革命。马克思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既是马克思对于人类的巨大贡献之一,也是世界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2]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中国共产党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生产力状况、中国社会状况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开辟出一条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合历史发展客观性与人的实践性的统一

历史规律,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间的本质联系。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人们对于生活实践中直接而现实的目的追求,植根于社会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中,“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任务本是,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

中国共产党承接着中华民族的百年多来求生存、求富强的历史使命,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为此,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活力大大激发。中国共产党又敏锐地捕捉到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新特点,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国情表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社会具体条件制约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发挥作用,因此,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成为现在和今后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倾听时代的呼唤,从现实实践特征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自觉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实践性相统一的历史自觉性。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的独特的经验,我们要堅定地自信和自觉地坚持。

首先,我们付出许多探索的代价,得出的宝贵结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鸦片战争后,我们探索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体制搞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搞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梦想。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流血牺牲,最终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虽然由于经验不足,经历了曲折摸索的过程,但是,最终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4]

因此,对于我们付出沉重探索的代价,得出的宝贵的科学结论要倍加珍惜。

其次,现在我们正面临以及还将面临社会发展道路的各种非议,我们要更加有信心地坚持。毛泽东同志说过:“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的压迫,领导广大的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到现在,终于达到了目的。”[5]今天,我们担负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要坚定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一条有利于人民文明进步繁荣的光明之路。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打破了以西方为唯一发展模式的局面,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中国经验和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

[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EB/OL].(1984-06-30).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0529/80783.html.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s://baike.so.com/doc/9351422-9688846.html.

[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7.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