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结构、技术建制与企业边界关系研究

2019-08-01刘健

创新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刘健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技术结构、科学技术建制化以及企业边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技术建制化或技术创新组织的结构和形式。另外,技术的建制化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之间的距离,结合紧密的新技术会使用同一个“技术范式”,实现建制化的统一。同样,技术之间的距离又决定了企业之间的边界,如果技术之间的距离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必然会形成企业之间的边界,如果有半成品供货关系,那么必然会形成上下游企业关系。

关键词:技术距离;企业边界;技术建制化;技术范式;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4-61-6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4.010

1 技术建制化概念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竞争,特别是国家之间技术创新竞争,并非是毫无计划、毫无目的地进行技术研发。一些基础性的技术研发已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1]。例如,国家通讯产业中的5G标准,已经并非是某个或者某些技术专家能够承担的,而是需要整合整个通讯产业、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才能和国外的通讯标准进行抗衡和竞争。目前的技术和科学已经完全组织化和建制化了,关键技术的研发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科学技术活动,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早已成为一种职业[2]。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和发展都需要前期技术的积累[3]。例如,汽车发动机燃油的喷射技术就是由若干年前机械式的喷油装置发展到目前由电脑控制的喷油装置,汽油和吸入空气的比例也是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才得到的最佳混合比例。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需要研发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并非某个技术专家个人所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每一项技术的研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工具设备进行测量和实验,有些大型技术甚至需要投入多个研究机构,利用国家级别的实验室和财政预算。

科学的建制化,就是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龙云安对于科学的建制化的界定如下:科学建制化是指科学的组织安排和社会模式下的科学有序且有实体内涵的社会结构[4-5]。技术建制是围绕技术的研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多样,资金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企业组织建立起来的,有政府组织建立起来的,也有中外联合建立的,总之就是为了实现技术研发的目的,并交由企业或政府组织进行实施。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建制化,国内学者韩永进、刘霁堂、王珏、袁振东、蒋美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6-10]。科学和技术的建制化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结果和程序。其实,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实现秩序的过程、组织化和制度化的过程。技术的建制化组织并非实现某一项技术,而是研发某一类技术,完成一项技术的研发之后,可能很快又有一项新的技术研发任务。技术研发需要组织的技术经验积累。

技术研发、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组织化、建制化,组织化和建制化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技术进步的速度。而组织化和建制化的基础是文化,是一种社会中促进技术发展的文化、习俗和传统。制度是技术建制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建制化是技术发展的内涵。在理解“技术创新”概念的时候,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认为:“企业的进一步组织创新、组织形式的升级换代,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适应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组织,是一个企业能不断保持技术创新的势头和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2]。”目前,美国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建制化比较成功的国家,由于其成功的技术建制化,技术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大部分国家至今无法赶超。

从以上理论界的共识来看,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建制化。但是如果技术创新有活力,技术的建制化、制度化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研发组织必须不断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技术的发展形式是基础,是技术建制化的目标。其实技术的实现和研发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不断秩序化的过程,是社会各种组织分工配合、利益分配的过程。技术的实现过程就是经济活动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过程。

但是,如果深入研究技术的建制化,可以发现技术的建制化总是围绕着前沿问题、先进技术在展开。由此可以看出,技术的建制化要适应当代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要适应新技术的结构发展进程。新技术的发展形式需要了解技术的结构及其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技术建制化。

2 技术的结构:技术之间的关联程度

由于技术的形式多样且复杂,所以技术的结构是很难说清楚的一个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1962年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范式”的概念[3]。我国学者郑雨、沈春林对库恩的“科学范式”进行了归纳:是一个学术共同体维持其理论存在或把一门学科的共同性成员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内容和方法[4]。G·多西把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范式”引入到了技术创新领域[5],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同理,“技术范式”也就是维系某项技术创新领域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于技术的研究多限制在从总体上把握技术、技术结构、技术发展的内涵。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从技术本身来研究“技术”“技术的结构”“技术创新的结构”的文献很少。有很少一部分学者从产业技术链的形式研究技术创新的结构。

技術的结构应该从技术之间的“距离”或者“技术之间的联系”开始研究。不同技术之间的距离或者联系是不同的。例如,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喷射技术和计算机CPU的数据缓存技术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两者的“技术范式”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些技术之间的联系却很紧密,有的甚至相互支撑。例如,磁盘的存储技术、半导体技术、CPU数据处理技术,这些技术之间相互支持,如果缺乏任何一项技术,其他技术的存在将会失去意义。距离或者联系很紧密技术的“技术范式”“研究范式”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那么技术建制化的形式也是一样的,把这些技术的研究组织分离开来反而会阻碍技术的进步。

技术之间的距离或者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技术研发机构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见图1。当某些技术的研发紧密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形成相同的“技术范式”,也会形成相近或相同的技术研发机构。此时如果不进行“技术范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技术在流向市场之前是很难定价的,运用市场机制反而会导致效率低下。“技术范式”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沟通是无法通过市场解决的,只能通过技术的交流语言进行沟通,统一的“技术范式”会形成统一的“技术建制”。

技术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如果用0~1之间的数字进行描述的话,可以规定:数字0为两个技术之间没有联系。例如,半导体的提纯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两者是毫无联系的。数字1可以表示为两个技术完全融合,当然这种状态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两种技术完全融合,只能说明这两种技术其实是同一种技术。

至于两个技术之间的紧密程度,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度量。例如,可以用两种技术做成一个商品时接口的数量进行度量;也可以用两种技术在专利分类中共类的个数来进行度量,也就是这两种技术同时属于同一种分类的个数。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另一个问题是单个技术的界定。日常人们运用技术的概念并没有区别其范围。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发动机的燃油直喷技术其实具有包含关系,如果不加区分,将导致技术范围的混乱。

3 企业边界的概念及其特点

市场的主体大部分为企业,有的企业只是起到了商品转卖的功能,并没有承担太多的技术研发和创造新产品的作用;而有的企业规模宏大,世界各地都有其分公司和研发机构,如大型的汽车公司、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有其独立的研发机构,而且承担的是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研发。中小型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一般较为薄弱,只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补工作,或者只是起到了一个组装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是离不开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中小型企业更需要上下游企业的支持,所涉及的产业链更长。

从以上可以看出企业边界的形成过程,如果企业技术研发的收益大于市场收益的时候,企业的边界可能会包括该技术的产品;如果企业技术研发的风险较大、市场收益小于直接购买新技术产品的时候,该企业的边界可能就不会包括该产品或半成品,半成品企业和成品企业之间就会因为该技术而形成边界。

这里所说的企业边界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产品往来的界限,也就是包含半成品的范围。如果某个半成品是从外部企业购入的,那么该半成品与其成品之间就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界线,该半成品与其成品相连接的部分就是两个企业的边界。企业的边界是针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来说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边界的形成是市场机制发挥的基础,没有企业之间的界线,也就没有企业之间的产品往来、资金往来、市场往来。企业边界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由于产品或半成品是企业往来的基础,而设计、制造技术又是产品生产的基础,所以技术就成为企业边界形成的基础。没有技术的分工负责和产品链的形成,就没有企业之间的界线。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囊括其产品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那么该企业也就没有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该产品的产业链就完全集中在该企业内部。

在这里还需要明确产业链的概念,产业链是针对某项产品来说的,而不是针对企业或者行业来说的。企业的产品更换了,其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也会随之变化,产业链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产业链是一个动态的链条,其变动的基础是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过程。当然,上下游企业可能不止一个,例如,供应手机摄像头的企业有索尼、莱卡等多个企业。所以,一项产品的实现可能涉及多个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如图3所示。

事实上,产业链更多呈现的是“雨伞”或“星形”的形状,因为在一个产品内部,很难说哪个零部件是重要的,哪个是不重要的,对于产品功能的实现过程来说,缺少了哪一部分,其功能都是不能实现的。一个产品功能的实现是其内部多个元素、多个零部件共同运作的结果,一个产品就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相互支持,才能实现最终的功能。由于上游企业一般掌握着核心技术,下游企业一般扮演着装配工的角色,所以上游企业的个数要更少一些,但是却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

企业之间的边界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①企业之间的边界,特别是技术企业之间的边界以技术研发的成本为基础。②企业之间边界的标志是半成品的采购、技术的采购。③企业之间的边界是技术创新选择、市场选择的结果,并非是单个企业选择的结果。由于技术创新的风险很高,如果中小型企业盲目地扩大自身技术研发规模,必然会被市场和技术研发的风险所淘汰。④企业之间的边界和其规模有相应的对应关系。企业的规模越大、资金越充裕,其企业涵盖的内容也就越多,其独立生存能力也就越强。⑤企业之间的边界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技术选择而变化。技术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有其研发期、成熟期、技术衰落或技术淘汰期。随着技术的淘汰,企业之间采购半成品的模式会发生变化,企业边界也会发生变化。⑥企业之间通过市场交易和调节,企业内部通过行政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这两种调节机制完全不同。

4 技术结构、技术建制化和企业边界的关系

4.1 企业边界与技术建制化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技术的建制化包括了各种研发机构及其内在的形成机制,那么企业边界就是依照这种机制形成的界限和真空区间,这种真空区间或界限使得企业按照自身的意愿购买技术及其半成品获得更好的收益,而不必去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市场风险较大的技术。例如,生产饮料的企业不可能再投入精力研发铁罐、铝罐的生产工艺,生产啤酒的企业不可能再投入精力研究玻璃瓶的制造工艺,而只是去定制装产品的容器。那么这些生产容器的企业就成了生产饮料、生产啤酒企业的上游企业。而生产玻璃器皿的工艺技术则由专门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研发。

如果说某企业的资金很充裕,技术研发能力特别強,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技术标准研发和生产产品,那么这种企业就没有上游企业的支持,它本身就囊括了该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所有过程,这种企业和其他企业很少有联系,和其他企业也不存在“企业边界”的问题。例如,苹果公司的芯片、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完全都是依靠自身的技术进行研发和生产,苹果公司就是其产品的上游企业和中下游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比较弱,其购买技术或半成品的成本要比自己研发投入小得多,并且没有市场风险,那么这些企业和提供半成品的企业就形成了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可以看出,技术的结构和研发成本决定了企业之间的边界,特别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边界。研发技术的各种组织及其运作机制就成了国家技术建制化的结果和外部表现形式。

4.2 新技术的发展及其结构决定了技术建制,决定了企业间的边界

从以上分析大致可以看出,技术的结构决定了技术建制化的形式,决定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的形式和分工,从而决定了企业之间,特别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边界。技术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技术建制化的进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如果采用市场机制购买技术或半成品更能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的话,那么企业一般是不会主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研究的。

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产品一般来说都有其上下游企业以及产品自身的产业链条,只是有的产业链长,有的产业链短。例如,苹果手机的产业链就短些,它的产品大部分是自己公司设计和生产的;小米手机的产业链就长些,上下游企业较多,它的芯片和硬件大部分来自于其上游企业。

5 我国技术建制化以及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建议

总体来说,我国技术创新的建制化体系还是比较完备的,对于一些重要的领域,如高铁项目,具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地位。虽然我国的民用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上游技术、市场应用性比较强的基础技术、贴近民用的技术,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建制化的效率并没有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大部分的市场被国外技术所垄断,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汽车领域和计算机领域。但是我国的技术建制化格局还是比较完备的,在各个领域都拥有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和激励机制,政府对各种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市场经济的实施使我国企业之间的界限更加明确,有利于技术供应链的管理。但是对于目前的技术建制化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关于政府在市场技术创新体制中扮演的角色,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5.1 围绕国际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产品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散,技术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技术的研发和发展要紧跟国际技术的发展趋势,淘汰过时的技术。国内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进程是和世界范围内基础科学的发展进程相联系、相适应的。每一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往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封闭起来的技术创新成本是巨大的。所以,政府应紧紧围绕国际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贴近民用市场的基础技术、上游技术研发支持。

基础技术、上游企业技术一般是一些关键技术,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技术,这类技术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市场效益的,而且市场风险很大,这就需要由政府、社会以及行业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和风险防范。有一些关键技术,需要一系列外围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实现其功能,更不用说实现市场收益。这类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个别企业是无法胜任的,需要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及一系列相关企业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

5.2 加强对技术价值的评估,减少对技术创新支持的盲目性

产品中所含技术可以分为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上游技术的市场收益没有下游技术的市场收益快,下游技术和产品直接针对的是产品的终端用户、终端使用者。并且,上游技术的成功与否还需要下游企业产品的市场检验,这就增加了上游技术、基础技术、核心技术的市场风险度。

而目前的问题是国内对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相应的技术评估;对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支持缺乏市场价值、技术含量的评估,导致很多企业为了申请政府的补助、津贴而申请一些无效的专利,此类的政府支持政策反而会扰乱正常的市场技术创新体制和效率。政府应当成立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评议团队、行业技术组织等,并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职责,使其发挥在行业技术评议、技术政策支持中的作用。

5.3 对上游企业新技术的市场进行专业化评估,帮助具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向下游企业转移和产业化

有了对相应上游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建制化组织和风险投入,还需要对相应的核心技术走向市场提供帮助。例如,对其市场准入提供相应的安全规范和配套措施。仅支持下游企业的技术改造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市场上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并不能起到实质作用。如果上游企业技术的市场潜力很大、具有较强竞争力,那么下游企业会由于市场的作用自发地发展起来。

加强国内企业技术产业链的建设,减少产业链下游企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对于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支持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点上,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按照技术的形式构建产业链,提供产业政策,识别好企业之间的边界,合理进行技术研发分工。企业之间边界的划定是根据技术自然发展规律而定的,根据技术的属性进行合理分工,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中的研发机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从提高国内产品技术竞争力的角度,把整个产业链条培育起来,使其具有完整的竞争力。

6 结语

企业边界的认识和确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作用在于可以减少人为设立科技企业带来的损失,可以促进大众尊重技术的研发和发展规律。企业的边界特别是技术企业之间的边界是以技术建制的边界为基础的,技术建制化又是以新技术的结构和发展为基础的。当某项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高于其直接购买的成本时,生产该项产品的上游便会形成一个新的企业甚至是一个新的产业。当某项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时,会形成更加低廉的产品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这就很好地解釋了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产业集聚区内会有更高的技术研发效率和产品生产质量。

对于国内技术创新体系的培育,要根据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自然属性,从识别企业之间的边界入手,按照技术的自然属性厘清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内部研发部门在整个技术建制化体系中的作用。按照技术链条、产业链条的形式进行产业化培育,这样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国内技术建制化的效率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龙云安,胡能贵,陈国庆,等.培育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制化新优势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2):18-21.

[2] 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郑雨,沈春林.技术范式的结构与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0-70.

[5] 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 Research policy, 1982(11):147-162.

[6] 韩永进.技术建制和建制化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4):39-43.

[7] 刘霁堂.科学家职业演变与科普责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43-47.

[8] 王珏.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9-32,126.

[9] 袁振东.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6.

[10] 蒋美仕,唐莉.论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结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597-603,618.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网络组织对技术创新的贡献
技术创新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分析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创业投资模式下的两类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