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2019-08-01王芮
王芮
摘 要:随着高科技的进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各种领域的交叉融合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而是多元化、全方位、无边界的。这也导致商业与艺术的共生共存,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日趋模糊,艺术的价值归于对世俗和市场价值的追捧,忘却社会正义与精神自由。如何在此背景下定位当代艺术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成为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议题。
关键词:商业;艺术;消费;符号
我们看到相互融合的审美时代已经到来,“有域无界”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众对消费社会环境下当代艺术的标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普通大众对艺术关注度不断提升,艺术脱离了孤芳自赏,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精英群体的食粮。消费社会下的当代艺术,不再只是原本艺术审美的本体意义,更多的符号意义使当代艺术走下神坛,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消费的商品。艺术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消费而艺术,是为实现商业价值的艺术。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市场需求使艺术与商品的界限被打破,这对当代艺术的创作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最终艺术品将由市场和大众消费倾向所决定。
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有意义的商品成为了社会的主导。符号的差异逻辑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即“商品逻辑成为整个人类生活的逻辑,犹如一种迷醉剂,消费逻辑不仅支配着生产的物质产品,而且支配着整个文化、性欲、人际关系,以至个体的幻象和冲动。一切都由这一逻辑决定着,这不仅在于一切功能、一切需求都被具体化、被操纵为利益的话语,而且在于一个更为深刻的方面,即一切都被戏剧化了,也就是说,被展现,被挑动,被编排为形象、符号和可消费的范型。”被符号包围下的人们,开始对物质及符号意义的不断追求,在这种无限度的对象征意义渴望的消费下,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存在不断被大众瓦解,趋于模糊化、商业化。
一、艺术的概念
当代艺术品是在艺术家有目的的行为下产生的,它不是单纯的模仿与复制,艺术品是艺术家心灵产生和再现的美,是艺术家精神力量的全然支配下的产物,并饱含了艺术家全部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诉说。艺术家把感受到的自然之美、精神之畅转化为富有灵魂的艺术品。因此,艺术品是艺术家劳动实践的结果,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反映了艺术家心灵的自由。
二、当代艺术的中国特征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并非把当下所发生的艺术都称之为“当代艺术”,仅仅是指一部分在当今之时发生的某一形式的艺术,是现代主义以来观念艺术的各种形态表示。依据高名潞所下的定义,“当代”的含义并非指涉时间的概念,而是成为作品先锋性意识的行为标准。学界一般认为,凡是有别于传统艺术,立足于艺术的前沿,且表达更为激进的艺术现象的艺术都可称为“当代艺术”。
中国的当代艺术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和坎坷,20世纪60年代前后自由意识的渴望,到中国式的先锋艺术运动,一大批艺术家用他们的热情和执着探索着现代与后现代、传统与西方、观念与装置等思潮。
“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其间涌现出“伤痕”“乡土”两股潮流,表达出对人文主义的追求和对人道主义的诉求。 “伤痕美术”竭力通过对灾难的重现,表现时代背后的个人悲剧。在这之后,一部分艺术家把目光转移到下乡接受教育时周围的人物,兴起了“乡土写实主义”的潮流,作品中往往表现的是艰苦劳作的农民形象。
中国艺术在20世纪70年代末,“星星美展”以一个反对者的姿态登上美术史的舞台,这无疑是对人性压抑思想解放的复归。“星星美展”由23个成员组成,展出了国、油、版、雕等163件作品,这是一场由艺术家自发组织的体制外的艺术活动,是一场极具时代意义的深刻的精神反思。
“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中国当代艺术急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潮美术是以当下中国人对走向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渴望为历史背景发生的,以让美术摆脱政治、重新回归到艺术的本体表达为目的。从1985年至1989年,这场以艺术为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出现的艺术群体有“北方艺术群体”“新野性画派”“厦门达达”“池社”“南方艺术沙龙”等,表达了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青年艺术家们以理性的热情和冲动,囫囵吞枣式地对西方发展近百年的现代艺术进行模仿,向传统艺术话语权发出了挑战。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史称89美术大展)拉开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序幕。1989年2月5日,“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一片興奋中在中国美术馆揭幕,开始了为期十五日的混乱和狂乱的展示。艺术家肖鲁在这场盛宴中因两枪而成名,给这次展览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观念的变化使艺术语言产生分化,与之前的展览不同,89美术大展更像是一个转折时期的综合体,即“中国现代艺术展不仅呈现出多元的艺术形态,而且标出了多向的精神分裂。展览会最大的特点是理性和情感、想象和直觉、意识和潜意识的拉锯”。
伴随着复杂的历史现实,中国艺术悄然产生。难以抗拒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在模仿、抄袭西方的基础上展开的。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关注艺术,走近艺术,艺术与大众的界限逐渐模糊,由孤芳自赏转为了彼此互动。消费社会下的当代艺术,不再只是原本审美价值的意义,更多的符号意义赋予艺术品更多商业的元素,当代艺术走下神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消费的商品。艺术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消费而艺术。1917年杜尚用“小便池”开启了现成品艺术的先河,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体现,艺术成为实现商业价值的艺术,艺术与商品的界限被打破,建立在大众审美趣味和市场需求之上的艺术品将由市场和大众消费倾向所决定。
三、消费社会与当代艺术
消费社会使得艺术品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艺术品可以像商品一样自由买卖。当代艺术在“消费”的语境下既要保持其独特的艺术性,同时又呈现出新的符合消费文化的特点。一件艺术品所传达的不仅是表象上的内容,更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艺术家所展现的艺术作品,不仅是简单呈现美的事物,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人文关怀,是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如鲍德里亚所说:“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因而一切事物,甚至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艺术与大众生活界限消弭,消费时代下的当代艺术更关注最为真实的日常生活领域。
例如,中国当代艺术四大金刚——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作为当代艺术品的生产主体,明星艺术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是当前消费市场中消费者购买的动机之一,这种符号性的消费,是全球化经济发展推动的必然趋势。2011年,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拍出了7906万港元的天价,登上了当代艺术品价格的顶峰。中国千万元级别的当代艺术家,俨然成了当代艺术的风向标,他们的名字和作品是收藏家们的利益保障,是当下市场的主流趋势,是大众狂热追逐的对象,是个人品味的最好体现。在不断刷新和建构消费主体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实现人们对于符号与品牌的消费。
四、结语
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推动下的今天,当下中国社会从生产力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层面都发生着变化。当代艺术必然会受到其深刻的影响,从而成为可利用的符号之一。一方面,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多样的物质产品,都为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基础性保障,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样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手段和欣赏方式。另一方面,艺术在消费社会中更迅速地转换为具有符号和象征内涵的商品。“艺术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像商品”,艺术以时尚且独特的运行方式,以极具市场魅力的商品的姿态进入市场。艺术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它自身的符号价值,艺术自身的价值被其符号价值所绑架,很大程度上這样的价值体系构成都必须取决于消费社会语境之下市场对艺术对符号的要求。由于社会属性的变化,艺术在消费语境中也发生变化,其符号价值和文化消费成为了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说过:“现代绘画冲破了旧有的原则,已经释放出无穷启发仍然等待被实用世界加以应用。但是当将来感受到新的创造性价值的艺术家在工业世界中得到实用训练的时候,他们自己将会立刻拥有实现这些价值的手段。他们将驱使工业为他们的观念服务,工业也将寻求利用他们全面的训练。”当代艺术在消费社会的大环境下,不断更新着创作者的观念与意识,拉近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王林.从文化危机到精神分裂——论“中国现代艺术展”[J].美术,1989(12).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