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材为触媒力促写作常态化

2019-08-01何雪梅

中学语文 2019年21期
关键词:触媒下学期考纲

何雪梅

语文教学至今仍然存在“少慢差费”的诟病,作文教学尤甚。历年高考作文的不如人意足见我此言不虚。以广东高考为例,近两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玉金教授对广东省高考作文分析提出以下问题:写作任务完成不好,没有身份意识,没有读者意识;中心不突出、文不对题、思想不深刻、内容单薄,逻辑有误、游离材料;文体知识不牢,不合文体要求、结构不完整、缺乏创新、语言不畅,病句时有、书写潦草、错字很多;非现场写作,涉嫌套作,非自己构文,而是抄袭。

笔者不知广东之外是否亦有如此切肤之痛,即使没有如此之甚,作文教学确实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从当前一线作文教学来看,以审题与文体结构双线并行的思路展开是常态。考什么就教什么,什么文体容易拿分就训练什么文体,导致高考阅卷场文体呈现议论文独步天下局面,闹出高中生不会写记叙文的笑话。无庸置疑,这样的教学已经不适合新时代课标与考纲的要求。

在当下新高考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高中作文教学教什么,用什么教和怎么教的问题。

一、教什么

要回答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回归课标和考纲。

新课标关于文体方面的写作要求比较丰富多样。18个任务群,出现频率最高体现文体特征的词是“读书笔记”,一共出现了6次,其次是“评论”,一共出现了4次。学习任务群5除了出现“读书提要和笔记”的字眼外,还出现了“文学作品”“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文体样式。

至于考纲,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写作要求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张玉金教授前两年明确提出:一线老师,在教学时,要把文体知识全面教给学生,要告诉学生,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看适合用什么文体,就用什么文体写作。结合新课标,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借用考纲要求,界定作文教学的文体为文学、论述和实用三大类,并围绕这三大文体开展写作教学安排和具体指导。

高中三年的作文文体训练作如此安排:高一年级重点训练文学类文体,上学期侧重复杂记叙文、叙事写人散文,下学期侧重写景抒情散文,初步接触学写评论小短文。高二年级重点训练论述类文体,也涉及实用类文体,上学期侧重证论文、驳论文,下学期侧重评论文、感论文、实用类。高三上学期强化论述类文体,下学期根据学生个性重点打造个性文。具体见下表:

学段 训练文体 训练重点文学类 复杂记叙文、叙事写人散文文学类 写景抒情散文论述类文体 证论文、驳论文论述类文体 评论文、感论文、实用类论述类文体 证论文、评论文、感论文、实用类个性选择 个性文高一 高二 高三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

二、用什么教

目前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文教材有不少,如《常用文体写作》《新闻阅读与写作》《文章写作与修改》《写作基础》等,但这些教材无一例外都是选修教材,老师们习惯上对选修教材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上述教材都是十多年前出版应用的,跟当前作文教学形势难免有不适合的地方。再者,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些教材对实际作文教学,尤其是应对考试作文作用不明显,不符合实际需要。因而笔者所在区高中18所学校作文教学基本只是各校自编作文指导材料,且多数是即编即用。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编材料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组老师的水平,更多是取决于备课组长的水平。由于每个年级备课组长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同一学校,都难以形成三年一盘棋的系统化,造成作文教学质量提高不明显。

在新高考新课标背景下,用什么教才能更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以教材为触媒,力促写作常态化。所谓触媒,是催化剂的旧称,比喻促进事物变化的媒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使用的语文必修教材,阅读篇目与写作指导占比悬殊,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语文教学,超过4/5的课时进行阅读教学,我们提出以教材为触媒,就是挖掘阅读篇目的写作点,以常态化的阅读教学为媒介,促进写作教学与训练的常态化,从而有效推进区域的作文教学。

具体理由有三。一者目前写作教学环境不佳:教师教学重阅读轻写作,学生学习时间制约、各科作业挤压,写作时间难以保证。以教材为触媒,读写兼用,一举多得。二者教材价值值得挖掘。胡立根老师曾精辟地指出:“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基本上都可以看作语文教材价值体系之‘具体而微者’。”在这一个具体的教学点上,我们选用哪一点教学价值呢?这需要发掘和认定,需要现实地形成,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创造。阎立钦教授早就提出,“凭借教材学,凭借教学练习,对语文学科尤为重要。”教材中的选文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文质兼美,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语言材料具有多重功能。三者以教材为作文教学的触媒,在高中阶段研究与实施不多,但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研究比较成熟,可以借鉴。

简而言之,学课文与学写作并举,旨在解决作文训练孤立化的局面,克服写作训练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借课文立写作方法,使学生获得怎么写的实战体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再者,这些篇目基本都是精华中的精华,饱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秀革命传统,对潜移默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非常有价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的问题。

三、怎么教

明确了教什么的目标,有了教材为触媒,怎么教就是实施层面的问题了。根据目前的教材,结合新课标与考纲作文要求,我们梳理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统一的实施表:

文学类

篇目 文本属性 写作训练点 练习《包身工》写人(报告文学)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细节描写;人物刻画点面结合、比喻手法的运用场面描写( 片 断 )、复杂记叙文;叙事写人散文《荷塘月色》散文(写景抒情)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思路、如何写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散文(写景抒情)对比法,从感官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法;依据情感的景物选择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思路写景抒情散文《沁园春·长沙》《孔雀东南飞》《赤壁赋》现代诗(写景抒情)叙事写人山水游记写景意象的选择及用词人物、情节、结构意象选择、意境特点、景与情的关系、写景手法鉴赏评论(段或篇)文学评论(评写人类)文学评论(评写景类)

论述类

实用类

上述实施表使用可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如根据教材教学计划顺序,不同文体穿插教学,在教阅读的同时教写作,以体现作文教学的灵活性,文体的丰富性。或者根据作文教学计划顺序,以文体训练为线,打通不同学段的教材,在教写作时以已学教材篇目为触媒,以体现作文教学的系统性与序列性。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有效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鉴于当前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以教材为触媒,借力打力,实施阅读教学与写作实施的联动阶梯,以其代表性篇目为突破口,研究读写结合,回归课堂,一方面保证写作教学课时,力促作文教学常态化;一方面贯穿能力训练、文体训练,着力于写作基本功的培养与提升,实现学生写作的常态化,这应该是新课标背景下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触媒下学期考纲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B)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A)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低汞触媒替代高汞触媒运行实践及分析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加氢触媒化学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