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停车需要创新作答
2019-07-30
看似细枝末节的停车问题,实则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场大考。
城市停车问题积弊之深,已不必赘述。面对仍在扩张的停车供需巨大缺口和日益成熟、固定的城市布局,以主动作为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办法,用“绣花功夫”走精细治理、共同治理之路,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公安部交管局4月11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停车治理工作现场会传递出的新讯号。
问题的基本面不可谓不严峻:相对于井喷式增长的汽车保有量,长期以来,各地对停车问题重视不够,历史欠账较大,城市停车泊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有关部门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保守估计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平均约每3到5辆车才能分摊到一个车位。
从大处着眼,必须正视愈发凸显的供需矛盾,首先在扩大供给上做好“加法”。在日本、荷兰等国家,均以法律法规对城市停车位的配建作出明确规定,避免停车泊位“先天不足”。从国内一些城市的探索来看,以政府为主导,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立足城市建设和发展战略,对停车问题进行科学统筹,推动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也有效地增加了停车泊位供给。
同时,在控制需求上做好“减法”不可偏废。当前,对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进行控制,已成为一些城市的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限号、限时、限流等手段对机动车使用率进行调控;通过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以价格杠杆遏制一部分非刚性停车需求,从而降低中心城区以及繁华街区、交通枢纽、重点单位周边的停车压力,也都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我们更要认识到,城市停车治理绝非简单的加减法可以奏效。例如,不同的时段内,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上,停车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区域内,一边是车满为患、无处停放,一边是停车泊位大量闲置,等等。基于此,大刀阔斧的思路之外,还应秉着“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拿出精细化、集约化的解决方案,从优化时间、空间的配置入手,盘活用足现有停车资源,从而开掘出更大的潜力空间。
供需信息需要实现更精准匹配。在这一过程中,要有“一盘棋”的整体思维,也要有“点到点”的精准思维。要积极推动各地统一规划建设停车信息管理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前瞻性考虑车联网等新兴技术,充分整合、汇聚停车资源,打通停车资源供给侧内部、以及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信息壁垒,多渠道提供实时停车资源信息,提升停车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并以此构建起规范有序的运营机制。
各类停车资源需要更充分整合。不难发现,学校、医院、老旧居民小区等是“停车难”的多发区。从西安等地的经验来看,在学校周边设置限时临停、即停即走泊位,在医院推行区域共享停车、向周边疏解医院员工停车需求,在居民小区推行与周边单位共用共管泊位、允许错时停放等,停车压力得以很大程度缓解,颇具借鉴参考意义。也要看到,由于各城市停车场“小、散、乱”以及“围墙效应”等弊端,实现封闭性停车资源的社会共享,还存在不少拦路虎,需要政策、资本、信息、市场等手段多管齐下,释放出更多潜在的公共停车资源。
停车治理“堵点”需要进一步打通。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依法整治停车乱象,强化路面巡查执法力度,创新非现场执法的科技应用,及时查处违法停车行为,及时清理阻碍交通的违停车辆,提高法律震慑力和社会认知度。另一方面,必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私自圈地收费等违法行为,消除停车管理“灰色地带”,还城市公共空间于民众。此外,还要着眼“缴费慢、排队堵”等停车痛点,加强政企、银企、警企合作,推广免密支付、车牌识别等融合应用,疏通停车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共治共享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作为一个复杂、综合的问题,城市停車难题的破解需要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公众共同参与,适应城市管理变革、科技应用深化的大趋势,创新城市停车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形成治理合力。惟有如此,才能在共创共享更舒适的停车体验中,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丰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