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困境与对策
2019-07-30王益群
王益群
摘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在高校基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可以从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和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和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将党建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建设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层单位。而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武装青年思想的重要阵地,其基层党组织除了具有一般性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之外,还肩负着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使命,这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在高校基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关系到能否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有利于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工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困境
自十八大以来,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采取了一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基层党组织责任意识弱化、学习教育形式化、组织功能边缘化等问题依旧存在。
(一)基层党建工作认知的偏差
新形势下,高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主要围绕在教学科研成果、就业率和考研率等量化指标方面,学生也会将其当作择校的第一标准。久而久之,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重教学科研、轻党建的现象,倾向于在“政”上下功夫,用政绩好坏去评价工作好坏,而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不够,选择性忽视“党”的建设,未能看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一些高校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更无从谈起工作创新,只是简单地按照《党章》以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开展工作,甚至在很多时候无法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党建基础工作。由于高校管理层面的认识偏差,导致许多党员政治觉悟不高,象征性地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主观上降低了自己党员身份的标准,进一步造成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展失衡。
(二)基层党员理论学习的形式化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每个党员不断提升自觉学习的意识。目前仍有部分高校跟不上新时代要求,理论学习的形式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拓展和开发适应新需求的学习渠道和方式,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载体创新学习形式,从而去,激发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二是学习方式和内容单一,我国大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主要以密集的开会、学习文件精神等方式推进工作,慢慢消磨了党员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工党员大部分都是高校中的教学骨干力量,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巨大的科研压力,导致他们没有充沛的时间去保证基层党建的理论学习的时间,进而通过网络交流学习等方式敷衍了事,更是频频缺席现实中的实地考察学习活动。
(三)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失衡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和应对时代挑战的是法宝是制度建设,这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保障,高校基层党组织同样也要时刻遵守“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总要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部分高校基层党建的制度建设还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许多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空洞化、陈旧化、虚设化等问题较严重,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体现不出时代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缺乏一套高效、成熟的工作运行机制,致使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相分离,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时脱离本单位实际情况,缺乏创新意识和手段,“走过场”现象充斥于基层党建活动,给基层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
(四)基層党建工作团队的非专业化
高质量的工作结果需要团队成员高度的专业化,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在青年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去开展党建工作,建工作团队成员的身份应纯粹化。然而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团队成员大多是“身兼多职”,并且主要以辅导群体员为主要工作成员。众所周知,辅导员在高校中承担的工作相当繁杂,涉及学生的学业、结业和升学等诸多方面,甚至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辅导,可以说辅导员每天都是在这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下处理着杂务,维持着学校的稳定运转。但是将基层党建工作分配到辅导员身上时,压力会直接导致原本复杂的工作更加困难化,严重影响着党建工作的完成效率和质量。
二、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对策
(一)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形势政治瞬息万变,基层党建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才能提升党员干部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保持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先进性和实效性。基层党组织应通过讲座、座谈、党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党员教育,以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的理论和实践为依托,使党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最新的时事政策,使党员能够发现自我的优势和不足,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从而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党员要定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心得体会,待组织审查,同时基层组织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广大党员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用党的理论指导自己行动,将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二)构建创新型组织,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新时期,基层党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不断地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组織的活力。首先,基层党建要通过理论学习来更新工作理念。理论学习要针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学习的方式不能局限于会议、课堂也不能只局限在学校内部,要走出去,通过参观红色基地、聆听党员故事、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提升理论修养进而更新具体的工作理念。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中要针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图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信息推送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度。组织的创新还依赖于各种活动,高校基层组织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外,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将党员凝聚起来,提升组织活力。高校基层组织可以通过“青春故事报告会”、“身边的共产党员”、社会实践、红色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和载体,提升党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构建团结型组织,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基层组织尤其是学生支部的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大部分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日常工作比较琐碎,导致基层组织工作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够。高校在进行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工负责的方法,由于辅导员跟学生接触比较多,对学生比较了解,基层党建仍是辅导员负责,但不是独立的负责而是采取团队负责的方法。将党建工作切成不同的模块采用项目负责制,团队里的每个辅导员负责一块项目,负责一定数量的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工作精细化又有利于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党员,形成团队凝聚力。除辅导员之外,高校基层党建还应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其他专业老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参与进基层党建工作中来,不断壮大基层党建工作者的队伍。同时,对于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员,高校还应加强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实践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三、总结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才能找到新的工作出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赢注重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构建创新型组织,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构建团结型组织,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工作过程中还应主动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和校园文化,使基层党组织迈进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常亮.创新驱动与内涵式发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的主旋律[J].党政干部学刊,2018(09).
[2]刘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创新及改进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17).
[3]房勇.高校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8(16).
[4]王靖.新常态下高校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