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研究
2019-07-30龚翔
龚翔
摘 要:新时代地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开发文化实体,构建交流互动的文化平台,创建引导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以及教育维度。这种文化特色是目前多数地方高校所不具备的发展优势,故而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存在发展弊端。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解读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发展措施,解析梦顶文化的根源和影响力,以期为更多地方高校构建自身的校园精神文化提供理论参考,支持地方高校不断完善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载体,实现对于精神文化高地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6-0151-03
引言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34年的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创办于1939年的省立霞浦师范学校,201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宁德农业学校和福安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其全力打造更加具有影响力的“梦顶文化”品牌,致力于弘扬和传承张天福茶文化,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深度发掘校园精神文化价值的积极策略,为诸多地方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时代发展范式。现对其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思路及方法进行深刻讨论,以期为更多地方高校构建自身的校园精神文化提供理论参考。
一、地方高校当前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弊端
1.缺失文化品牌
地方高校在多年发展中不断凝练出自身的文化品牌,这种文化品牌必须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独特文化气质,只有更加独特的文化底蕴,方能形成精神文化品牌的综合效力[1]。如果文化品牌效应不足,高校学生很难从中领悟到校园文化的实质内涵,也容易被其他文化牵制。这种文化品牌是一种信心,是对于母亲的热爱与维护。这种文化品牌具有向心力,可支持地方高校精神文化不断内敛,影响更多的在校学生。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多数地方院校并未能够真正发掘自身的文化特色,故而并未真正形成足以支撑精神文化建设的品牌价值。而类似现象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开发、传承、发展、创新等等,均会形成一定的阻碍。
2.缺乏文化载体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深刻体会。虽然从校园发展历史中可以追溯往昔,引导学生解读校园文化的始末。但从本质上历史事件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偏离新时代发展主题,对学生的文化感知影响甚微。如果缺乏精神文化的载体,则无法引导学生的精神文化学习路径,更加无法精准地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对于本校文化的深刻感知。目前的情况是多数地方院校过于关注历史文化缩影,而并未开发新时代的文化解读范式。停留于历史文化解讀的狭隘之中,并未真正立足于开发文化载体的真实平台。故而,学生虽然对本校文化有所了解,但并未形成深埋于心底的文化根源。类似现象是地方高校精神文化传承的另一种限制,脱离实践维度的文化理解也必然存在诸多缺憾,令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力略显薄弱。
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梦顶文化精神价值
在地方高校遇到多种文化构建的表象问题时,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并未遭受文化缺位的重创,其本质原因在于构建“梦顶文化”的积极探索。结合地方高校的区域优势,以及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多年实践经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创设以“梦顶”命名的精神文化品牌。先后打造了梦顶新媒体工作栈、梦顶茶、梦顶新校区、“梦顶山堂”讲坛,以及梦顶文化园(梦顶现代生态茶叶科技园、梦顶张天福茶文化生态园、梦顶樱花园)等一系列梦顶文化精神品牌。以“梦顶”文化为核心的精神价值导向具有三重意义:
1.地域特色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旧校区坐落于梦顶山之间,当地称此山为“孟顶岗”,取其谐音筑梦未来,故而命名为“梦顶山”。梦顶山毗邻韩阳十景,戴霞披翠,山势峻逸。左拥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右抱宁德职业技术梦顶新校区,全面架构了“校在城中,山在校中”空间格局。而三年规划的梦顶张天福茶文化生态园便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将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域特色描绘出“梦顶景象”,形成校园文化精神的深刻烙印,令每一名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都能将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作为自身的文化价值。这种认知的标志性无可替代,这种文化品牌的地域特色深藏于记忆中,令每一名学生都无比自豪。
2.文化特色
梦顶山所孕育的文化精神内涵,是渗透着“宁职故事”的深刻反思,更加是传承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文化脉络的载体。这种载体无可撼动,具有唯一性和历史性的双重文化价值。学院创建初始,茶界泰斗张天福老校长,立校训、传茶礼,将“俭、清、和、静”与“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校训作为文化根源。在中国茶礼发祥地上建立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与茶学职业教育圣地的文化精神相互深入、积极融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分别在1988年6月,以及1990年1月先后莅临福安师范学校和宁德农业学校实地调研。学院两所前身的文化解读与界定,更是深刻地反映出“梦顶文化”的历史写照,故而得到习近平书记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3.教育特色
梦顶文化的精神价值不仅可以从地域空间和历史时间上得到鉴证,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从教育行为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这种满蓄教育特色的“梦顶文化”才是其精神价值的内核,才是真正无法效仿或取代的精神文化价值共识。梦顶山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福建省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福建农林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在几代宁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寻下,其精神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共收集国内外茶树品种多达148个,每种5株。进一步形成了集教学、示范、科研、生产、科普、观光为一体的基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此劳作实践,每一时期都在张天福老校长求真务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中习得学院文化精神,从中深刻地感悟到老校长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道德品质。真正积极践行了“俭、清、和、静”的茶礼思想,进一步升华了全校师生为新时代茶文化传承的道德品质与精神素养。
三、新时代背景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梦顶文化精神的延展路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优秀的地方高校精神文化更加是一所学校灵魂,只有牢记历史、不忘初衷,才能真正开辟属于地方高校的精神文化内涵[2]。善于传承和创新,才能在继承历史文化底蕴的情况之下,继往开来谋求发展。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梦顶文化精神的延续,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找到以梦顶品牌精神文化理念和核心的再造价值,创新了多种地方高校展现自身精神文化内涵的实践路径,续写宁德职院的故事,成为一种地方高校精神文化内涵真正的延续和发展。
1.“梦顶山堂”讲坛
“梦顶山堂”讲坛是梦顶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其梦顶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堂之高大者也,故有学堂敬畏之心,诸如:北京大学原名为京师大学堂。深度发掘地方高校的精神文化内涵,需要善于发掘传统文化与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并充分结合。在坚持文化主体路径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开辟全新的文化解读范式。因此,在梦顶山中国茶礼文化的基础上,“梦顶山堂”讲坛作为传承文化理念的重要平台,推崇文化导学的积极取向,并以此作为宁职人能精神血脉薪火相传的文化载体。“梦顶山堂”讲坛致力于打造相互学习、交流、分享的文化传承平台。开设“梦顶山堂”讲坛,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地生根,提升高校精神文化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质量,打造覆盖全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理论宣讲体系。2017年11月“梦顶山堂”讲坛开讲以来,更多地采取了专题讲座形式,举办多场不同文化形式的专题讲座,目前已经初显成效。主讲嘉宾多为专家教授,同时也有校友、企业家、知名人士的加盟。讲座文化主题尤为丰富,包括人文艺术、时事政治、创新创业、科技前沿、综合素质、防恐安全等等。“梦顶山堂”讲坛中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其丰富的主题文化,为全校师生学习梦顶精神文化创造了高质量的氛围与环境。
2.梦顶学生微论坛
“梦顶山堂”讲坛是地方高校精神文化实体化的缩影,而在线下文化讲坛的设计上需要广泛收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这种反馈信息也是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乃至深度发掘精神文化影响效果的佐证。未来对于“梦顶山堂”讲坛的创新性设计,将逐渐划分为专家讲坛和学生微论坛两大板块,并形成更为系统的操作流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可以在实体化线下平台学习,也可以在虚拟化线上网络平台分享精神文化的解读想法。这种“大德育观”的宏观视野是打开育人本质的解析维度,创设梦顶学生微论坛,可令学生广泛获取前沿动态、传播梦顶文化及其学术理念、分享文化知识与精神理念,进一步令虚拟网络微论坛成为学生思想文化交流的真实平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可以在微论坛的引导下真正了解梦顶文化,认知梦顶文化的精神内涵。学生微论坛将以人生感悟、读书时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拓展等更多的模块形式开发和设计,进而为学生之间论道思辩、学习交流、培养读书兴趣、丰富大学生活,营造出更为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3],使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文化素养不断丰富和凝练,对文化知识的获取路径更为广泛。真正实现地方高校线上文化平台与线下文化实体的充分融合,令校园文化精神的学习和感悟更为便捷和有效。
3.梦顶新媒体工作栈
梦顶学生微论坛的实现,不仅需要以线下实体讲坛为依托,同时需要梦顶新媒体工作栈的助力。梦顶新媒体工作栈成立至今运营环境良好,为学院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网站、易班工作站、青春宁职微信、广播台、电视台等媒体提供了大量真实稿件。梦顶山下宁职院里的新媒体工作栈每天都在收集大量的校园文化事件,对新鲜的校园活动第一时间报道。通过对各种日常活动进行摄像、摄影、视频、照片等的采集,协助采编部完成新闻采访工作,集合手绘、影视后期编辑、微电影、微视频等校园形象宣传片的策划、制作,各类活动的海报、展板、横幅等平面宣传品制作等方面的新媒体技术,为学院梦顶文化传承和纪实提供了支持。新媒体工作栈日常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活动运营、前沿情报收集、创意idea设计、详细的活动计划、海报设计、针对校园文化的主题描绘等等,都在不同方向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帮助。在新媒体工作栈的支持下,学院内的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得到了积极推广,可广泛影响学生的正面思考,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元素。
4.梦顶文化园
梦顶文化园包括梦顶现代生态茶叶科技园、梦顶张天福茶文化生态园、梦顶樱花园,每一文化园区的建设都凝聚了宁职人的文化期许和筑梦未来的决心。讲坛是文化传播的实体,微论坛是文化传承的便捷路径,新媒体是文化公众影响力的工具[4],而梦顶文化园是最终的实践基地和操作平台。仅以顶张天福文化生态园为例,其兼具了园林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功能,将“生态造景、文化点题”的理念融入到了校园精神文化的生态景观建设中,以校园文化凸显生态景观的人文底蕴,以园林绿化凝聚历史传承,巧妙地将园林绿化和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参照“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建设要求,精心雕琢,逐步推进,把“梦顶茶仙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张具有标志性的精神文化名片。此外,梦顶茶仙生态文化园也是梦顶新校区生态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后,将同旧校区、梦顶新校区、梦顶茶叶品种园“四点连成一线”,逐步形成标志性景观,成为具有文化辐射能力的人文景观区域,集中体现该校传承近百年的茶仙文化和红色文化。这些梦顶文化园区的建设,为在校学生感受和体验梦顶文化提供了具象化的实体内容,从文化理论和精神内涵中形成更为具体的实践融合,令学习校园精神文化得到了身临其境的生命感召,对学生的精神文化培育具有深远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之所以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所缺失,最为关键的两点因素是:并未建立特色文化品牌,并未構建精神文化载体。借助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精神文化方面的经验可知,“梦顶山堂”讲坛为精神文化传播的实体化介质,梦顶学生微论坛为校园文化交流的虚拟化平台,梦顶新媒体工作栈广泛收集了精神文化素材,梦顶文化园更是助力精神文化感悟的实践方向。鉴于此,各地方高校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度发掘校园精神文化品牌的建设路线,以及构建精神文化载体的方法,为新时代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创造有利环境,方能真正打造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年晓萍,徐俊.生态位视域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1):50—54.
[2]倪婧,刘带.品牌发展是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基于韶关学院“13500”工程的个案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44—45.
[3]倪念念.地方高校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4):111—114.
[4]洪为宝,洪理智.融合共生 四位一体: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3):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