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2019-07-30杨茹吴长伟王鑫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一带一路

杨茹 吴长伟 王鑫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高校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进行研究和探索。分析并提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分别从多学科交叉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完善,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支撑平台的搭建以及多利益主体协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实现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创新创业;高校;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6-0001-03

引言

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出访中亚和南亚,在访问期间,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两个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主动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政治和经济持续发展,始终保持与邻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优势,整合各国资源,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建设内容,包括经济、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以及法律等,无一不需要将人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创新创业优质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足够数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我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以及区域创新才能得到大力的推进和发展,在对外交流方面才能拥有足够庞大的人才储备与中坚力量。创新创业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有效应对发展动力转换面临的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高校都在探索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在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各利益主体之间协同创新和协同评价的客观性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目前,各高校还在延用传统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各学科之间各自为战,不能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专业之间相对封闭,专业课程不能开放共享。因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突破专业壁垒,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有时会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脱轨。

(2)高校、企业、用人单位、政府等各利益主体在协同培养人才方面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不相适应,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联系不够紧密。多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矛盾冲突等,都使得多利益主体之间不能真正做到协同人才培养。

(3)现有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由学生评价、校内督导评价和教师评价构成,评价的过程中没有企业、用人单位、社会等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高校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学科交叉、多方向选择、校企共商的基础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构建“课程—平台—竞赛—项目—创业”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以加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基础保障;在优化评估体系上,采用协同评价体系,实现企业、学校、社会的共同评价。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1 构建学科交叉、多方向选择、校企共商的课程体系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增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比例,实现知识的整合。在课程设置时,建立哲学与社会、语言文学与艺术、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与工程理论、创新创业与就业、健康与安全等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文化修养、业务素质、健康与安全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业实践意识。在专业课程建设中,打破同一学科各相关专业之间的壁垒,形成学科大类,建设具体专业方向课程群,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群中选修课程,以充分利用课程群教学资源,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为了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需根据企业新的岗位需求及专业长远发展需求,卓有成效地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共商构建课程体系,深入到企业开展课程建设需求分析,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大纲的撰写中,使企业深度融入到高校的课程建设全过程,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以产出为导向,产出更多应用型课程建设成果。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以创新创业培养为目的,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業意识,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核心课程深度融合,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效衔接,构建适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1—2]。

2.2 构建“课程—平台—竞赛—项目—创业”五位一体的创新实践体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优化创新实践体系结构,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全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以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创新创业基础,以学校实验室、校内技术研发中心和研究所、校外校企联合办学实习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等为创新创业平台,以ACM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和专业交叉科技创新竞赛等学科竞赛为创新创业载体,以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项目为创新创业依托,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组建创业导师团队、设立创业专项基金、开展学生创业文化节等丰富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为创新创业内容,构建“平台—课程—竞赛—项目—创业”五位一体的创新实践体系[3]。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2.3 建立“大学—地方—企业”生态系统,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籃,高素质人才经过大学的培养被输出到企业当中,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实习场所和资金来源;政府制定促进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并对学校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因此,高校、地方政府、企业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真正地发挥大学、地方政府、企业的协同育人作用,需要建立起“大学—地方—企业”生态系统,让大学、地方、企业之间真正地联动起来[4]。“大学—地方—企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

在“大学—地方—企业”生态系统中,学校定位、学校文化以及创业精神是该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内部环境,行业企业文化、地方经济发展等是生态系统生存的外部环境,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创新创业孵化器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企业和用人单位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实习项目以及创业活动是该生态系统的催化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态要素之间良性循环,促进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优势,加强高校、合作企业和地方政府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部省共建高校创新实验室、建立行业学院等方式,丰富“大学—地方—企业”生态系统,并拓宽教学资源配置的资金来源。除了学校自筹科研、教学等经费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大学—地方—企业”生态系统,争取合作企业的资金和设备投资、政府的投入、横向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等,保证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有效运行,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4 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更好地实施协同创新育人机制,需要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层次、全要素、可共享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构建创新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创新创业信息发布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信息的互动、案例的分享以及创新创业信息检索;通过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创新创业者可以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登记及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和报名,也可以进行创新创业网络培训。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高校创新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空间。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包括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实践平台以及生产实践平台等。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了实践教学必需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实践课程在线测试与考试系统、实验设备和仪器预约与管理系统、虚拟化实践教学系统等;专业实践平台提供给学生专业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专业教育相关的资源,包括校内实验室、孵化器、研究所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生产实践平台主要是由高校合作企业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接触企业的生产实际,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提升[5—6]。

2.5 构建“学校—社会—企业”联动的协同评价体系

采用协同评价体系,实现由企业、高校、社会等多利益主体的共同评价。其中,企业主要指的是高校的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高校的评价涉及督导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评价;社会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家庭、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利益主体之间具有互补性,协同性,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全面。

建立创新创业协同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指标,并创新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加强对评价的监督和管理,构建“学校—社会—企业”联动的协同评价体系,以满足由于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产生的个性化目标需求。

该协同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目标的评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创新创业管理的评价以及社会影响评价等。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兼顾高校的自我评价和外界客观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量化评价与非量化评价等,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7]。

结束语

本文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高校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进行研究和探索。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协同育人机制、平台建设以及评价机制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应对发展动力转换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樊平军.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以弗吉尼亚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器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125—128.

[2]刘贻新,王成勇,等.“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赴德法两所高校实验室考察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0—24.

[3]俞鹤伟,牟艳华.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增刊2):1—5.

[4]蔺伟.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路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238—249.

[5]薛峰,马骥.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路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267—270.

[6]庄文芹,成孝刚,刘峰,等.高校实验室开放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6,19(2):125—127.

[7]武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7):206—209.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一带一路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