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对女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抑制作用:生源地的调节作用
2019-07-30李琳烨张野张珊珊
李琳烨 张野 张珊珊
摘 要:探讨女初中生自我控制与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中学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对457名女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SPSS 2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女初中生自我控制与欺凌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欺凌,生源地在自我控制对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女初中生;自我控制;校园欺凌;生源地
中图分类号:B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6-0076-03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被报道,令人意外的是越来越多的女生成为欺凌事件的主角。法制网盘点的2016年十大校园恶性暴力事件中,有7件是由女生主导或参与的,明显高于往年的数据,并且其手段与方式的残忍暴力程度甚至远超过男生欺凌事件。校园欺凌是以青少年为主体,发生在学生之间相互带有欺凌的一种失范行为[1]。校园欺凌具有破坏力强、影响深远等特点,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到身心伤害的不仅仅是欺凌的受害者,同时欺凌的施暴者也易形成消极人格,且如不及时矫正,欺凌者未来犯罪和行为失调的比率会远高于一般人群[2]。校园欺凌主要有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大影响因素,其中个人因素是欺凌产生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表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易产生这种问题行为[3]。
自我控制是一种调节、控制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倾向的能力,主要分为情绪自控、行为自控和思维自控。Hofmann等人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内部自然冲动与外部客观情境之间的监管机制[4],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发展,反之,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会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
有研究中表明,在幼儿群体中,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在延迟自我满足、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延迟满足实验当中,来自城市的儿童的延迟满足时间优于来自农村的儿童,来自城市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比农村儿童更好,且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的[5]。
出于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6—8]。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校园欺凌问题多为论述性的研究,具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女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情绪自控、行为自控和思维自控对欺凌及其各个维度的影响,以及生源地可能在其中存在的调节作用,以期为控制校园欺凌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为不同生源地的女初中生身心更好地发展,为其成年后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随机抽取6所中学,分别抽取其七、八、九年级的女初中生共462人(12—17岁)。其中七、八、九年级分别为181人、189人和92人,总体平均年龄为14.79±1.05。问卷合计462份,回收有效问卷457份,问卷有效率98.92%。
(二)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1. 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采用王红姣编制的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进行自我控制能力测量。该量表共36个题项,由三个子维度组成,分别为情绪自控、行为自控和思维自控。采用5级计分法,“5”完全符合,“4”比较符合,“3”有点符合,“2”不太符合,“1”完全不符合。分数越高表示自控能力越强。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在本研究当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0、0.82、0.74。王红姣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效度也较好[9]。
2. 中学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
采用张野编制的中学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选取其中传统欺凌部分的题目进行传统欺凌问卷测量。该量表共13個题项,由三个子维度组成,分别为传统身体欺凌、传统言语欺凌和传统关系欺凌。采取5级计分法,“5”表示总是,“4”表示经常,“3”表示偶尔,“2”表示几乎没有,“1”表示从来没有。分数越高表示欺凌行为越多。该量表信效度较好,本研究当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2、0.70、0.67。张野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量表的效度较好[10]。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女初中生自控与欺凌行为的关系
为探讨女初中生自我控制与欺凌的关系,将自我控制的三个子维度(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与欺凌的三个子维度(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进行相关分析[11]。结果表明,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自我控制均与欺凌总分呈负相关,情绪自控与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呈负相关,行为自控与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呈负相关,思维自控与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呈负相关,自我控制与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呈负相关,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见表1)。
(二)生源地在自我控制与欺凌中的调节作用
为检验生源地在自我控制与欺凌中的调节作用,由于作为调节变量的生源地为分类变量,因此以情绪自控、行为自控、关系自控为自变量,欺凌总分、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为因变量,分别对生源地为农村和城市的两组作分组回归分析,以检验生源地在自我控制和欺凌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生源地在自我控制和欺凌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表现在情绪自控对关系欺凌,行为自控对欺凌和关系欺凌均存在负向预测作用,且城市组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和解释率均高于农村组。因此,生源地在情绪自控对关系欺凌的影响中,行为自控对欺凌和关系欺凌的影响中均起调节作用(见表2)。
为了更直观地解释生源地对自我控制和欺凌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分别以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的分数,将被试分为高低得分组,均值以上为高分组,均值以下为低分组,情绪自控对关系欺凌的预测情况如图1所示,行为自控对关系欺凌与欺凌的预测情况如图2、图3所示。由图1可知,生源地为农村的女初中生情绪自控对关系欺凌的影响较弱,而生源地为城市的女初中生情绪自控对关系欺凌的影响程度更大,这表明生源地在情绪自控影响关系欺凌的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同理,如图2、图3所示,生源地同样作为调节变量,使女初中生在行为自控对关系欺凌和欺凌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三、讨论
(一)自我控制与欺凌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控制的三个子维度(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与欺凌的三个子维度(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两两之间均呈负相关,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2—14]。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女初中生在面对来自外界的诱惑时能够及时调节和控制住自己的本能冲动,降低自己的攻击性。而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女初中生恰恰相反,她们自我控制能力弱,十分容易被环境影响,当处于不良环境时易随波逐流,更容易产生欺凌行为。此外,从具体子维度角度分析,自我控制指个体在情绪、行为和思维三方面对个体本身进行调节和控制,情绪自控是对个体动机性因素的控制,情绪自控能力越弱的女初中生越容易产生欺凌行为,当他们有消极的情绪波动时,无法妥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本能地想去攻击他人以获得情绪的平复,因此,会对欺凌的受害者进行身体欺凌、言语欺凌或关系欺凌。行为自控能力弱的女初中生同样容易产生欺凌行为,她们的行为更随性,在不良情景下行为自控能力弱的女初中生表现出了攻击性行为,对受欺凌者进行身体欺凌、言语欺凌或关系欺凌。同等情况也出现在思维自控能力弱的女初中生身上,思维自控能力弱会导致其无法综合考虑到行为的后果,依本能去欺负其他人,表现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或关系欺凌。
(二)生源地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生源地在情绪自控对关系欺凌,行为自控对欺凌和关系欺凌的影响中均起调节作用。城市组的女初中生情绪自控与行为自控对关系欺凌的负向预测作用均显著高于农村组,时代的变化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国的社会在有些方面仍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地区在经济、教育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城乡差异。首先,城乡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存在差异[15],城市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思想会较为开明,大多认为男女平等,注重对女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父母在日常教育中逐渐培养城市女生的行为自控能力,而农村家长的教育思想相对滞后,并且男女平等思想较弱,对女孩的培养关注度不足,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自控能力的培养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来自城市的女初中生的行为自控能力显著优于农村的女初中生;其次,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女初中生从小接受的教育环境不同[16]。生源地为城市的女初中生从小就接受听儿歌、背古诗等早期教育,进入学校后的课余生活也更为丰富,虽然面对很多诱惑,但来自教师和家长等的社会期望要求其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完成既定任务、实现预期目标,而农村生源地的学生随意性更强,外界对其行为的要求不高。最后,城乡女初中生所成长的文化环境也不尽相同。城市的女初中生自小受到城市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的约束,对自身的情绪自控、行为自控和思维自控都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来自农村的女初中生未受到过严格的拘束,更为习惯自由自在。
四、结论
(一)女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其校园欺凌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二)女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校园欺凌。
(三)生源地在自我控制对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7 (3):54—60.
[2]李芳霞.校园欺凌行为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 (3):133—136.
[3]李相南,李志勇,张丽.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攻击的关系:自尊、自我控制的鏈式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2):240—248.
[4]Hofmann W., Friese M., Strack F. 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s perspective[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4(2):162—176.
[5]伏干.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城乡差异的实验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12(3):64—68.
[6]任海涛,闻志强.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镜鉴[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6):106—112.
[7]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8—23.
[8]杨海,汪耿夫,肖勇,等.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同伴欺凌行为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2):174—177.
[9]王红姣,卢家楣.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的编制及其调查[J].心理科学,2004(6):1477—1482.
[10]张野,张珊珊,刘琳,吕晓敏.中学生传统与网络欺凌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8):58—62.
[11]魏昌盛,薛莉.中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J].武夷学院学报,2009,28(1):87—91.
[12]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20—23.
[13]王晓雯,孙桂苓.自我控制与不良行为的关系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49—52.
[14]牛玉柏,王涤檀,李晔轩,洪芳.父亲卷入与学龄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关系[J].人类工效学,2016,22(6):11—15.
[15]邱丹文.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情况的城乡差异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 2017(11):74—77.
[16]张济洲.“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J].中国高教研究,2015(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