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与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2019-07-29许茜

财讯 2019年3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问题对策

许茜

摘  要:本文以国有企业的机关管理人员为主体,论述了员工绩效考核环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契合度不高、考核方式与实际情况相互脱离等等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绩效考核管理和优化考核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问题;对策

一、当前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对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开展绩效考核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当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状就是,现有管理人员年纪较大,对新兴理念和管理模式较为缺乏了解,单一认为绩效管理的终点是降低对员工的工资支出。将绩效管理的目的等同于减少工资的发放,这显然极不科学,而在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的情况下,直接导致了很多员工对于绩效考核抱有抵触情绪。于是,绩效管理工作在开展时,与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发展背道而驰,绩效管理工作没有为企业的正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失去了其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中的重要地位。

(2)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赞同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逐渐提升,人们也更加重视绩效考核。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众人主动参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配合,因此在国有企业开展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其他相关人员也需要作为企业考核的一份子,对考核人员和考核内容提出不同的意见,发挥自己作为员工的效应,而不是认为绩效考核就属于人力管理部门的事情,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参与。长此以往,制定的考核方式就会脱离部门实际,考核方法也不适用于单位的员工。

(3)绩效考核设置不合理

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在设置上存在一大不合理之处,即时片面追求改变员工工作散漫的作风,而忽视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指标设计方面,忽视了绩效考核的目标导向功能。在指标内容的设计还不够合理,特别是涉及到品德、出勤状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国企的考核很多都是目标考核制,单纯的以最后的成绩作为考核的最终结果,却忽视了对员工的品德的考核。

二、相关对策

(1)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支持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隐性引导性、约束性的“规章制度”,而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旨在营造出良好的绩效氛围。思想是行为的指南,要通过绩效考核营造企业文化,无疑需要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意识,使其認识到绩效考核的重大意义所在。营造良好的考核氛围,这是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帮助企业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企业需要从里到外都不断的将考核机制延伸到员工的工作中,影响员工自身的行为。其次,要形成全民参与的绩效考核的良好氛围,绩效考核是关乎到每一位员工的切身的利益,而不是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因此,管理者需要动员广大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文化以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动态,在进行目标分解的过程当中,需要承担考核的相关责任,因此也必须要建立其相关的考核制度。员工既是考核的对象,也是绩效考核的实施者,员工通过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全方位了解其工作的成效,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公开。

(2)重视工作分析在员工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或者说关键节点,在于对员工的具体工作作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在员工的招聘和培训等各个环节中,其自身工作也有着相应的职责界定,这些都对员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均应该明确内容、方式、职责范围,在客观上尽可能将其量化、细致化,从而才能按图索骥般的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此,在进行员工工作评估之前,需要对其从业的岗位具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可以对其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才能够在编制员工绩效工作表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3)合理界定绩效考核的评价周期

业绩是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时候的重要指标之一,与此同时,这一指标也很容易被量化,能够通过直接观察和考核的方式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绩效考核应重点围绕不同的项目、任务展开。每一个任务划定不同的周期,搭配与适宜的考核准则。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任务的完成率与员工的工作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激发出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应当有意识的将员工的工作态度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之内。需要注意,工作能力指标及工作态度往往都能够反映出员工整体的工作状态,并不是一次的考核就能够对其下定论,因此,这部分的考核应当以日常考核为主。在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的同时,需要和绩效奖金相挂钩,而年度绩效考核应当着重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4)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与公开,可以采取员工个人、群体双重交叉的考核模式。考核一般有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两钟方式,一方面,定量指标的评价具有客观性,考核结果相对公平,定性考核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为了避免定性考核失真,有必要加大考核主体,以此来保障定性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需要优化考核主体的层次性,除了领导之外,还可挑选优秀员工加入,他们相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自己分管的员工有着更为频繁的接触和深刻的了解,通过建立起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进一步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绩效考核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各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自己的政策,要统一思想,分析自身的特点,制定考核指标,不断对考核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通过提升个人绩效,达到企业体质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立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

[2]汤伟伟.基于成熟度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