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9-07-29

关键词:满意率循证心肌梗死

张 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指的就是十分普遍的心内科高危病症,其患病十分急迫,病情进展也十分迅速,且较易产生许多并发症。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多于7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伴发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命带来了过多的危害。因此,立即对这类患者实施救治就是挽回其生命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核心,同时,在开展救治期间,科学且高效的护理也十分关键[1]。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循证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其中,A组男42例、女9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6±7.01)岁;B组男43例、女8例,年龄53~82岁,平均年龄(67±8.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式

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科学地进行服药,并对其施予心理方面的开导,让患者能够随时维持放松,并构建十分良好的生活方法与习惯;随时监测患者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等,如果产生异常,要马上告诉医生。

B组:对患者施予循证护理干预:

(1)构建循证护理团队:医护人员应对有关的医护人员开展循证护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让其把握更多相关的知识、护理方法等,进而对患者给予更为科学且高效的护理。

(2)给予循证方面的问题:医护人员要全方位把握患者自身的病情,并据此而给予问题,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地分析。心律失常相关的并发症通常产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3d中,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讲解病症相关的知识,并告诉其要维持充分的睡眠时间,以维持十分良好的身心状态,尽力防范心律失常的产生。

(3)搜寻循证方面的支持:医护人员要在电脑中检索出循证护理有关的资料,得到理论方面的支持,接着,依据资料中的所有内容去对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与研究,并对其开展评定与预测等。

(4)循证护理相关的对策:患者在产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较易引发心律失常,对其生命带来危害。所以,医护人员在患者产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要随时监测其各生命体征、身体情况等所产生的转变,随时记录下其心率、呼吸、血压等有关的情况,如果产生了异常,要马上告诉医生。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借助生活质量量表(QOL),在这其中,主要就包括了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分数总共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例关系。

1.3.2 住院时间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住院时间。

1.3.3 总体满意率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分数总共100分,十分满意:总分即为(90~100分),满意:总分即为(60~89分),不满意:总分即为(0~59分);总体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

B组在护理后其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患者依次就是39例、11例、1例,总体满意率即为98.04%,高于A组在护理后其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患者依次就是29例、12例、10例,总体满意率即为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B组在护理后其住院时间即为(13.63±2.25)d,优于A组在护理后其住院时间即为(20.00±3.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B组在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1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名 情绪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B组(n=51) 73.62±2.51 74.68±2.65 77.95±2.83 75.95±2.84 79.96±5.61 A组(n=51) 65.49±2.17 66.93±3.52 67.93±3.58 74.93±2.17 69.56±3.28

3 讨 论

现阶段,人们平日的生活进度与节奏等都逐步提升,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人群也愈加年轻化。在临床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其十分关键的临床表现与症状主要就包括了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2]。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律失常后,会极大地提升总死亡率,并带来许多十分严重的后果。循证护理干预从理论有关的知识至临床方面的实践,把许多方面有机地加以融合,最后,给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更为科学且高效的护理规划,让所有医疗类资源都可以科学地得到配置。同时,在运用循证护理干预后,不但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所需花费,减短其住院所需时间;同时,其还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并减少心律失常再一次发生的机率[3]。循证护理干预规定了医护人员要增多与患者间开展交谈,找出各类高危因素,最后,促进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同时,这一护理还规定了医护人员要记录下在开展护理期间的相关经验与患者自身的需要等,把具体的凭据运用至临床中,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尽早得到康复。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患者在运用循证护理干预后,其总体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在运用循证护理干预后,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护理最终的效果与质量,并增强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循证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