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经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围术期护理的应用

2019-07-29金松洋李少华黄玉琼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全麻围术插管

金松洋,李少华,黄玉琼

(1.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2.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1510)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1]。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的身心健康程度与生活质量[2]。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将舒适护理模式用于经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8年1月—6月在我院经气管插管全麻病人2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8人。观察组年龄 15~79 岁,平均(36.70±5.11)岁,对照组年龄 21~75 岁,平均(37.11±3.33)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人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在治疗、护理、检查、记录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依据医生医嘱,协助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进行术后护理。

1.2.2 观察组 在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对围手术期进行护理。

(1)心理护理干预。由于病人不了解所患疾病和将要进行的手术,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对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回答病人关于气管内插管全麻和手术等相关的疑问。

(2)术前准备。告知家属,病人应清淡饮食,禁食高脂肪、高胆固醇、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术前一天半流质饮食,禁食6 h、禁水4 h。术前15 min放置大小合适的导尿管。

(3)术中护理。手术当天应动态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尤其是进入手术室时,要耐心细致地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抚,减轻其应激反应。术中密切配合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协助麻醉师帮病人摆好麻醉体位,可使其以更好的状态进行麻醉,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使手术顺利进行。麻醉后病人取平卧位,为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可将所有维持体位的器械加上软垫,并将病人的双臂用包布垫盖,以缓解术中输液造成的不适。同时还应连接好温毯仪实施保温控温,术中将冲洗液和静脉液体加温至37度以上以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应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病人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手术结束以后,把病人身上的血迹和消毒液擦拭干净,为病人盖好被单,做好保暖措施。将病人送至病房的途中要密切注意切口的保护和各种引流管的固定,以免脱出。

(4)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手术后选择舒适体位将病人送入病房,心电监护6 h,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给以中流量吸氧6~8 h,增加组织内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维持病人体温,做好保暖防潮工作,避免因体温原因引起的并发症。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改为术前半小时1次,术后1次。②疼痛护理。教会病人轻松呼吸法,避免用口呼吸或吞气现象。疼痛是妇科全麻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术后12~24 h最为明显,严重时会影响病人康复速度。术后6 h可对病人肩部和腹部进行按摩,手法适中,力度以病人耐受为度。除按摩外可配合中药封包治疗,以加速缓解肩部疼痛。腹部按摩应注意避开伤口,以顺时针揉按,手法要轻柔,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每日2次,每次15 min。同时可配合四肢的按摩,加快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减轻疼痛。③康复护理。术后6 h后即可拔除留置尿管,在主管护士陪同下鼓励并帮助病人进行早期的床旁锻炼,以被动活动为主,以病人的承受能力为度。术后24 h评估病人下床能力,由主管护士陪同下床活动,活动量依病人的体力而定,每天4~5次。同时可以指导病人在床上做指、腕、肘的屈伸活动、床上抬臀运动等。④饮食护理。术后6 h可鼓励病人少量进食,以流质饮食为主,术后24 h可进食少量半流质、易吸收的食物,禁食含糖食物。每天记录总液体量,摄入量不超过1 000 ml。

1.3 观察指标

1.3.1 满意度评估 本研究应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共有10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10分)、满意(8分)、基本满意(6分)、不满意(4分),每份问卷总分为100分。100分为很满意,81~100 分为非常满意,61~80 分为满意,41~60 分为一般满意,0~40分为不满意。

1.3.2 舒适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由病人自评舒适度,分为1~10分,分数越高,舒适度越低。

1.3.3 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病人在干预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呃逆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双侧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1)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人对两种护理模式的舒适度情况比较(见表2)

观察组病人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病人对护理的舒适度情况比较(±s,分)

表2 病人对护理的舒适度情况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人数138 138得分1.26±0.39 3.67±2.45<0.05

2.3 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3)

观察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人)

3 讨论

经气管插管全麻的特点是能在任何手术体位下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同时便于清除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便于进行呼吸管理和进行辅助呼吸及控制呼吸,保证给氧;麻醉医师可远离手术区,而不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病人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的复杂,手术时间长,担心出现麻醉意外等因素的影响,在围术期会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烦躁、无奈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手术的成败。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的要求显著提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下,满足病人的需求,使其达到身心两方面的舒适感,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在护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要。

在经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围术期护理中更注重满足病人舒适需求,以提高病人舒适度为服务宗旨。通过对138例经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一方面,提高了病人对经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方式的了解,病人及家属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术后麻醉和手术等因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3];另一方面,舒适护理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不断丰富,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业务水平。

猜你喜欢

全麻围术插管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