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9-07-29李轶勋李力耘刘子杰石洪琼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形态学考试成绩外周血

李轶勋 ,李力耘 ,刘 霖 ,刘子杰 ,郭 翀 ,石洪琼 ,李 庆 *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省实验诊断研究所/云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2;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信息科,云南 昆明 650032)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涵盖面广,与临床联系紧密,其中血液细胞形态识别能力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日后从事血液病诊断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1],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而言,血液细胞形态学教学内容枯燥、单调,不易理解,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教师对血液疾病理论和细胞形态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讲解,随后学生利用显微镜对外周血涂片进行观察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向教师请教[2]。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文字描述占主导,不生动、不形象,师生互动少,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甚至教学结束后部分学生仍难以辨别最基本的血液细胞形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对学习形态学内容产生畏惧心理[3]。此外,临床血液学教学还包括很多血液疾病以及异常细胞形态,现场示教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仅用文字来讲解比较抽象,教师不好讲,学生也不易理解。本文就这一现象,探讨学生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血液细胞形态学图谱库,采用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互动式教学法、CBL教学法,依靠微信、App等移动教学平台,多角度、多手段、多维度开展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提高学生识别外周血液细胞形态的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2014级医学检验专业的47名学生,随机分组,试验组23名,对照组24名。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入校成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两组学生入科前进行考试,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形态学识别。理论知识考试从临床血液学检验题库中抽题,形态学识别考试分两次:首先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图谱库中抽取50张图片进行识图判断考核;其次进行实际操作考核:镜检白细胞分类结果正常的5张外周血细胞涂片,计数200个细胞,得出分类结果,以科室两名高资历带教教师分类结果为基准,利用Rümke表法判断其符合性。

(2)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即常规带教。以带教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讲解,按教学大纲要求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一一示教。学生根据带教内容,利用事先制备好的教学片进行常规显微镜镜检学习。

(3)试验组学生除了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外,还利用血液细胞形态学图谱库、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微信、教学App等进行互动式教学、CBL教学。

①建立并利用血液细胞形态学图谱库进行教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利用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收集典型细胞图片,分门别类,并添加相应的文字描述。当遇到特殊、典型的病例,也通过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将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外周血细胞形态记录下来,描述其形态特征,并完善病例相关体征、病程、其他检查结果,从而建立典型病例的完整资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随时调阅,进行学习。

②采用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开展互动式教学。在细胞形态学教学中,利用互动式显微镜,教师将镜下细胞形态呈现于电脑屏幕上,边阅片边讲解,也可由学生自己阅片,将辨识不清的细胞呈现于电脑屏幕上,请教师讲解。同时可以将特殊的细胞形态保存并上传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以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

③采用 CBL 教学法。CBL(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即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基于问题讨论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是组织学生对典型和特殊的病例进行讨论,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教学方法[4]。CBL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模拟临床诊疗过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利用典型病例进行引导教学,能促进学生从教科书思维模式向临床思维模式转变[5]。众多实践证明,运用C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6-7]。本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典型和特殊的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病例,并查阅、归类和整理这些病例的相关资料,进一步组织试验组学生对病例进行讨论、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由带教教师进行总结、讲解。

④运用微信、教学App等移动教学平台。检验科患者多,标本来源充足,包含病种类别多。利用这一优势,在平常工作中收集各种典型病例的标本[8],建立形态学电子图谱、病例个案报道,并将其上传学生微信群[9],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通过微信群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或将不认识的细胞拍照上传,大家共同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教学评价指标。

①客观成绩考核: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结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形态学识别考试。理论知识考试从题库中抽题,形态学识别考试分两次:首先从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图谱库中抽取50张图片进行识图判断考核;其次进行实际操作考核:镜检5张外周血细胞涂片,计数200个细胞,得出分类结果,以科室两名高资历带教教师分类结果为基准,利用Rümke表法判断其符合性。细胞形态识别结果根据描述错误、描述欠佳、描述正确分别给予0分、0.5分、1分。

②主观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科考试成绩比较

对照组与试验组学生入科理论知识考试和形态学识别考试成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学生入科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入科考试成绩比较(±s,分)

0.468 0.513-理论知识成绩识图成绩分类符合率P对照组68.7±5.9 69.0±6.7 67%试验组67.4±6.2 67.0±5.7 68%t 0.738 0.712-

2.2 两组教学后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教学后理论知识考试和形态学识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其次,分别对两组学生教学前、后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3、4。

表2 两组学生教学后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教学后考试成绩比较(±s,分)

0.000 0.000-理论知识成绩识图成绩分类符合率P对照组76.65±5.12 76.79±3.81 78%试验组85.04±6.60 85.70±4.03 88%t 5.183 4.895-

表3 对照组学生入科考试成绩和教学后考试成绩比较

表4 试验组学生入科考试成绩和教学后考试成绩比较

2.3 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47份调查问卷,收回47份,问卷全部真实有效。47份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较高,达到 98.3%。

3 结语

3.1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重要性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是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或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虽然用于外周血细胞分析的自动化仪器日新月异,但是目前尚无可以完全替代显微镜人工形态学复检的仪器出现,且形态学复检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检验学界的重视[10]。因此,形态学教学仍是检验人才培养的重点。

3.2 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近年来,细胞形态学的标准化教育越来越受学界重视,各种血液细胞学图谱层出不穷。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很多院校探索将血液细胞学图谱用于教学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但由于血液细胞种类较多、各发育阶段形态多样、个体差异大,讲授起来也比较困难,加之临床血液学内容多、课时短,仅依靠教师对细胞形态进行理论讲解,很难让学生对细胞形态的学习产生兴趣,更谈不上理解和记忆。临床血液学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12]。其次,实践教学若未能结合临床实际病例,以及对病例的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学生理解和掌握血液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就具有片面性。

3.3 教学模式改革后的优势

本文通过引入新方法、新模式、新平台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发现,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大大提高,并且通过显微镜图文采集系统互动式教学、CBL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使学生不仅在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得以提升,在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锻炼。当今社会,微信、教学App等的应用已经很广泛,通过这些移动学习平台,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不仅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也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面对严峻的新形势,应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13]。针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细胞形态、如何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本文对传统的细胞形态学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形态学考试成绩外周血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跳过去
斯诗私塾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疏肝祛瘀方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