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思考
——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2019-07-29袁惠莉崔俊茹李丽芳张春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学业纪律

袁惠莉,崔俊茹,李丽芳,谷 敏,张春艳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2433)

1 调查背景、内容及方式

为落实学风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学业帮扶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成绩,2018年5月至6月,在全体在校学生中开展了网上学习状况调查。调查从学习动力及态度、学习习惯及方法(学习能力)、学习纪律、学习困难及应对4个方面设置题目,共有32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以下题目如不特殊注明均为单选题)。本次调查共参与答题3 412人,有效答题2 905人,有效答题率85.14%。组织学生通过问卷星网上答题,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χ2检验。

2 调查结果

2.1 学习动力及态度(见表1~2)

2.2 学习习惯及方法(见表3~4)

2.3 学习纪律(见表5)

2.4 学习困难及应对(见表6)

3 讨论及思考

3.1 学习状况

3.1.1 在学习动力方面 少部分学生(30.9%)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情况,大多数学生(69.3%)对未来职业感兴趣,就业形势和自我成才的愿望,是最主要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大多数学生(66.5%)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2.6%)将来从事的职业情况、就业要求,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努力程度不足。

3.1.2 在学习态度方面 大多数学生(87.3%)认为学习压力不大,不到一半的学生(48.4%)能做到主动学习。虽然大多数学生(66.8%)认可考试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且71.2%的学生希望得到较高分数,但考前并不紧张(62.4%),同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47.5%)以突击复习的方式对待考试。相当比例的学生(28.8%)对学习成绩没有较高要求。学习压力小,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低,不能主动学习以及以突击复习方式对待考试,都是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表1 关于学习动力的调查结果

表2 关于学习态度的调查结果

表3 学习习惯调查结果

表4 学习方法调查结果

表5 学习纪律调查结果

3.1.3 学习习惯方面 大多数学生(85.7%)认为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以正确方式(独立完成或讨论完成)完成作业,大多数学生(74.2%)认为作业量较为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学生(73.8%)没有阅读习惯,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1.4 学习方法方面 大多数学生(80.1%)不能在课堂上完全听懂知识点,且感觉学习不轻松(71.5%),同时大多数学生不能坚持或不会制订学习计划,不能经常做到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这些不良的学习方法,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表6 学习困难及应对调查结果

3.1.5 学习纪律方面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课上的不良行为,大多数学生(73.3%)认为课上睡觉和说话的人不多或没有,多一半学生对课堂手机管理持赞同态度(57.8%),同时反映晚自习秩序一般或不好(59.5%),近一半的学生(45.3%)反映课堂有迟到现象。课堂考勤及晚自习的管理仍是今后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

3.1.6 学习困难及应对方面 学生认为学习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师长的期望、同伴的竞争、自我期望及课业难度,大多数学生认为缺乏学习动力及意志薄弱是造成自己成绩不理想的两个主要原因,认为对课程的兴趣不大、自身努力不足及学习方法不良是影响自身成绩提升的主要问题,最希望在学业上得到的帮助是教师的辅导和朋辈的帮助。

3.2 思考及对策

针对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尝试改进。

3.2.1 强化专项教育工作 一是强化专业认知教育。调查显示,较多学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了解一些或不了解,事实上,在选择“清楚了解未来职业”时,各系学生差异显著(P<0.01),与之对应,对“未来职业感兴趣”的各系学生之间差异显著(P<0.01),对未来职业了解程度低的学生,其对职业的兴趣也相对较低。学生也认为缺乏学习动力是自身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因素,而缺乏专业认知,不清楚未来职业情况,势必造成缺乏学习动力及兴趣。

二是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学生认为意志薄弱是造成自己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自身努力不足是妨碍提升成绩的重要因素,偶尔和不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占了51.6%,相当数量的学生(39.1%)制订了学习计划却不能坚持,在80.1%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课堂内容的情况下,仍有59.6%的学生选择偶尔预习新课,75.8%的学生选择偶尔课后复习,从不预习新课的学生占到了 24.4%。71.5%的学生感觉学习不轻松,87.3%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不大,原因是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低、标准低(28.2%的学生认为及格即可,0.6%的学生认为不及格很正常),导致了成绩不理想,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及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今后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改进和提升。

三是开展精准帮扶工作。针对学生中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学业帮扶工作,应当成为今后学风建设的一个重点,如学习方法的辅导。调查显示,27.6%的学生认为学习方法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不知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的学生占了26.4%,14.3%的学生自认为不能合理地安排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再如开展网络知识教育,38.0%的学生认为迷恋上网是成绩不理想的原因,17.4%的学生对课堂手机管理持不赞同态度;开展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同时,调查显示,教师的辅导(62.7%)和朋辈的帮助(60.7%),是学生在学业上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应该成为今后开展学业帮扶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2.2 开展多元并进的管理工作 一是修订并完善相应制度。学生认为学习压力首先来自就业压力,可以尝试将学习成绩更加紧密地与实习和就业等工作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全程式的就业教育,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将压力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业提升。此外,师长和自身的期望、同学间的竞争也是学生认可的主要的学习压力,可以从制度层面,完善成绩管理制度、相应的奖励项目及费用、相应的惩治措施,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大力表彰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严肃处理违纪人员,营造浓郁的学习竞争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28.2%的学生希望通过加强管理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课堂秩序及考勤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晚自习秩序及课堂迟到现象仍有待改进,为此开展晚自习、课堂考勤、课堂手机管理等涉及学习纪律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严肃学习纪律,营造严查严纠的纪律氛围,促进学生专注学业。

3.2.3 加强系别间的沟通、交流工作 在“对未来职业的了解程度”“是否感兴趣”“学习是否努力”“是否能主动学习”“作业量的情况”“课堂迟到”“晚自习秩序”等多个方面,各系学生间回答差异显著(P<0.01)。这其中固然有各系的专业特点及客观条件的因素制约,但也能看到各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可以通过系别间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取长补短,促进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强化学风建设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做什么、如何做,不仅要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实际效果。此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较为客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学业存在的问题,为此,今后在开展各类学业帮扶活动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不仅要充分依托学生朋辈辅导的力量,而且要与学生就学业帮扶活动的目的、方式等达成共识,注重赞赏及鼓励的运用,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学业纪律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基于数据挖掘的学业预警模型构建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纪律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