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422所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2019-07-29庄海林贾丽娜詹燕婷
庄海林,贾丽娜,李 丹,詹燕婷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为使人类健康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必须尽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2]。为了解福建省各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预防医学人才的需求情况,于2018年2月至4月对福建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4个类别的公共卫生机构进行预防医学人才数量与职业能力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福建省南平、三明、宁德、龙岩等山区和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共422所公共卫生机构,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所,卫生监督所7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3所,乡镇卫生院142所。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卫生监督所所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院长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32份,收回有效问卷4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69%。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受过系统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回收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人员数量,各市、县(区)、社区、乡镇人口数;各公共卫生机构计划招聘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学历类型、需求数量;各公共卫生机构对预防医学人员的个人修养(职业礼仪、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理论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儿少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慢性病的诊断、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预防、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专业技能(查阅文献、流行病学调查设计、现场调查、现场采样与监测、食品样本检测、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统计分析与报告)、综合素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合作协调、组织管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分析与解决日常问题、应急处置、科研、创新、英语、应用计算机、自学能力)需求等。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经审查无误后,应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P值基于双侧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5所,卫生人员2 604名,预防医学专业人员1 011名,占38.82%,7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辖区域常住人口3 303.4万人,按辖区人口计算,每万服务人口为0.79名卫生人员。调查卫生监督所72所,卫生监督人员1 653名,预防医学专业人员532名,占32.18%,72所监督所管辖区域常住人口3 487.4万人,每万人口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为0.47人。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3所,社区卫生人员5 053名,预防医学专业人员337名,占6.67%,133所社区总人口数为787.4万人,每万人口预防医学人员数量为0.43人。调查乡镇卫生院142所,卫生人员6 105名,预防医学专业人员456名,占7.47%。142所乡镇卫生院中,甲类8所,公共卫生人员35人,4~5人/所;乙类51所,公共卫生人员215人,4~5人/所;丙类83所,公共卫生人员206人,2~3 人/所。
2.2 对预防医学人员学历的需求
422所公共卫生机构拟招聘预防医学毕业生学历类型见表1。由表1可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招聘预防医学毕业生学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拟招聘本科毕业生的机构数量比重最大,分别占58.87%、61.00%、48.63%、45.96%;其次是专科,分别占 21.77%、21.00%、38.80%、45.45%;限于地域劣势,部分偏远山区还有中专学历预防医学毕业生需求,占11.07%。
表1 422所公共卫生机构拟招聘预防医学毕业生学历类型
2.3 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数量需求
422所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需求见表2。由表2可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需求数量比重最大,分别占65.80%、69.87%、47.60%,其次是专科,分别占 18.57%、22.71%、40.50%;乡镇卫生院预防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需求数量比重最大,占 46.76%,其次是本科,占 40.78%。
表2 福建省422所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毕业生数量需求
2.4 对预防医学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
422所公共卫生机构对预防医学人员个人修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需求,见表3。
3 讨论
3.1 福建省公共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人才缺乏
通过对422所公共卫生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75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数量(0.79/万人口)低于2009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平均水平(1.46/万人口)[3];依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2015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应达到 0.68 人/千人口,2020 年 0.83 人/千人口,可见福建省疾控中心人员数量不足。72所卫生监督所中卫生监督人员数量为0.47人/万人口。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2010年提出的要求是辖区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1~1.5名卫生监督人员,参照此标准,福建省卫生监督人员严重缺乏。近年来,艾滋病、SARS、禽流感及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使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我国出现的各种公共卫生问题,高素质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关键。培养适合我国预防医学发展要求的合格预防医学人才,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当务之急[1]。根据2007年8月福建省委编办、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建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万名居民配1名公共卫生医师,本次调查显示:1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人口预防医学人员数量为0.43人,低于标准要求,可见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医学人员的配备情况不佳。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1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乡镇卫生所公共卫生医师及相关专职人员的配备标准为:甲类 9~12人/所,乙类6~9人/所,丙类不少于 4人/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42所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甲类 4~5 人/所;乙类 4~5 人/所;丙类 2~3 人/所,低于标准,由此可见,福建省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数量仍相差甚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基层公共卫生事业,急需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3.2 培育专科预防医学人才满足基层卫生机构的需求
由表1可知,拟招聘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机构比重最大,其次是专科;越往基层、农村,专科需求的比重越大。由表2可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计的毕业生需求数量中,本科学历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专科;乡镇卫生院需求专科学历毕业生数量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基层尤其是农村,专科层次预防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有着较大的优势,加大对专科层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多选择在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医学院校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据我院预防医学专业开设前调查统计,有95%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其中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就业达85%,而在县、区及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毕业生不足10%,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备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无法满足乡镇、社区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县、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调整,对民众普及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增加,未来福建省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猛增。因此,加强专科层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基层卫生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必然。
表3 422所公共卫生机构对预防医学人员职业能力需求(%)
3.3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通过对预防医学人员各类职业能力的需求调查,可以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预防医学人员职业能力的需求有共性也有差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对预防医学人员职业礼仪、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医学基础知识、传染病的预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分析与解决日常问题、应急处置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均高于90%,而在临床基础知识、流行病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儿少卫生学、慢性病的诊断、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传染病的诊断、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现场调查、现场采样与监测、食品样本检测、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等能力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疾控、监督所、社区、卫生院的工作特点有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预防医学人员流行病学、慢性病的诊断和三级预防、传染病的诊断、现场调查、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等方面的需求均在90%以上,而监督所对预防医学人员临床基础知识、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较高(均高于90%),这是由于在全国各防疫站陆续分拆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监督两部分后,两部门各司其职。由于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一些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艰巨的防病任务,对疾控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要求也将更为严格[4]。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卫生监督所需负责的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对于执法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卫生监督队伍的质量是保障监督执法的基础[5]。对于这一情况,高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课程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社区、卫生院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临床基础知识、流行病学、慢性病的诊断和三级预防、传染病的诊断等理论知识方面的需求均高于90%,社区、卫生院预防医学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基层居民,不但有病患也有健康人,以慢性病、常见病为主,工作目的是为了维持最佳的健康水平,工作内容主要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卫生院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只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
3.4 深化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预防医学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应深化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现代预防医学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预防医学应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预防医学人员应具有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有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能力。二是根据2l世纪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改革预防医学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开设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等课程,形成体现现代教育观的全新的预防医学课程体系。三是建立预防医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构建相对独立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及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实践模块式教学体系,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及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技能需求与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现场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四是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实习基地,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相对独立的预防医学实训基地,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为载体,实践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实践设计紧贴岗位流程,强化实践教学,实行校内实训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交替进行,教学做合一,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就业岗位,助力健康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