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

2019-07-29刘梦琦贾文慧李瑞琛吴蕾蕾唐龙妹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亚健康躯体状况

刘梦琦,贾文慧,李瑞琛,刘 志,吴蕾蕾,唐龙妹

(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7)

2018年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25.4%[1],手机在丰富、方便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一些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以致产生一些身体、心理、社交方面的问题。在此之前,有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2]、手机依赖与孤独感[3]、认知失败[4]等的相关研究,也有亚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5],但是有关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范围仅限于蚌埠市[6]、盐城市[7]、新疆[8]或仅限于医学类专业,不能完全代表全国的状况,因此我们做了此次面向河北省的调查,以期为河北省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面对目前的严峻状况,研究手机依赖与亚健康的相关状况,可以为采取解决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各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其手机依赖现况以及亚健康状况,并进一步研究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7年6月至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河北省5所高校大一至大五303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3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男生 107人(35.31%),女生 196人(64.69%);大一 34人(11.22%),大二 39人(12.87%),大三 104人(34.32%),大四 79人(26.07%),大五 47 人(15.51%)。

1.2 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完成问卷的发放、回收、检查,采用匿名方式,被调查学生知情同意后自行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共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2.1 个人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所就读的大学类型、专业、年级、学习情况、个人交往情况等。

1.2.2 手机依赖程度 评价参考香港中文大学Louis Leung教授编制的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9]及各专家的意见,从4个维度设置了 17 个项目,分别为:失控性维度(项目 1、2、3、4、5、6、7)指个人无法控制自己在手机上花费的大量时间;戒断性维度(项目8、9、10、11)指个体无法适应不能正常使用手机而出现不良情绪等;逃避性维度(项目12、13、14)指使用者沉浸在手机网络世界,利用手机逃避现实世界;低效性维度(项目15、16、17)指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学习或者工作效率较低。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几乎没有”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得分越高表示手机依赖倾向程度越重。同时,项目 3、4、5、6、8、9、14、15 是手机依赖筛选题,若有超过5条(包括5条)得分大于等于3,则被判定为手机依赖综合征。

1.2.3 亚健康状况评定 采用陶芳标教授等研制的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10-11],从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两个领域设置了71个项目,其中躯体亚健康分包括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抵抗力低下3个维度,心理亚健康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各维度所包含项目如图),每个项目设6个评定等级:“没有或持续不到1周”计为1,“持续1周以上”计为2,“持续2周以上”计为3,“持续1个月以上”计为4,“持续2个月以上”计为5,“持续3个月以上”计为6,得分越高表示亚健康症状倾向越重。同时,等级大于等于4判定为亚健康症状,躯体领域亚健康症状数超过两个则为躯体亚健康,心理领域亚健康症状数超过6个则为心理亚健康,总体症状数超过8个则为身心亚健康。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通过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率和亚健康发生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手机依赖与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较

在303名调查对象中,手机依赖的有112人(36.96%),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就读大学类型、专业类别、所在年级、成绩以及与同寝室同学的关系等的手机依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不同特征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较

2.2 不同特征大学生亚健康情况比较

在303名调查对象中,躯体亚健康的有85人(28.05%),心理亚健康的有 61人(20.13%),身心亚健康的有 45人(14.85%)。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躯体亚健康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60,P<0.05),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等因素的躯体亚健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寝室同学关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9,18.399,P<0.05),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等因素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等的身心亚健康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手机依赖与否与亚健康的关系

在112名手机依赖者中,躯体亚健康的有38人(33.93%),心理亚健康的有37人(33.04%),身心亚健康的有27人(24.11%),手机依赖与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躯体亚健康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亚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赋值情况如表4所示,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就读的专业类别是躯体亚健康的影响因素,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更易发生躯体亚健康;手机依赖与否是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手机依赖是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与无手机依赖的大学生比较,手机依赖者发生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的危险性增加。

表2 不同特征大学生亚健康情况比较

表3 手机依赖与否与亚健康关系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表

3 讨论

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率为36.96%,与以往姜淑瑞、邹云飞、Wang C等研究结果相比偏高[8,12-13],与黄娜等研究结果相比偏低[7],分析原因除了存在时间推移、科技发展方面的差别外[2],很可能是因为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手机App更新速度增快,在各种游戏、社交应用的诱惑之下,使得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日益加深。除此以外,由于手机的功能日益丰富,也使得它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方面,如查阅PPT、观看网络课程、做笔记,还是生活方面,如记录待办事项、写备忘录,手机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就使得各个阶段的大学生都对手机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因此在本研究中不同年级、专业、学习成绩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Logistic回归分析

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躯体亚健康发生率尤其显著,可能与现在大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5],尤其与锻炼减少有极大关系[14]。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生活中大部分事情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都会选择“宅”在宿舍,而减少了户外出行的次数,此外我们推测环境变化、抵抗力下降也有可能是间接原因。同时,结果显示,医学生躯体亚健康发生率较非医学专业学生低,可能与医学生的专业有关,由于平时接受更多与疾病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健康知识了解也就更多,对身体健康的敏感性可能较其他专业强,当自身出现健康问题时,可能会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自己。此外,与宿舍同学关系一般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与其他人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是因为长期沉浸在某种压抑的氛围中且难以排解,使得这部分学生逐渐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众所周知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会时时刻刻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因此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研究显示,心理亚健康中的焦虑和抑郁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如影响饮食和作息等,从而间接影响躯体的健康[15]。总之如果任由这些情况继续发展,可能将对大学生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我们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对亚健康状况给予高度关注,设立亚健康机构,对亚健康人群进行重点监控、干预。践行“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预防为本”的思想,最终达到减少亚健康比例的目的[16]。

从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关系来看,手机依赖与躯体亚健康无明显相关性,而手机依赖与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有较大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是当大学生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甚至长时间脱离现实时,社交活动减少,人际关系不和谐[6],而互联网繁杂信息的耳濡目染,进一步影响到了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4]。此外,Demirci等人发现,手机依赖常会增强人焦虑和抑郁情绪[17]以及高水平的认知失败[4],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亚健康状况日益加重。此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渴望与人交往,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又容易设心理防线,想要寻求办法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却又不愿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这时他们就会选择手机来排解困难[18],长此以往,循环往复,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尤其是心理亚健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影响。这提示我们要想解决手机依赖及亚健康问题,除了要从手机依赖本身着手,还要从躯体、心理等各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自制力,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积极寻找与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相适应的交流方式,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而不是选择回避。体育锻炼是公认的亚健康转为健康的重要途径[19],可以选择通过跑步、爬山或者与朋友亲人倾诉等方式放松自己,而不是依赖手机来排解烦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的躯体、心理健康,摆脱手机依赖。

综上所述,河北省大学生目前手机依赖状况较严重,亚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手机依赖被认为是与网络成瘾本质一样的精神性心理病症,但它更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且对健康的危害性更大[6],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对手机依赖危害的认识,同时还要科普亚健康的相关知识,加强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等主观意识,明确体育运动等自我完善作用[20],号召大学生放下手机,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还应看到手机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与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相关,因此我们在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善这种状况时,两方面因素都要考虑。不论是躯体亚健康还是身体亚健康,都应该得到师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重视,高校应大力投资兴建体育场馆以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21]。只有在问题出现前予以干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由于本调查仅限于河北省部分高校,范围较小,调查人数有限,仅能说明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和亚健康状况,若需得到普遍情况的结论,还需进一步做更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同时该调查仅进行了现况调查,未采取有效措施的干预及干预措施效果的评价,仅为日后的干预提供了一个思路,有望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亚健康躯体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搬家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