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融入PBL教育理念

2019-07-29张建青闵建中周艳丽李茂举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案例理念内容

孔 平,张建青,闵建中,周艳丽,李茂举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20世纪60年代,PBL教育理念(Problem-Based Learning)于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Mc Master)大学医学院[1]发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通过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同时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学生提出多种假说);然后课下搜集资料和自学,检验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讨论,明确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如图1所示[2]。该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标。

图1 PBL学习过程

PBL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将这一先进理念融入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由讲授调整为引导启发,并且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PBL的理念掌握、案例设计、讨论流程以及评价反馈4个方面是PBL教学的关键环节。下面从这4个方面分析讨论PBL教育理念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1 PBL理念的掌握: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学生自主本位”[3]

从PBL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从假说的产生、学习内容的找寻,直到学习研究分享讨论以及做出结论,整个学习过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自主的学习者和探究者,这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天壤之别。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和传递者,纵使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也往往是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然后带领学生共同解决。但在PBL教学过程中,全部是由学生来完成,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学会“放权”,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对传统教学观念下成长起来的教师而言,要做到这点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因此,教师深刻理解“学生自主本位”的PBL教育理念是重中之重。

2 PBL案例的设计: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巧妙设置问题情境

2.1 设计PBL案例,需要预设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立是以课程目标为基础,确定学生需要了解、理解或者掌握的主要知识与技能等,设定的课程目标要难易适中。难度过大,学生往往因无从下手而丧失探索的信心;难度过易,由于问题简单而无法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只有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高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行自主探索、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直至解决问题。

2.2 设计PBL案例,需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

设计PBL案例,需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使得情境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常见的较差的问题情境有:问题情境过于良构(too well-structured),此时的问题不够开放,难度偏易,此类问题因缺乏足够的挑战性无法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另外,当采用的问题情境不够真实,与现实严重脱节时,也无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因此,问题情境应以生活中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原型,教师仔细斟酌,对问题进行适当改编,然后作为PBL案例来使用。笔者经过多次课堂验证,课堂效果说明此类问题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 PBL讨论流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管控能力

在PBL讨论流程中,教师扮演着领路者、倾听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整个讨论流程需要教师来正确管理与控制。教师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适当地指引学生;当学生的讨论偏离要解决的问题时,教师温馨提示进行纠正,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提高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管控整个团队,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针对“PBL教师令你满意的优点有哪些”这一问题,笔者走访调研了近100位学生,对优秀的教师所具备的优点进行梳理,所得数据见表1。

表1 优秀教师所具备优点的统计

3.1 PBL讨论流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引导

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认真地观察与倾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各种情况,思考如何指导学生找到学习内容。当学生找的学习内容过于宽泛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内容聚焦,缩小范围;当学生找到的学习内容过于狭隘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真正解决问题的角度进一步发散思维,以便找到恰当的学习内容。

在小组同学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研究内容、做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引导也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边倾听边记录,既需要记录大家的讨论内容,又需要记录大家的表现,如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讨论内容是否偏题等。对在讨论中保持沉默的学生,要分析找出学生沉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3.2 PBL讨论流程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PBL课堂上,教师要始终以积极的情感表达来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在人类学习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最终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4 PBL评价与反馈中,教师要坚持“多元、透明和公平”的原则[4-5]

4.1 在PBL的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应着力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性格倾向、思维能力和学习状况,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形成性评价可以采取组织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以及教师给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与反馈的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评价都要客观、公平和真诚。尤其是作为教师,要真诚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教师还需要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让学生善于发现队友的优点,学生在欣赏他人以及被他人欣赏的积极氛围中,能更好地获得知识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及时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常常能有效激发团队的活力。

4.2 在PBL的终结性评价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评价体系[5]

在总结性评价时,教师要始终明确一点:PBL的评价只是一种工具,促进个人和小组学习的工具。由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会受到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果的影响,因此PBL课程所采用的评价应该是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鉴于PBL问题所具有的开放性,若以传统的、统一的、标准化的传统方式进行评价,有悖于PBL教学理念。PBL评价应采用多元评价体系,例如设计书面测试、实践测试、口头测试、提交小论文等。

总之,PBL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5]的教育理念,在该理念的贯彻执行中教师是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达到PBL教学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深刻理解PBL理念的基础上,设计精良的PBL案例,组织学生高效、顺畅地进行PBL讨论交流,并进行评价与反馈。由于PBL中所涉及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分析得出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甚至超出教师的专业范围,因而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新角色的需要。

猜你喜欢

案例理念内容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主要内容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