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07-26莫智懿陈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莫智懿 陈佳

摘要:“中职升本”是广西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案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类学生的特点研究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学生从中职到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来总结出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中职升本”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职升本”;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258-02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强化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广西自2013年开始开展“中职升本”工作,从中职学校选拔和招收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广西已然走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前列,实质性的开展了相关的工作,虽然很多工作还在摸索阶段,但是已明确打通了从中职教育到本科教育的通路,是广西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虽然“中职升本”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对该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形成,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教学问题

中职学校作为“中职升本”学生的生源单位,该如何适应新的中职升本政策、如何培养“中职升本”学生等问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学计划的问题。以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招生为例,在招生过程中,只要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中职专业就符合报考条件,但是通过对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调研发现各中职学校的专业不像大学专业一样分得那么细致,方向也各不相同,同专业教学计划差异较大。中职学校专业现有的教学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就业,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即可,但是大学是要实现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变,中职学校应与大学本科院校实现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

2.教材及考试大纲问题。2013年“中职升本”的招生是各个学校自主命题的方式招生,2014年起以统一文化课考试+报考院校面试的方式进行。这个转变从根本上规范了“中职升本”的升学考核方式,但是在中职院校目前的文化课类统一考试中没有相应的考试大纲以及统一的教材。

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本科院校作为“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单位以及就业或升学的单位责任重大,在2013年至今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对“中职升本”学生该如何培养、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学生的基础能不能适应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是否合理等问题都是本科院校应该考虑的问题。

2.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职升本”学生由于在中职阶段受过基础的专业训练,但是由于各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各不相同,因此受过的专业训练也各不相同。本科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需要考虑中职与本科的专业衔接,加强学生已有的技能,并能将技能向技术提升。将技术向科学提升的过程中,本科院校需要大量调研。

3.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制订的基础上,知道要做什么、该如何做的问题。以梧州学院软件工程为例,梧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一开始就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改革方向,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职升本”学生是否能完全按照全日制本科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如软件工程专业全日制本科生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实验—项目实践—真实项目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为主。中职学生在学习编程语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上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如果复制全日制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大现实。

三、“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1.“中职升本”组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调研中职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基础做深入调研和研究,不对所有学生限定一个专业培养目标,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选定几个目标方向,再根据学生的差异来制定专业目标。讨论和研究出一套切实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参数点,研究参数点的量化依据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有的放矢和切合学生的实际。

2.“中职升本”教学计划的制订。充分调研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技能特点,结合本科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师资力量,制订按模块划分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情况划分不同的阶段模块,因材施教。专业课程按方向以及难度不同划分为多个模块。根据学生或学生自愿选择教学计划模块中选取与之相适应的模块完成从专业技能提升以及从技能到技术的提高。

3.“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研究“中职升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具有的专业技能特点,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实现技能的提升,实现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化,以达到培养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总结

“中职升本”是广西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是我们不该忽略其中存在的问题。“中职升本”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关政策的研究亟需完善和解决,针对不同大类专业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具有一定范围的普遍性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及引领“中職升本”职业教育改革。以梧州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中职升本”为试点总结出“中职升本”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通用性框架。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成果和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但是不能直接嫁接至“中职升本”学生的培养上。

参考文献:

[1]于林林.面向区域经济的计算机中职升本专业建设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8,(19):249-251.

[2]付亮华.浅谈中职升本企业实习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J].才智创新教育,2018.

[3]潘盘.中职升本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初探[J].高教论坛,2018,(11).

[4]陈广凤.中职升本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初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8,(11).

猜你喜欢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