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2019-07-26肖灿刘德欢

艺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关系

肖灿 刘德欢

摘 要:本文论述了客家舞蹈与客家文化的关系,作者讨论了客家文化以及客家舞蹈的形成及发展,并对客家舞蹈特点的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为客家舞蹈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客家舞蹈 客家文化 关系

一、客家舞蹈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1.客家舞蹈的历史形成

客家人,指的是做客他乡之人,亦是外来人。客家人南迁一共有五次,第一次南迁时在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南北对峙,一部分迁入闽粤赣边区,另一部分迁至长江中游两岸,为了避免户籍混淆,便把迁入者的户籍上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族上出现。第二次南迁是在唐末。第三次南迁是宋末时期。第四次是明末清初时期。第五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均应战乱引起。客家民俗舞蹈在这五次的南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有了巨大的发展。客家舞蹈继承了中原汉族舞蹈中最普及的表演形式,包括采茶、花鼓其他舞蹈。客家民俗舞蹈主要以民俗道具为主要特征,在客家舞蹈里面,宗教舞蹈占了重要的位置,其次还有佛教、道教,其内容丰富,喜庆舞蹈舞龙、宗教舞蹈祭祀祈福、佛教舞蹈席狮、道教舞蹈杯花。现代客家舞蹈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汉剧等民间艺术形式。其体裁上既有乐舞、歌舞,也有歌舞小戏。

2.客家舞蹈的现状

(1)人才匮乏:弘扬传承客家舞蹈核心和基础需要人才,如果想要推动客家舞蹈的发展,那么就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将老一辈艺人的技艺艺术和经验传承下去,在民间艺术中,资深的老艺人是客家舞蹈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在客家歌舞剧院里,有梅州市山歌剧团、县山歌剧团和汉剧院。里面的大多数演员都是多层身份,即是演员也是领导,即是乐队也是编创,现在担大任的演员都是艺术学校毕业十几年的,在他们之后就很少有更加年轻的演员,人才的缺失还表现在剧团留不住人,演员改行或者跳槽等。艺术学校同样的也面临着招生困难的困境。

(2)作品缺乏:客家舞蹈一直以来在经济发展乏力的粤东北山区发展,缺乏创作作品所需要的资金注入,现在他们仍是以老一辈流传的客家舞蹈作品为主。可以说客家舞蹈缺乏新作品,而且我个人觉得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缺乏作品的出现,必然导致客家舞蹈传承和发展的断层,从而给客家舞蹈带来危机。

(3)创新意识的缺失:在上一段我们已经谈论过客家舞蹈的作品缺乏,在这样的一种现状之下,客家舞蹈的创新意识必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客家舞蹈处在一种停滞的阶段,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久而久之我觉得客家舞蹈甚至会退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

1.客家文化对客家舞蹈影响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原向南在广东有汉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客家祖先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客家人勤劳、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数位于粤东山区,因此客家的文化大多反映的是生产劳动的画面。例如,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旋律优美,生动、典雅、朴实,体现了农村生活。客家舞蹈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艺术来源于生活,客家舞蹈与其他舞蹈一样,来源于民间。例如,客家舞蹈《擂茶》,擂茶用的道具也是生活中的用品,使用碗状的外观道具,加上用客家方言的歌曲,给人营造了一种愉快的氛围;在《杯花舞》中,舞蹈用具也是生活中的茶具,一手两个碟子,在舞蹈的过程中,跟着音乐节奏把两个小碟子夹一起,發出“锵、锵、锵”的声音,在客家山歌中唱到“杯花声声迎客来,欢天喜地乐洋洋,乐洋洋。”好茶好水,以礼相待。客家舞蹈《筛米谣》,顾名思义表达筛米时的情景,在秋收季节表现谷物成熟收割,在舞蹈中,道具采用的是生活筛米的篓子,舞蹈动作都是生活中筛米的动作加以舞蹈化,配上黄色灯光,加上黄色褐色相交的舞蹈服饰,轻松愉快的客家音乐,给人感觉身临其境。这些都体现了客家人热爱生活、热情好客、努力工作的精神。

2.客家舞蹈剧目介绍

新风格的剧目——以《客家意象》为例

客家人的形象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舞台上展示的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生活。《客家意象》包含了“南迁”、“家园”、“情爱”、“祈福”、“歌会”、“天籁”等多个组成部分,对客家原始生态民俗作出了新的阐释。《客家意象》更是改变了所有人对客家舞蹈的映像。《序幕》是《南迁》,讲述的是客家人迁移的过程,五次南迁,从第一次东晋怀帝妥朝时到第五次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从服装上体现时代的变迁,从音乐上表达每次重大迁移时的心情,加上背景灯光,都反映出当时南迁时的艰苦、无奈和不屈的精神,舞蹈步伐沉重,手挡在头上阻挡风雪,艰难的前进。

第一篇章《家园》中一是打石、筑屋,表现出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情建筑围龙屋,围龙屋呈圆形,房顶是瓦,墙是砖和木。

第二篇章是《天足》,表达客家女人不裹脚的生活习俗,女子光脚在田间劳作,在河边嬉戏,呈现出一幅淳朴的画面。

第三篇章是酿酒,在歌舞《酿》中,利用道具酒坛子来呈现酿酒时的情景,在客家习俗里,酿酒是专门给女人坐月子喝的酒,为此,音乐也是欢快愉悦的方言山歌。

第四篇章是耕读,表达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完家务,女子在一旁缝纫,男子在书桌前阅读,在客家生活中,大部分家庭是男人在家带孩子,在家阅读诗书,而女人则外面耕作;《情爱》中一是客家情恋,客家细哥细妹,通过山歌对唱来表达郎情妾意;二是送郎过番,阿妹眼含泪目送阿哥,阿哥不得不离开去远方。三是等郎妹,阿妹在家每每眺望远方,思念阿哥,在家等待阿哥归家;四是围屋女人,歌舞《围屋女人》中,舞蹈演员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洗衣做饭、缝、织的生活状态,呈现出一幅客家女人的生活形态。

第五篇章《祈福》是祭祖祈福,在客家习俗中,先祖遗训要谨记,对逝世的先祖逢年过节要祭拜,在每个月的一号和十五号要上香,祈福要还福,接福要送福;逛花灯和群鲤嬉春;是舞火龙,客家人闹元宵逛花灯,烧火龙,舞狮,庆祝新年,寓意平安、阖家欢乐。

第六篇章《歌会》中,一是竹板歌,二是杯花舞,三是赛歌,四是天下客家歌最多……特别要提一提的几个很有特色的符号,一是酿酒,勤劳智慧的客家女人酿出飘香的美酒,酿出腹中的生命,酿出了客家的美好生活。二是读崇文客家教育,为教师,以音乐,以读书识荣。

总体来讲:《序幕》反映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家园》反映客家人的世俗生活,《情爱》反映客家人的情感生活,《祈福》反映客家人的精神生活,《歌会》反映客家人的文化生活。这一创新将为客家舞蹈的全国甚至世界的推广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 客家舞蹈传承与发展

客家舞蹈传承与发展有很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但也有一定的竞争压力,客家舞蹈的竞争压力来源于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大门更是向着全世界开放。在舞蹈这一方面,有国外非中国传统舞蹈传入我国,曾一度展现出竞相学习西方舞蹈,而废弃中国舞蹈之趋势,客家舞蹈这一中国传统舞蹈也不例外 。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宣传和民族意识的唤醒,这一趋势逐渐淡去,人们重新开始对客家舞蹈的热爱与学习。客家舞蹈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其中之一,我们更有理由借助文化自信这一观念来推动客家文化的繁荣兴旺。

再者我们梅州地区政府的重视,近几年来,梅州政府在发展梅州地区旅游业来推广我们客家舞蹈。另一方面舞蹈的创新可以增加地区的文化吸引力,提高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教育素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快的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梅州“客天下”,作为梅州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集“住、吃、娱、游、行”一体,客天下还是梅州最大的茶树种植基地,每到茶花盛开的季节,客天下的舞蹈演员会在客家小镇上表演采茶舞和擂茶舞,这些应情应景的采茶舞蹈怎能少了杯花舞呢?采茶、擂茶当然也要有茶具才能喝茶了,把客家文化和客家舞蹈相结合,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世界客商大会”在“客天下”举办,更是推动了地区发展。

在传承中创新发扬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通过具有民间特色的文化创意活动,从而推广客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客家舞蹈是客家文化的核心所在,通过舞蹈的创新来加快文化创新的步伐,为客家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足准备、打好基础,实现客家舞蹈文化更好更快的迸发态势。

结语

客家舞蹈是吸收了中原舞蹈的精髓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既有中原舞蹈的风俗之美,也有南粤土著文化的婀娜多姿,虽然遭遇了一些发展过程的挫折,但是客家舞蹈总是能够在强大压力之下抓住机遇,奋起直追,通过创新剧目等方法实现新一轮的突破。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将会在新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华,钟哲.论客家舞蹈的风格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35-37.

[2]伍霜萍.論杯花舞传承发展后的新变化[D].2013-01-20.

[3]李培,邓植,陈小奇.谈《客家意象》改编[J].南方日报,2010(3):44-47.

[4]李娟娟.试析客家舞蹈的风格特点 [M].广东:新课程(中旬),2013:65-68.

[5]李智敏.论中原文化在客家民俗舞蹈艺术中的历史遗留[J].甘肃:兰州教育学学报,2015(3):75-76

[6]黄崇岳.《客家围屋》[M].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21.

[7]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32-44.

[8]李炜.《客家意象》的“意象”[J].广州:南方日报,2010(2)23-24.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关系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
谈客家擂茶文化及其传承
浅析赣南客家文化的开发策略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译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