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格认证为导向的教育实习目标制定研究

2019-07-26侯伟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

摘 要 当前,师范专业资格认证工作相继展开,面对新形势,师范专业调整教学安排,积极应对相关变革。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做了大力量的调整,争取尽快适应资格认证工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教育实习质量成为专业发展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制定教育实习目标是检验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资格认证 教育实习 目标制定

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师范生教育实习成绩评定标准研究”(长师高教[2018]117)。

作者简介:侯伟,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216

教育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既有课堂教学的特点,又有实践教学的特色,从教学的初始阶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实施科学评价。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探讨教育实习目标制定问题。

一、教育实习目标制定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哲学基础

“任何一门具体科学的研究都离不开理论思维,即离不开一定哲学的指导。”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目标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思维,离不开一定哲学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进行专业研究、专业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是所有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思想,作为教育教学实践重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社会意识也要随之而变,当师范专业资格认证已经到来,专业管理及专业发展理应立足形势,面对新问题,展开新思考,寻找新方法。教育实习目标制定要以资格认证为导向,以眼前的客观实际为背景,制定适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实习目标任务。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教育实习目标制定的重要性。

(二)系统论为指导是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系统论是研究整体教育实习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把教育实习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把教育实习目标制定作为教育实习工作的一部分,从整体到部分,从学校到专业,合理分工,系统协作,从整体出发研究与思考教育实习目标与教育实习质量的关系,研究教育实习质量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教育实习质量与专业资格认证的关系。遵循系统论观点,“系统分析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任何一种复杂的研究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研究”,把教育实习目标制定作为整个工作的重要环节,制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认真对待每一个“部分”,才能收到预期的“整体”效果。

(三)发展论是教育实习目标制定的基本遵循

当前,课程与高师院校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及改革重深发展的重要节点,引领中国教育必须走向强国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全球激烈竞争需要,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目标。依据发展论原理,以学科发展为载体,通过教育实习重要环节,检验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知水平,提升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培养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实现为“中国梦”努力工作的伟大理想,在实践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形成利于专业发展及个人成长的协作精神。为了专业发展,为了个人成长,为了学科建设,重视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发展的趋势,发展论是制定教育实习目标的基本遵循。

二、教育实习目标任务内容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是提高师范生培养水平的重要环节。要实现教育实习目标,必须科学、合理制定教育实习目标任务。

(一)学校目标任务

学校确定课程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发展特色,制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充分结合资格认证标准,准确制定教育实习目标任务。

1.普遍性目标。如专业教育实习时间规定,10周或18周实习任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三年级或四年级进行;教育实习管理规定;经费使用办法等。作为普遍性目标,“利于教师对目标做出创造性解释,适应各种具体教学实践情境。”对于普遍性目标任务制定,内容要全面,适应不同专业发展需要。形式要多样,利于专业学生成长。

2.行为性目标。这一目标便于操作和评价,但一些内隐的目标如思想品德方面就很难评价,需要学校在拟定教育实习相关文件时,适当考虑学科性质,专业特色,制定有效的行为性目标及评价机制。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应以过程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为指导,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综合表现,不以“实习手册”一纸定结论。

3.生成性目标。体现学习过程中对相关材料重新加工的能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能力。教育实习目标制定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以生成性表现为核心,挖掘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协作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无不依赖个人的自我追求,自我驱动,学校在制定教育实习目标任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采用多种教育实习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生成生目标来配合实现教育实习目标任务,提高教育目标实现的效度。

(二)专业目标任务

资格认证是目前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调整的重要依据,专业必须结合自身特色、任务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以带动教师研修,引领专业发展。

1.课程性目标。教育实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验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环节。制定教育实习目标任务是既要体现对基础理论的检验,又要突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知识竞赛、教学技能展示、班级工作风采等活动设计,完成对专业目标任务的检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过程中,设计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如粉笔字大赛,硬笔书法大赛,教学设计大赛等多个环节,既检验教学理论,又提升教学技能。通过制定学生专业理论、教学技能任务目标,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2.发展性目标。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师范生资格认证,专业教育实习目标为任务而定,为质量而定。千万不要表面上重视,行动上忽视,口头上重视,执行上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想更好发展,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为了管理方便,只采用集中实习,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的积极性、实效性。

(三)个人目标任务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个人的积极与主动,学习更不例外,如果形成强烈的个人目标驱动,一定能够保证相应的目标任务达成。

1.基础性目标。每一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要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目标任务。一是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及专业要求,个人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实际工作量,使个人能力真正得到锻炼。二是班级管理任务,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学会与学生交流,掌握与家长沟通技巧。三是文件准备,教育实习工作手册的编写,是任务目标完成的重要评价指标,教育实习个人目标制定这些都不可缺少,紧跟时代主题,树立大教育观,关注个人成长,这些基础性目标缺一不可。

2.实践性目标。任务要求的完成很重要,但教育实习者要重视个人的实践目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任务。一是教学设计数量与质量并重。保证每一堂试讲课程都做充分准备,做精心设计。二是保证听课数量与质量,实习期间不能放松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听课认真,记录准确,交流高效,对于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指导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与学生互动。三是保证上课节数与质量。实习期间每一堂专业课教学都是一次历练,认真整理思路,科学选择教法,在实战中锻炼技能,培养情结。

专业资格认证为导向的教育实习工作应该重视,教育实习目标任务制定是做好教育实习全部工作的开始,成事开头难,只有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才能为过程与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以资格认证为导向的教育实习目标制定工作,成为促进专业发展,提升师资水平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孟庆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譚吉华.新课改 新教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