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robit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19-07-25韦芮宋明哲杜玉蓉王硕蔓任薇薇

中国市场 2019年23期

韦芮 宋明哲 杜玉蓉 王硕蔓 任薇薇

[摘 要]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社会机构、高校课程教育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新常态”。在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诸多推动助力和限制阻力叠加的情况下,研究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与创业意愿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并通过相关的数学建模和其他研究方法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相关部门和大学生个人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文章能够为多方单位实际行动提供一系列指导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Probit模型;建议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3.171

1 前 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呼吁,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关注。早在2009年,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国家已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减免行政的银行费用、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助和更多的大众服务。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网络、讲座、书刊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并把优惠政策落实到各地高校中,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国家也通过完善创业投资支持体系,减轻了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压力负担。

2 数据及基本特征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的全部数据来源于“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随机访问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的地理范围为云南省各高校,一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162份,经整理后得到的有效问卷为136份。

2.2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本文调查对象为云南各高校大学生,包含了大部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2.3 大学生创业意愿数据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概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种。本次问卷中设计的问题主要针对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其中,个人因素有性别、学生所在地、兼职经验,家庭因素有家庭年收入,学校因素有创业类课程对创业的影响。本文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本科生占66%,研究生占34% ,理工科学生占31.3% , 经管类学生占 27.3%,文史类学生占24%,其他学科类别占17.4%。

2.3.1 性别因素

男生人数为40人,其中愿意创业人数为16人,占比为40%;女生人数为96人,其中愿意创业的人数为30人,占比为31.3%。

2.3.2 兼职经验和兼职目的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有过兼职的人数为89,其中愿意创业的人数为33,占比为37%;没有兼职经验的人数为47,其中愿意创业人数为14,占比为29.7%。

2.3.3 创业大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参加过创业大赛的人数为55,其中愿意创业人数为20,占比为36.3%;未参加过创业大赛的人数为81,其中愿意创业人数为16,占比为19.7%。

2.3.4 父母职业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父母是商人的人数为26,其中愿意创业人数为8,占比为30.7%;父母不是商人的人数为110,其中愿意创业的人数为30,占比为27.3%。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

大学生是否创业是一个二值选择的问题,而对于这类二值因变量的问题,一般可以选择建立Logit模型或者Probit模型,此处选择构建Probit模型,原因在于Probit模型更加适合更为一般化的正态分布假定。模型构建如下:

py=1|x=f(β0+β1x1+β2x2+…+βkxk)

模型中,y表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f是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β為参数,k为各个样本,解释变量x为影响大学生是否创业的各个因素。

3.2 变量选取及其说明

3.2.1 因变量

本模型设定的因变量为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是否有创业意愿。随机抽取的样本中,大学生对于是否想创业的选择是其主观意愿的反映,将其作为因变量进而考查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意愿的影响。样本中大学生选择想创业或不想创业,本文将想创业因变量设值为“1”,而将不想创业的因变量设值为“0”。

3.2.2 自变量

影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意愿的诸多因素中,本文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对以下因素进行考察:性别、专业排名、户籍、家庭收入、是否有兼职经历、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否有帮助、父母是否经商。将以上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并分别设为X1~X8。相关的变量名称、赋值及说明如表1所示。

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选用的有效样本数量为136份,各变量的平均值、标准误、最小值以及最大值情况如表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3.4 估计结果

利用Stata12.0计量软件对构建的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回归系数及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一涉及上述全部自变量,从对数似然比和LR统计量及其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该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极佳。另外,表中模型二是将“性别”这一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再进行估计,从LR统计量及其显著性水平可知,模型二的总体拟合效果也非常好。

表3两组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从模型一来看,性别这一变量通过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否有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中,性别的影响尤为显著,根据结果可知大学生群体中男生较女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创业的意愿更加强烈;兼职经历和创业大赛这两个变量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系数符号都为正,这表明有过兼职经历或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大学时期创业;此外父母经商这一变量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大学生家庭中父母若为商人,则他们在大学期间创业的可能性更大。

在控制了“性別”这一变量后,从模型二的估计结果中可以得知:创业大赛和父母经商这两个变量仍然比较显著,并且通过了比模型一更高的1%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大学生或者家中父母有经商行为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创业的意愿更强烈。

3.5 结论

通过上述Probit定量模型的分析,不难看出受调查者的性别、兼职经历、参加创业大赛情况、父母的商业背景这四项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存在显著性影响,分析如下:

3.5.1 男性的创业意愿普遍更高

男性在创业中的态度为风险寻求者比例高于相同条件下女性比例。即男性更愿意通过创业这一途径来追求更高的收益,同时也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以及创业失败的损失。

3.5.2 有过兼职经历、实习经历的同学更愿意进行创业

有过兼职经历(中长期兼职、实习)的同学在相关专业技术、处理职场人际关系、承受职业压力等方面的水平均高于从未参加过兼职或实习活动的同学,这也就使得兼职或实习经历对自身的创业意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5.3 参加过相关创业大赛的同学的创业意愿普遍较高

创业大赛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创业相关的基本思路、良好的合作平台,并且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能容易获得与创业相关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大赛中有相关的专业老师、企业人员对创业团队进行专业的指导与包装,使得选手能够在比赛中锻炼创业协作、问题沟通、争议处理等相关能力。

3.5.4 父母存在商业背景的学生更热衷于创业

从商的父母能够为子女提供创业的经验建议、部分创业的初始资金和更广阔的创业资源,且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容易地学习到父母的人际交往、正误判断等相关创业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业积极性。

4 建议与措施

4.1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创业服务

政府应落实国家政策,不断扩大宣传力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了解熟悉创业优惠政策,减轻其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和负担,同时,政府应运用媒体,主动将社会舆论向支持大学生创业方向引导,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并监督高校把创新创业充分落实到大学生课程教育中,让大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把理论转换为实践。

4.2 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意识,营造创业氛围

现阶段下,国家正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事业,而高校创业教育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开端,应起到带头作用,在鼓励大学生安全兼职和创业的同时,也要通过加强宣传和举办相关讲座来帮助大学生加强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并建立创新创业意识。根据地区、需求的不同,在广泛听取建议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订本校的创业教育,建立专业的教师辅导团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和创业氛围。

4.3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加创业资本

在现阶段,大学生应积极地响应政府和高校的号召,并积极参加创业课程,深入了解课程并总结创业案例,吸取经验和教训为自身创业奠基。通过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做好自我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创业必须具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关注国家政策走向,了解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措施,为创业之路搭建稳固桥梁。

参考文献:

[1]晏莉颖,周颖,孟祥佩.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9):147-150.

[2]袁明达.基于Logit模型的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吉首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4):23-26.

[3]熊景维.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学生的创业障碍认知研究——基于SEM模型和LAC方法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3(1):24.[4]谢西金.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J].庆高教研究,2018,6(2):58-68.

[5]张洪娟,张跃进.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效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路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6):20-22.

[6]樊小辉,王玉,赵丹.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创业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探究[J].中国市场,2018(4):247-249.

[7]卢陈,黄念,黄晶,等.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5):14-15,27.

[8]李潇,武浩杰,白鸿平.大学生创业意愿对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J].学园,2016(2):137-138,141.

[9]吴琪瑶,李重阳,冯文婧.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动机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6):134-138.

[10]路露,杜修芹.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9):141-142.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基于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BJG2018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韦芮,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税系;宋明哲,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杜玉蓉,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王硕蔓,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系;通讯作者:任薇薇,女,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聂娴青(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研究生)、孙亚兰(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为本课题组成成员,对本文的形成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