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包法利夫人》的艾玛人物形象解析

2019-07-25石田宇

戏剧之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包法利道尔

石田宇

【摘 要】电影《包法利夫人》改编自福楼拜的经典之作《包法利夫人》,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玛可悲可叹的一生,她把虚无缥缈的爱情生活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最后由于负债累累无法摆脱而服毒自尽。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女主人公艾玛在欲望的驱使和社会的逼迫下,毁掉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她的悲惨结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警醒的。本文在对女主人公艾玛的多重身份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深刻解读了艾玛的人物悲剧。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艾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107-02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的结局无疑是悲剧的,太多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追求导致她的堕落和最终走向灭亡,面对现实和幻想的差距,艾玛终究没有逃得过现实的压榨,这不仅是艾玛一个人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拥有欲望、心怀梦想和逃脱不了现实的悲剧。电影《包法利夫人》带给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时代的思考。

一、女主人公艾玛多重身份分析

艾玛从一个清纯的少女到变得堕落不堪到最终结束了自己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身份也在增加、在转变。

(一)身为女性的艾玛形象剖析

出身农夫家庭的艾玛,外表清秀,曾被父亲送到修道院里接受大家闺秀式的教育,从而学会了弹钢琴、刺绣,以此同时她也接受了大量浪漫主义小说的熏陶。在浪漫主义小说的影响下,艾玛开始向往爱情,向往浪漫,她把小说里浪漫的爱情故事当做自己追求的目标。当父亲的病被查理·包法利医生治好后,她对浪漫爱情的悄然而至深信不疑,并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查理。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艾玛满腹浪漫主义的情怀,她是万千普通女性中的一员。

(二)身为自身的“艾玛”与身为母亲的“包法利夫人”之间的矛盾

身负浪漫主义情怀的艾玛活得自由洒脱,结婚之后,艾玛期待中的甜蜜二人世界没有出现,相反,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琐碎。结婚之后艾玛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她走进了一个新的家庭,身份也由艾玛变成了包法利夫人,与此同时理想中的浪漫生活和现实中的柴米油盐生活发生了激烈碰撞。后来当艾玛怀孕后,她热切地期待新生命的降临,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知道,她的期待中充斥着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当孩子出生后,艾玛彻底完成了妻子、母亲的角色转换。现实生活并不像她之前幻想的那般美好,现实生活与理想的落差,使艾玛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她无法权衡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对待女儿总是带有一贯的淡漠,常常遐想于她的浪漫主义爱情生活,置女儿于不顾,甚至在心烦意乱时将女儿推到,从一个母亲的身份来讲,她的母性意识是缺失的,對待年幼的孩子,她丝毫没有展现出自己的耐心,她身为“艾玛”和身为母亲的“包法利夫人”的两种身份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三)身为妻子的“包法利夫人”与身为情人的“艾玛”之间的矛盾

从电影中我们知道,艾玛一心向往浪漫主义的爱情,在她嫁给查理之后所期待的浪漫主义生活并没有出现,她甚至开始怀疑查理,怀疑她当初的选择,她认为现在的感情可能并不是她当初所向往的爱情。尽管如此,艾玛仍然在坚持作包法利夫人。

可是时光并没有让艾玛甘心作包法利夫人,丈夫的枯燥乏味让追求浪漫生活的艾玛感到不能忍受,对待丈夫,她几乎从不关心他,甚至在查理意志消沉的时候,她只是在憎恨查理的无能,没有对查理丝毫的关心,尽管丈夫仍然深爱着艾玛,但艾玛固执地认为这不是她期待中的爱情。后来艾玛遇到了罗道尔夫,罗道尔夫让艾玛再次体验了萦绕在她内心深处那由来已久的爱情,跟罗道尔夫在一起后,在带有新鲜感的爱情滋润下,让艾玛坚信,罗道尔夫才是这个世界上她最爱的人,才是真正能给她带来幸福的人。在畅享爱情欢愉的同时,艾玛内心也产生了强烈的罪恶感,身为妻子的“包法利夫人”与身为情人的“艾玛”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她试图赎罪,尝试着去发现丈夫身上的优点,帮助丈夫一道去给病人治病。此刻我们从电影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艾玛此时内心纠结与复杂的心情。

二、艾玛人物悲剧解读

电影通过情景和人物的表情等真切刻画了艾玛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同时也勾勒了人们对人性和良性的思考,为艾玛的人物悲剧作了铺垫。

(一)人性的欲望

人性的欲望无外乎是造成艾玛人物悲剧的主要内在因素。艾玛在和查理医生结婚之后,满腔的浪漫主义情怀与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再加上婚后她发现查理和她期待中的相反,在她看来是一个谈吐见解都很庸俗的呆板之人,这和她极具浪漫主义的内心发生了矛盾,使他难以忍受,内心的欲望和贪婪,让她期待谈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

当罗道尔夫走进艾玛的生活之后,艾玛被冲昏了头脑,固执地认为自己重新找回了爱情,罗道尔夫才是他生命中最爱的人,无尽的贪婪和欲望使她渐渐走向堕落的深渊,直到后来,无尽的罪恶感让艾玛开始救赎自己。

(二)社会的逼迫

无尽的贪婪和欲望的驱使无疑是造成艾玛悲剧人生的主要因素,可是另一方面,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她悲剧人生的外在因素。小说作者福楼拜把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环境以其犀利的视角进行了审时度势,揭露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在电影中,我们从修道院的传统教育、招摇撞骗的药店掌柜……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现实的黑暗和腐败,法国当时资本主义的罪恶在电影中被表现得酣畅淋漓。

电影《包法利夫人》在塑造女主人公艾玛这一人物形象和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把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深刻揭露出来。她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存在着很多弊端,造成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恶习成风,一些人愚昧麻木,在社会利益的驱使下自私自利,利益至上。艾玛的人生悲剧值得我们思考,无论是少女时期的艾玛,初为人妻的艾玛,还是已为人母的艾玛,终其一生她都在追求心中的浪漫主义爱情,她都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她的浪漫主义是脱离现实的。对理想的追求,面对现实的不满,导致了她走上一条堕落的自我毁灭之路,从而造就了最终的悲惨结局。艾玛其实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万千悲惨命运的代表,只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电影通过环境特写、人物表情特写等深切刻画了艾玛的悲剧人物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除此之外,是在对像艾玛一样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中,脱离实际不肯自拔,最终丧失了社会生存能力,造成自己悲惨人生的那些人的警示。

三、结语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女主公艾玛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追求,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向命运做出了最后的抗争。艾玛的人生故事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带给我们面对社会现实、面对人性时,在梦想和现实的挣扎中我们该如何抉择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张丹.外国文学经典化之《包法利夫人》分析[J].语文建设,2015,(20):34-35.

[2]高剑华.《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论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9):76-77.

猜你喜欢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道尔
理解一个窝囊废
——谈《包法利夫人》的包法利
浅析《包法利夫人》的医生身份设定
福楼拜叙事艺术探究——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包法利夫人》赏析——人物多样的爱情观
《包法利夫人》中的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