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具操作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9-07-25高良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提高

高良

【内容摘要】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提供给学生进行外部学习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直观教学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表象的桥梁链接作用,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转化。这种寓教寓“做”的教学活动,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学具操作 数学课堂效率 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新课标也积极提倡学具教学,而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动手操作的具体材料作用于大脑,可以促进大脑积极处理数学信息,形成表象,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在动手中感悟,在动手中思维,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活生生的事实,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演变成有趣的数学游戏,以达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动手操作有助于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学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解题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教材中的法则、性质、公式等,很少以当初发现者、创作者所用的形式出现,它们已经被浓缩,并按照逻辑关系给予了重新编排。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揭开这层严谨抽象的面纱,将数学知识返璞归真地教给学生,就离不开教学实践。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例:

1.操作

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拼剪,把平行四边形左边阴影部分沿高剪下来,拼到右边,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图形?

2.推导

①拼剪后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收稿吗图形?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③算一算,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讨论、评价、探索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低×高。这一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探究获得的,学生的记忆深刻,知识掌握得牢。

二、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二引导他们的应该尽量多一些”。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是这样进行的:

1.利用直观,形成表象

让学生摆动学具,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2根2根的摆,共摆6根。思考:第二行是怎样摆出来的?用同样的方法再摆12根小棒。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学生把几个几和“倍”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鲜明的表象。

2.借助表象,形成概念

学习例题时,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摆6个■,思考:第二行的■是第一行的几倍?交流板书:6里面有( )个3,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 )倍。反复体悟“倍”的涵义。

3.处理信息,抽象概括

从上面的摆一摆,让学生说一说,逐步体会到“倍”是两种事物比较得来的,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再让学生自己找数说一说,交流一下,加深印象。

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形成表象,进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三、动手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也就不会向前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几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及特点,尽量丰富学生“学”的素材,使学生在丰富的感知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中,先让学生充分运用学具,指导学生操作,步骤如下:1.摸一摸: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准备长方体学具,摸一摸它的每一个面;2.看一看:看看每個面是什么形状;3.说一说:每组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4.数一数:它共有几个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具体材料,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就会水到渠成,就能建立起清晰、准确的空间观念。

四、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从直观、具体、形象和表象开始的。“要知道一个客体,必须动之一手。”在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时,要求教师要创设恰切的操作情境,是学生乐于动手操作,乐于在合作中操作,乐于在操作中发现,乐于在发现中交流讨论。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先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动手测量自己手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直径,然后各自或分工测量每个圆的周长,最后在计算、比较每个圆与直径的比值存在怎样的联系?让学生在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到:“圆无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结论。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与动手操作、探索情景中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测量技能、计算技能,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提供给学生进行外部学习活动的材料,让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直观教学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表象的桥梁链接作用,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转化。这种寓教寓“做”的教学活动,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胶州市铺集黔陬小学)

猜你喜欢

提高
提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建议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提高煤炭企业文秘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