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台表演艺术形体特征与音乐结构

2019-07-25张晨辉

戏剧之家 2019年18期

张晨辉

【摘 要】为保证舞台表演艺术的效果,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主要从表演艺术中展现的形体特征和音乐结构两方面进行思考,分析舞台表演艺术,以及融入形体特征与音乐结构后对表演效果的影响,并分别对形体特征、音乐结构进行思考,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舞台表演艺术;形体特征;音乐结构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77-01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舞台的表演者在演绎时更加重视其艺术特征,通过形体训练,不仅可以提升气质形象,而且还可增强艺术表演效果,这就需要在表演环节中加强对音乐结构的思考,以此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将表演内容展现出来,提升舞台艺术表演的感染力。

一、舞台表演艺术

舞台表演艺术,指的是由表演者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与表演内容相关的行动过程、语言台词、声音和形体特征,而展现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生动性、概括性、具体性和倾向性特征,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规律,并用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以此来达到表演的目的。而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演绎者为了提高艺术表演的效果,往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通常都是结合主体的需求,比如说,表演时会利用形体特征反映表演的内容,然后还会使用音乐来强化表演的效果,这样有助于展现出舞台表演艺术。

二、形体特征

(一)简述

舞台表演艺术的形体特征,主要展现在表演者的形体、形态,通过对相应形体特征的展现,可以将要表演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地反映出来,提高了表演的整体效果。

(二)特点

表演者的形体特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目的性。表演者展现的形体姿态主要是为了反映出某种事物,形体的展现方式带有某种目的。第二,与实际相联系。舞台表演者在展现某一形体特征时,可以从其表演的内容反映出人物形象的年龄段、性别和个人形等信息,并且展现出的事物主要来源于生活。第三,整体性。多数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会将整体都融入表演的环节中,通过对人物形象全身姿态的演绎,更好地展示了表演的内容[1]。

(三)展现方式

舞台表演艺术中,形体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表演者的形体,即人体外形、身体均衡性、腿型、身高和曲线色等,借助不同的形体展现相应的人物形象,可以满足舞台表演对人物形象的需求。另一方面,指的是艺术表演者在表演環节展现的姿态。姿态的形成需要表演者身体各个部分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保证表演的效果。一般来说,表演者的姿态是后天形成的,与形体有着一定的差别,通过一定的练习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形态的训练要求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于站立的姿态要求挺、直、高,要求在保证身体各个部分可以尽量舒展的前提下,满足对姿态展现的基本要求。其次,在关于坐的仪态方面。要求坐姿端正、大方、舒展。最后,在练习走路的姿态时,要求使用腰部力量,并且要带有一定的韵律感,这样才能保证走路姿态的美感,对提高舞台表演效果具有极大帮助。

(四)形体特征形成方式

在进行舞台表演时,要想提高形态的展示效果,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形态联系,进而实现对形体的有效控制。而在具体进行练习时,首先,应进行感知觉练习,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的感知觉练习,可以使表演者在表演时,提高对身体的控制效果,并使用正确的姿态进行演绎。其次,需要进行适当的形态练习,而练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反向掌握练习、扶把姿态练习、表现力练习等,在练习结束后,表演者可以利用对细节形态的控制,将表演的内容更好地展现出来。最后,基本素质练习是提升形体控制水平的重要方式,在素质练习过程中,重点需要关注的是对人体柔韧、力量、协调方面的控制。

三、音乐结构

(一)定义

音乐的结构,主要指的组成音乐整体的各个部分,是附加在音符上的因素,通过对结构的利用,提高了音乐的完整性,便于表演者将音乐更好地演奏出来。而在舞台艺术表演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合音乐元素,并合理的利用音乐结构,有助于强化舞台演绎的效果。

(二)组成部分

音乐的结构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织体。一般来说,可以将织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时间形式,这种形式也会被称为是曲式,一部音乐作品不论其时间长短,都有属于自己的结构形式,但不论是何种形式,都需要有时间的铺展,才能掌握全部结构。另一种是空间形式。音乐属于一种不可见的艺术形式,但通过借助视觉印象概念,可以在乐谱中看到。另外,感受音乐时,主要是利用听觉,在特定的时间内感受不同的音乐层次,这样就形成了对音乐的空间感受[2]。

第二,旋律。这是音乐形成的首要因素,一般指的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构思后形成的若干具有组织性和节奏性的序列。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如节奏、调式、力度、节拍和音色表演方法,通过这些因素的结合,共同形成旋律。

第三,和声。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音组成,并会根据一定的规律和发声需求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和声。

第四,音色。指的是通过不同声音频率,展现出来的声音波形,不同物体展现出来的声音波形有着一定的区别,在表演中使用适合的音色,可以提高艺术展示的视听效果。

四、结论

总而言之,舞台艺术表演者在演绎事物时,为了提高整体表演的效果,应在理解自身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对形体特征和音乐结构进行合理的思考,利用适合的形体特征进行艺术展示。同时,在表演中适当地融入音乐结构,提高表演的整体效果,可以为舞台表演艺术欣赏者带来良好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朱波,赵春萌.论表演的艺术形体与音乐选择[J].福建茶叶,2016,38(6):132-133.

[2]向群.戏剧表演艺术对音乐舞台表演的影响研究[J].当代音乐,2017,(2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