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比较
2019-07-25毛康林勇
毛康 林勇
【摘 要】电子音乐是音乐艺术和科学技术有效结合的重要产物,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也拓展了音乐的创作方式与思维,对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对电子音乐作曲与传统作曲概念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从创作观念和创作技法两个方面,对电子音乐作曲与传统作曲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可以深化我们对电子音乐作曲的认识。
【关键词】电子音乐作曲;传统作曲;创作观念;创作技法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42-02
近年来,持续增加的社会精神文化需求为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开始关注音乐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当下国内的电子音乐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相较于传统音乐作曲,电子音乐作曲拓展了音乐创作的素材,丰富了音乐的内容与表演形式,促进了音乐事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引领新时代音乐的发展潮流,有必要对电子音乐作曲及其同传统作曲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
一、电子音乐作曲与传统作曲简介
传统作曲的关键词在于传统,主要是对前人关于作曲经验和概念等所形成共识的传统和统一。根据西方音乐发展史,可以将传统作曲界定为中世纪到浪漫时期这个阶段的西方音乐创作,其所选的作曲材料没有超出音乐基本调性或各类记谱法的范畴。而电子音乐作曲的含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层面的电子音乐作曲主要是指借助现代电子设备来进行音乐创作,而广义层面的含义主要是指借助电子鼓机电子合成器以及各种软件等所发出的声音来进行音乐创作,这种作曲形式增加了音乐表现的可能性,可以实现可视化编辑音乐素材以及实时聆听创作的音乐作品等音乐创作优势,是一种顺应信息技术和音乐事业发展潮流所诞生的新型音乐作曲形式。
二、电子音乐作曲与传统作曲的创作观念比较
(一)在社会普及层面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音乐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路径,尤其是电子传媒技术介入音乐传媒后,极大地拓展了音乐的社会普及渠道与范围。在以往我们仅能够到专门的音乐会现场或歌剧院去欣赏音乐,音乐作品传播速度与范围均受到了极大限制。而电子音乐的诞生,则彻底改变了音乐的社会普及渠道,可以使我们打破地域或时间的束缚,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可见,相较于传统作曲方式,电子音乐作曲下的音乐作品在社会普及速度和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显著。电子音乐作品信息在传播期间还具有虚拟性和易存储性等特征,促使音乐传播更加快捷、便利,这使得当下的社会大众不再会因为错过一场自己喜欢的音乐会而耿耿于怀。此外,电子音乐作曲方式是对声音进行组织,这是其可以比传统作曲存储更多的声音素材,同时电子音乐创作可以突破传统音乐素材的限制而开创出全新的声音。传统作曲侧重艺术性、逻辑性和严谨性,但是新时期的电子音乐作曲更加侧重娱乐性、随意性以及自由性等特性,这也是电子音乐作曲和传统音乐作曲在社会普及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二)在教育功能层面
无论是电子音乐作曲还是传统音乐作品,它们都属于艺术范畴,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给聆听者带来快乐。此外,二者都可以提高音乐作品欣赏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丰富他们的内在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确保他们可以身心健康发展。音乐作曲不仅仅是简单地编排音乐旋律,而是在创作音乐作品期间充分融入所要表达或反映的内在思想情感,这样才能确保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可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电子音乐作曲下的音乐作品提升了声音材料的应用效果,会对受众的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等产生一定影響,同时也会产生表现美好或者对丑恶进行批判的教育效果。对传统作曲而言,创作者需要对所创作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进行仔细考虑,力求可以借助理想人文情怀的展现来给受众带来正向感染。但是电子音乐作曲在人文情怀表达方面和传统作曲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性,或者说电子音乐作曲挑战了传统的音乐审美,开拓了创作人员的作曲视野,丰富了音乐创作材料的内涵与创作方式。而在对电子音乐作曲下的作品进行欣赏时,满足感主要来源于音乐作品立意、声音材料和音响结合三个方面来进行表现。比如,从音乐作品立意视角来看,无论音乐作品传达的信息是美还是丑,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对残酷现实的无奈,受众只需要聆听即可体会到其中的中心思想。从声音材料视角来看,电子音乐作曲下的作品产生了更多的声音材料,有助于丰富受众的欣赏能力。
(三)在艺术审美层面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而电子音乐是对声音艺术进行表现的过程,具体就是通过对新声音进行深入挖掘和创作来证明其所存在的价值。不同于传统作曲,电子音乐自其诞生以来就构建了这个基本的音乐创作理念,并在其后续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时刻贯彻以声音为核心这个基本的创作思想。对电子音乐作曲和传统音乐作曲而言,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创作出传统音乐范畴之外的全新音色,极大地拓展了社会大众对音乐素材的理解范围以及对固有声音的认识,或者说电子音乐作曲对传统音乐观念产生了革命性改变,越来越多新奇的声音被创作出来,这对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电子音乐作曲中常常会融入新型的创作手法以及更加丰富的声音素材,这对于大众的欣赏层次或审美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就是促使社会大众的审美能力、审美追求和审美观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音乐美学馆实现了从理性向感性层面的转变,同时也使得创作者从最初的线性理性思维意识开始想感性的发散意识方向转变,进而对社会大众的音乐审美观念和态度产生了影响。比如,传统作曲下的音乐作品无法进行修改、替代或复制,但是电子音乐作品却可以将音乐素材进行便捷地组装,这使得当下的受众欣赏音乐的审美体验也有所不同,即审美主体对于音乐艺术的感受与体验体现在所创设出的虚无和真实之间的那种“意境”,而不同于传统音乐审美当中所追求的那种真实性。
(四)在表演形式层面
在传统作曲中,表演者作为连接音乐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重要纽带,是将以乐普符号呈现的音乐文本内容转化成可以使社会大众便捷欣赏的音响,所以在传统音乐表演中乐谱扮演者非常关键的角色。传统作曲下的音乐表演形式较为单一,即主要以“表演者(乐队或演奏者)——听众”形式加以展现,但是随着音乐创作观念的持续更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全新音乐表演形式,给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传统作曲下的音乐表演形式而言,其具有可以体现音乐作品包含的自身诉求,表演者自身的审美追求,不可重复的表演形式以及对表演者表演技术较高要求等特征。但是电子音乐作曲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在声音空间感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快速发展的视觉影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电子音乐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促使电子音乐具有了视听一体的双重艺术特征。比如,电子音乐作曲下的表演形式除了传统作曲下的音乐表演形式外,又出现了“电子音乐+视觉艺术”“电子音乐+舞蹈艺术”“电子音乐+实时传感技术”等许多新型表演形式。由此可见,随着音乐作曲形式的丰富,电子音乐作曲促使音乐表演形式开始侧重互动性、表演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方向发展。
三、电子音乐作曲与传统作曲的创作技法比较
(一)在素材来源层面
在传统作曲中,声音素材主要来源于人声、声学乐器所演奏的声音,或者为了实现某种音乐效果而通过非常规演奏所产生的噪音等。对于器乐或声乐作品,相应的声音素材选择会因为自身条件所限而受到一定影响。比如,许多传统音乐创作者所获取的创作灵感局限于人声或器乐的有限范围之内,且大多数以乐音为主。但是电子音乐的诞生,则彻底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期间素材来源不足的受限情况,且电子音乐作曲下所产生的大量声音素材会进一步激发创作者的音乐创作兴趣。此外,相较于传统作曲,电子音乐作曲当中的音色具有无限延伸的特性,这也是二者区别比较大的一个方面。比如,电子音乐作曲中的个性化音色特征决定了最终作品音色的组合形式,这不同于传统作曲中乐队音色组合方式。尽管电子音乐作曲和传统作曲在素材来源和创作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二者对音乐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基本保持一致,且核心目标都是服务于音乐创作,最终创作出更加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二)在組织方式层面
传统作曲可以看成一种基于“线性”思维方式来组织音符,配合节拍的科学安排来构成最佳的音乐节奏,基于不同高度音的改变来形成音乐旋律,且配合音合音之间的动静关系和亲疏关系来形成音乐的调式体系,最终可以形成一首序列音乐。而电子音乐作曲可以近似看成利用“非线性”思维来组织声音的过程。通过采集所需要的各种真实音色,配合人工调制的方式来对采集到的音色进行合理调制,借助分裂、拼贴、变形以及合成等加工方式来处理声音素材,最终可以创作出相应的电子音乐作品。该种创作方式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且可以使创作者边编辑各种声音素材边聆听编排的效果。虽然电子音乐作曲的创作形式不同于传统作曲,但是二者在实际的音乐创作过程中可以实现相互互补的目标,从而共同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三)在技术手法层面
在传统作曲过程中,音乐的形态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复调、和声、力度等要素以及这些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方面,且一般可以通过观察与分析音乐作品的乐谱来实现对其基本形态进行认识。而在电子音乐作曲当中,传统作曲中的相关理论以及应用逐渐趋向于一个整体运用情况,或者说电子音乐作曲的创作思维更加模糊,而不再依照传统作曲中的体系性、逻辑性等相关创作要求来处理音乐要素。特别是对于电子很强的电子音乐作品而言,通过采用传统作曲下的乐谱观察与分析是无法对其音乐形态进行全面了解的,此时可以借助控制器数据分析法或频谱分析法等高新科技来快速分析其印象形态,极大地提升了音乐创作的简洁化和效率化,如拼贴手法、倒置手法、伸缩手法、循环手法等都是当下电子音乐作曲中常用的创作技术手法。
四、结语
总之,虽然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技法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互补性,且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音乐创作。我们当下在关注与发展电子音乐作曲的时候,同样要注意兼顾传统作曲的发展,力求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两种作曲形式来共同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米娜娃·阿布都维力.传统作曲方式与电子音乐作曲的对比研究[J].大众文艺,2016,(17):158-159.
[2] 欧阳梦莹.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之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5):135-136.
[3] 冯雷.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文艺家,2018,(8):142-143.
[4] 任红军,李宾.现代电子音乐的创作及创新性分析[J].名作欣赏,2018,(1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