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唱腔中的腔调特点
2019-07-25朱琳
朱琳
【摘 要】黄梅戏是我国的五大戏曲之一,在我国的戏曲艺术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黄梅戏发展当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独特的腔调,也正是凭借活泼欢快和通俗易懂的腔调,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要想把黄梅戏唱腔当中的腔调特色表现出来,要借助表演形式,同时也需要表演者在演唱中进行腔调的恰当把握。为了把黄梅戏的地域以及文化特色风格表现出来,表演者要認真研究黄梅戏唱腔的腔调特征,力求用科学恰当的演唱方法凸显强调特色,促进黄梅戏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黄梅戏;唱腔;腔调特点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37-01
黄梅戏是深受人们欢迎与喜爱的一个戏曲形式,有着一个广阔的受众人群,所以要想进一步推动黄梅戏的传承发展,扩大其影响力和艺术魅力,就要把握黄梅戏唱腔当中的腔调特征,凸显腔调特色。要把唱腔之中的音乐特色体现出来,就需要依靠恰当的演唱形式,也要求演唱者对黄梅戏唱腔的腔调特征进行准确把握,彰显黄梅戏的艺术气质和独特性。本文把黄梅戏唱腔的腔调特征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其腔调特征,以期为黄梅戏的进一步发展和演进提供支持。
一、咬字吐字特点
就戏曲这一艺术形式而言,区别于歌曲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咬字以及吐字。戏曲特别指出要确保运腔咬字规范,而不同种类的戏曲在咬字以及吐字方面给出的具体要求是有很大差别的。我拿黄梅戏来说,黄梅戏的吐字要求实重而短,需要把母音立起来,确保咬音圆润,抬起笑肌咬字,让咬字更加甜美。为了让黄梅戏的口语化特点更加鲜明,需要恰当运用两腮,保证嘴角尽可能向上弯曲,归韵到达鼻腔,让发出的母音更加的挺立饱满。演唱者在具体演唱当中需要对字音进行灵巧转换,确保演唱清楚准确,更加精准地表达思想情感。为提高情感表现的有效性,演唱者需要避免增加过多不必要的动作让咬字自然在共同气息,共鸣位置显现出字的特征,唱出字的音韵美。
二、喉头位置特点
在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之后,黄梅戏在发展过程当中受其影响越来越深,也开始把关注点放在了喉头位置上,强调开口发声向前自然吸气,放下喉头之后再把喉咙吸开抬起软腭让眼神兴奋,再加上哈气和吸气时的兴奋感,凭借最为自然轻松的状态完成黄梅戏作品的演唱。在这样的喉头位置状态之下,演唱者想要让咬字和呼吸连接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容易,更能够增加音量,让声音更加通畅。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黄梅戏音乐和语言音韵的关联非常密切,音乐旋律倾向于自然说话状态时的语感,所以喉头不能够处在过低位置,同时还需要结合作品语言风格进行实际调整。出现这一情况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黄梅戏唱腔来自民歌小调,所以喉头位置和自然语感非常贴近,强调呈现出自然优美的音色。
三、用声方法特点
从用声方法的角度上看,黄梅戏的演唱要求以真声为基础加入混生,也就是说要求保留黄梅戏原本的真声,以此为根基利用深呼吸或者是高位置发声的方式用头腔共鸣增加音域,形成混音,避免高音过紧,让最终呈现出来的黄梅戏作品给人舒适感和美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很多黄梅戏演唱者能够轻松灵活地进行嗓音的控制,延长嗓子寿命,避免出现塌中问题。与此同时就嗓音运用而言,黄梅戏演唱者需要熟练掌握真声演唱的方法,注意弥补实际演唱中存在的缺陷,尽可能地提升混生张力,让最终呈现出的黄梅戏作品有明亮圆润的高声区,同时还能够确保高声区有极强的穿透力。不过对中低音区来说,演唱者需要维持自然状态之下的真声演唱,做好呼吸保持使得最终的嗓音特色与黄梅戏演唱要求相符,迎合观众的欣赏要求。
四、呼吸方法特点
黄梅戏的演唱对于呼吸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黄梅戏唱腔当中的腔调特征需要通过恰当的呼吸运用来进行有效体现。特别是在黄梅戏不断发展的今天,演唱者对于呼吸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尤其是把关注点放在了深呼吸上,要求利用丹田运气,把气体留在横膈膜的上方位置由丹田脱气和顶气利用对小腹的收放和颤动把控气息,提高气息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这其中尤其是要注意第一口气。在吸入第一口气之后,需要为气息留下停留的时间,具体停留时间的长度由黄梅戏的演唱者自主确定,在气息停留过后从容地把气息呼出。在完成第1句的演唱之后需要保持喉咙张开的状态,把小腹处控制的气息放松,以便第二口气更加自然地吸入之后,开始把小腹缩紧,托起气息。第二句在发声吐气时需要融入倾吐情感,用小腹力量托住气息,随着声音推送出气息,让声音和呼吸密切整合,发出更加美好的声音。所以在黄梅戏演唱中需要恰当把握呼吸方法,掌握运气技巧,注意对气口进行合理安排,让演唱珠圆玉润。
黄梅戏是重要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拥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黄梅戏的艺术气质与风格通常需要通过唱腔当中的腔调特征表现出来。而且人们之所以对黄梅戏青睐有加,也是因为黄梅戏在强调特征方面非常独特,给人以良好的欣赏感受。本文通过对黄梅戏唱腔中强调特征的分析,力求让更多的人可以从发声角度品味黄梅戏的韵味,为黄梅戏的个性化和丰富性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艺术的动态性传承——以黄梅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4):118-120.
[2]王祝华.论黄梅戏唱腔特点及其地域性色彩[J].黄河之声,2015,(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