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探究当代文学的创作特征

2019-07-25周玫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当代文学新媒体

周玫

摘要: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学作家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为契机,表达着对于当今时代的看法和不同的观念。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展现其独有的魅力和特征,这其中包括艺术性、趣味性、修辞性以及大众性等特点,结合着不同的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文学;创作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于文字的理解、作品的理解是意识形态下不断的积累,以文字渗透到思想中,改变着人们思考的方式和思维的逻辑性[1]。

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既要承前启后,又要具有创造性的价值和意义。多媒体的到来颠覆了以往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对于文学创作的一些记录方式和传达方式,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选择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也有一些作家会选择用多媒体的技术作为一种展示文字和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渠道,以此进行对作品的创作。针对这些创新形式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将这些书籍按照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

一、新媒体时代下文学创作特征的分析

(一)艺术性

新媒体时代的时尚除了对服饰的设计以外,也存在于对于文学作品艺术性的追求。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思想的日渐成熟,对文学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紧跟时代潮流的审美方式和思考方式。自然界的美从来都是诗人和文学作家最倾向于的方向,无论是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些对自然界万物出发的艺术美的感受,都和人们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分不开,也和对于作品的创造分不开。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内心世界中建立艺术美的表达都一直存在。

我们通过更多的科技和艺术性作品中能够看到更多美好的画面,这与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作家从新兴事物中对创造性的艺术性有了全新的感受,从而用他们的笔杆记录下感官所感受到的美丽。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天然性、纯洁性、没有杂质的美丽,在自然地基础上结合着新媒体的技术,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审美性得到新的提升。

(二)趣味性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大众对于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更加强烈。一些作者看到现在的经济社会下,工作中的巨大压力在挑战着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为了让生活中充满快乐,让人们能释放和缓解压力,由此在创作一些文学作品时,他们往往会用到夸张,风趣幽默的写作方式或是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工作之外的乐趣,读完作品之后,会有意犹未尽的效果,这种趣味性的特点是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一大亮点[2]。

作者会注意到城市的人们有时会想远离所在地的喧嚣和烦躁,会想去乡村中的田间小路,静谧的听着动物们的歌唱,感受着高山流水的声音,这种生活充满着宁静、美好、纯洁和简单的趣味。这大概就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诗画意境的美丽和乐趣。就像这部小说《浮躁》,作者讲故事的画面置身于竹林苍榆之间,人们在这里面安静自在,充满乐趣的生活着,心无旁骛,舒适惬意,和充满压力的城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活充满无限的趣味。

(三)修辞性

修辞是在文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手法,通过这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暗喻、比兴的修辞方式,让读者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作者对于这部作品的思想,以及作者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创作的[3]。在一篇作品中,作者将池塘中的荷花,比喻成繁星点点,将雪地中的动物的脚印比喻成月牙,梅花等等,将图中的画面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就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和作者在一起观看荷花,一起观察动物留下的脚印的不同形状,一下子让读者更加的投身于作品中。这样的修辞性的作品,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通过这种修辞性手法的运用,让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的生动,富有情节感染性,更富有独特的修辞性[4]。

在著作《猫》这一本书中,作者形象的将猫比喻成为“兽”,在故事情节中就好像是动物能够模仿人一样,像是站在动物的视角去对社会进行一种批判性,把人的欲念和贪婪用修辞性的手法描写的淋漓尽致;笔中的“人”,没有真正的灵动感,就好像是每天只知道吃吃喝喝的动物,像一头驴一样围着磨坊一直不停的转;《上帝的梦》作者写出“神”的不同力量,却用动物性的思考角度来写于人的思考状态[5]。

(四)大众化

新媒体时代改变着作家对文学创作中的陈规旧制,网络力量的传播面向的更为大众化,人们喜欢新时代的写作类型,新时代写作方式,新时代写作风格。对于文学作品创作者来说,写作的范围和立场就要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潮流。网络化使文学创作中心的观点尽可能的服务于大众,能够让大众接受,以近平民化的创作方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以此实现大众化得叙事和表达大众化的审美方式。尽管目前的“网络大众化”基本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但对于新时代的作者创作上来说,是一种开放式和大众化的新形势,这是代表着大众参与文学创作一大进步,促使着文学作品能一次又一次有创新性的飞跃[6]。因为大众想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中。打破了旧的观念和思想,颠覆大众对于文学的等级观念,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给大众的生活带来更多乐趣,也让作者在写作的同时给予创造性的灵感源泉。

二、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下的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的特征进行研究,在通过一些作品其中内容的研究中,发现当今时代的作者在创作中,越来越能够贴合时代的发展,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在进行深入的创作,从选择的题材,在到写作方式,写作手法的思考,写作风格的独特性创作上,都带了我们许多新的思考和新的启迪,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艺术性,美的价值,对于美的新的作品的解读,我们看到了有趣性,深入的创作下,结合时代的发展,回归于纯真和快乐中,将故事的情节具有浓浓的趣味性的特点,我们看到了修辞性,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对于所闻所见的事物通过以新的视角,进行新媒体时代的创作,我们看到了大众化的特性,无论是选择的题材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能做到大众参与现在的书籍作品的创作中,符合大众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翠.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评《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1):109-109.

[2]谭苗.当代青春文学的时代特征、叙事主题及视角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17(01):107-111.

[3]裴磊.技术变革与艺术形态变迁——评《当代新媒体艺术特征》[J].传媒,2017(11):93-94.

[4]王莹莹.新媒体时代音乐剧的多元艺术特征分析——评《音乐剧艺术与产业》[J].新闻战线,2017(6x):156.

[5]馬帅.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探析[J].福建茶叶,2018,v.40;No.201(9):319.

[6]赵国鹏.新媒体艺术表现形态中的语言变化——评《全媒体视野下的语言传播艺术探究》[J].新闻与写作,2017(7).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当代文学新媒体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西方音乐的魅力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