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发展下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方法与应用研究

2019-07-24余婷玮罗中霞

艺术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余婷玮 罗中霞

摘 要:传统村落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表现出独特的图式语言。面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出现的大量村落被大拆大建,许多传统村落与景观正在被逐渐侵蚀。本文将以传统村落为样本,结合休宁县东临溪镇大阜村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在动态发展下运用图式语言进行传统村落人文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以丰富和补充传统村落景观研究。

关键词:图式语言;动态发展;传统村落

近年来,在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历史遗存和空间肌理正在以令人扼腕的速度消亡,大量具有传统村落生活气息和当地代表性的传统街道与建筑被新规划的呆板的路网和模式化建造的公寓所替代,具有当地特色多样性的地形分布格局与独特的空间肌理被严重破坏。虽然目前规划界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现有的探索还停留在规划师凭借主观经验主导的设计层面。在传统村落动态发展的同时,缺乏一种具有适普性的规范方法来认知和延续这种传统空间肌理。20世纪8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安·维斯特·斯提出“景观的语言”,试图运用图形语言的形式来解释景观生态空间问题,通过景观生态要素、景观空间单元、景观生态空间组合和景观生态过程的图式化,建立景观生态设计的图式语言体系。图式语言是运用图形作为景观空间的表达形式,如同文学作品运用字、词、短语等基本单元语言用以阅读、书写和想象。对于模式语言来说,图式语言更侧重于表达的多样性、嵌套性和地方性,已成为景观空间研究上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1 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的构成

瑞士作家、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意义的构成只取决于语言的各种关系(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所谓语言,就是一个个相互依赖的要素所组成的符号系统。”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是由地标、广场、水、田、房屋等不同的景观要素构成的,这些具备不同形态特征的景观要素代表着传统村落图式语言体系的“字”。多种景观要素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中的“词”,例如以一个广场、一条河流、一个建筑物为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这样的空间格局是不同景观要素组成的空间单元。“词组”则是空间单元的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是多样的,包括环绕型、入口型、边界型、复合型、线型、网型的空间单元组成形式。

2 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的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

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符号与符号之间具有独特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潜规则就是语法。语法包含词的构词、构型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特定的要素通过特定的组成方法才能表达期望的形态。“字”“词”“词组”共同构建了传统村落图式语言体系,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也是通过语法来完成的。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体系的语法主要包括空间上的整合和时间的连接。

2.1 空间的整合

空间的整合即通过不同景观要素的有效组合,来塑造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如在传统村落的图式语言中,生产活动形成的景观空间,主要组成的要素大致为不同种类的农田、灌溉系统这一类;生活休闲形成的景观图式,主要由居民聚落附近的环境元素组成,如广场、娱乐设施等;文化信仰形成的景观图式,寺庙、宗祠、风水林等成了主要的构成要素。

2.2 时间的链接

时间的链接即“此时”词汇的组织,能够窥见“彼时”场景的构成。景观空间的形成大致都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景观环境在不同的景观空间里生成、演化、发展,最终形成的景观空间就成了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和学习的场景,我们通过观察现在村落中的元素组合方式,能够感受到曾经此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气息。[1]例如,江南水乡村落大部分依托水系为主轴,农用耕地和水塘占据大部分景观空间,可以推想出曾经生产单元以鱼塘和耕地为主。在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改造上,适当保留这样具有特色的景观元素,能够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景观空间所表达的历史内涵。

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在文学中,常使用强调、隐喻、对比等各类修辞手法来表达,在景观图式语言中,常使用对称、排列、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塑造特定的景观空间。把事物放在开头和结尾,经常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山顶高处的纪念碑,起到的就是强调作用,广场中心的喷泉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还可以把更多的修辞手法使用在景观语言中,注入丰富的情感。[2]

3 传统村落景观图式语言的地方性

传统村落的景观图式语言与其他图式语言的区别在于地域文化特征,包括了地方性自然环境、地方性知识体系、地方性物质空间体系等多种不同的方面。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温度、水分、植物、土壤的酸碱度等差异,这样直接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的表现,成为当地景观图式语言形成的基本机制;在知识体系方面,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地方性知识体系是“具有文化特性的地域性知识”。地方性知识体系是根植于当地居民生活中的文化传统,是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物质空间体系是在自然环境和知识体系的共同作用下,直接表现出来的物质空间,这个物质空间包括当地建筑与聚落景观、土地利用景观和地方性居住模式三个部分,这也是我们能够观察到当地自然环境和知识体系最直观最便捷的途径。[3]

4 动态发展下传统村落改造规划设计——以休宁县东临溪镇大阜村为例

4.1 村落概况及现存问题

大阜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南部,毗鄰205国道。东至小阜村、璜尖乡,西至龙田乡、璜源村,南至五城镇,北至呈干村。地形为山区,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58户953人,土地总面积25885.5亩,其中林地23743.5亩,森林覆盖率89.4%。大阜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村庄坐落在山坳里,有丰富的绿色植被和极佳的生态自然环境,主要分为大阜、富竹干村两个自然村。大阜具有多山的地理环境,境内有一座海拔千米的鸡公岭。大阜境内主要由来自马金岭的溪水及一条主河流汇聚而成,成为大阜村的主要水源。

通过分析村落的地理位置和聚落分布发现村落河流流速较慢,较少受到洪水威胁,故村民选址离河水较近。由于村落被森林包围,空间限制使得农田区域较小,只能因地适宜向山脚开辟,村庄两侧隔河相望,相辅相成。

村落现存问题:第一,大阜村由于经济不发达,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人口外流严重;第二,虽然大阜村资源丰富,大部分村民依赖毛竹资源和培育石鸡为生,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没有成熟的产业链,丰富的资源没有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第三,乡村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保洁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村庄环境较为脏乱;第四,大阜村作为一个皖南传统村落,大小不一气势各异的祠堂、牌楼等古建筑没有得到良好的保养,沦为危险建筑物,常有崩塌之忧。

4.2 保护与改造思路

(1)村落格局的保护。维持大阜村的现状格局,不随意拆除,不随意改变村内道路关系及水系走向,不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在现有的条件下对建筑和村貌进行合理的整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村落。

(2)街巷和古建筑的保护。对于街巷的保护,注重保护其真实性和历史性,不随意更改其原有尺度和走向,保留其完整性;将古建筑进行修缮,去除安全隐患;沿街的建筑统一立面装饰形式,同时拆除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街巷和古建筑的修缮铺装使用传统的青砖、石料、木材等,保证古朴、自然的风格。

(3)改造思路。在保护村庄原有格局下,为满足居民生活、生产、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大阜村进行改造,大致分为5个区域:居民生活区、特色名宿区、山林观光区、古建筑游览区、耕种体验区。在将村庄进行功能分区后,大阜村的道路也要进行适当规划。在不破坏原有格局情况下,增加环状道路,连接不同区域,在村口处增加停车场,在原有的浅滩区建造水中景观、小亭子等,设置垂钓区,丰富原有水景观的空间形态。

4.3 景观图式语言的建构

在本次村落景观设计的规划中,结合大阜村原有空间格局的特点,使用“字”(景观要素),通过“词组”(组成方式)来构成“词”(空间单元)(见表1)。

(1)“字”层面的景观图式语言。目前大阜村的主要景观要素有散落的石板、路亭、古道、老墙、四水归堂并雕梁画栋的三余堂、木雕楼、衣仁堂,加上村中100多口水井、敬老院等。在整理保留这些原始景观元素的同时,因地制宜加入新的景观元素,如村民活动中心、小亭子、雕塑、广场、停车场、旅游基地等,利用村落中的空地,为村民和游客增加配套的公共设施。

(2)“词”与“词组”层面的景观图式语言。王云才在《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图式语言及应用》中,总结出30种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图示类型,包括入口带状展开型、入口块状集中型、中心带状展开型、边界带状展开型、复合环绕型、复合放射型等。[4]在本次村落景观规划中,村内新建的耕种体验园就是有机菜地、农舍与生态餐厅这几种景观元素以边界型面状农田景观的组合方式构成的。

5 结语

传统村落承载着无数人儿时的记忆,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它不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渐消亡。利用景观图式语言探讨动态发展下传统村落的改造规划设计,旨在用更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景观本身。从大阜村规划改造来看,村落呈现的图式语言具有直观、準确、易读的表达特点。虽然传统村落各有不同,但景观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是具有普适性的,在其他类型的传统村落景观上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尝试空间。以图式语言为切入点,将传统村落景观图示语言与其动态发展相结合、强调更新中保护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价值内涵,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基于空间生态特性的景观图式语言研究方法与方法论[J].风景园林,2018(01):28-32.

[2] 卜菁华,孙科峰.景观的语言[J].中国园林,2003(11):55-58.

[3] 王云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J].中国园林,2009(10):73-76.

[4] 王云才,孟晓东,邹琴.传统村落公共开放空间图式语言及应用[J].中国园林,2016(11):44-49.

作者简介:余婷玮(1998—),女,浙江杭州人,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在读。

罗中霞(1979—),女,安徽安庆人,副教授,从事景观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